科学时光机 | 中国“人均水资源最匮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9:11 3

摘要: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日程》提出的建议,第47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18日通过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1993年3月22日,联合国设立世界水日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日程》提出的建议,第47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18日通过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2025年“世界水日”主题定为“Glacier Preservation”,译为“冰川保护”。

世界水日的历史渊源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持有水资源“无穷无尽”的误解,导致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持续膨胀,加之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严重污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全球已有28个国家被归类为缺水或严重缺水国家。

在我国,水资源形势同样严峻。在全球149个国家的排名中,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位列第109位。据统计,我国有40座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困境,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总面积超过58万平方公里,北京亦位列其中。具体而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使我国成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400座城市供水不足,影响上千万居民的饮水安全。目前,我国缺水城市数量已达300余座,约20%的人口正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水质,其中7000万人直接饮用高氟水。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分别高达100多亿元和400多亿元。

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21世纪行动议程》应运而生,其中第18章提议自1993年起设立“世界水日”。同年,第47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第193号决议,正式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提升公众对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认识,推动解决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全球超18亿人正饮用受污染水源

水,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石,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整体进步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水资源浪费与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尽管地球水资源总量庞大,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2.8%,其余97.2%均为海水。在此背景下,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发突出,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当前,全球约有18亿人饮用受排泄物污染的水源,面临霍乱、杆菌性痢疾、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威胁。每年,因不安全饮用水及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约84.2万。此外,超过6.63亿人居住区域缺乏安全水源,长期饮用污染水对其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忽视生态系统平衡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的解决方案,将废水转化为水、能源、营养等可回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植树造林、引导河流至洪泛平原以及湿地恢复等措施,促进水循环平衡,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和生计水平。

我国颁布多项水资源保护法规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联合国人类环境与世界水会议已发出预警,指出石油危机之后,水资源危机将成为人类面临的下一大难题。因此,保护和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从环境管理层面来看,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拦蓄与调配水资源,以改变其时空分布,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节约用水与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样重要。在工业领域,应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强化废水处理流程;在农业领域,则需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和滴灌等,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早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便已颁布实施,同年还设立了“中国水周”,每年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宣传活动。1994年3月,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将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旨在通过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及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来源:中国水利、呼和浩特市水务局、澎湃新闻

来源:蝌蚪五线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