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播联盟的“麦克风”更有力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06:21 1

摘要:“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阳新‘枫林油面’,纯手工制作,煮着吃筋道又入味。今天直播间产地直供,让大家品尝地道家乡味。”9月10日,湖北黄石市阳新县枫林镇,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主席高小兰在镜头前拿着自家的油面卖力吆喝。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阳新‘枫林油面’,纯手工制作,煮着吃筋道又入味。今天直播间产地直供,让大家品尝地道家乡味。”9月10日,湖北黄石市阳新县枫林镇,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主席高小兰在镜头前拿着自家的油面卖力吆喝。

高小兰的创业经历充满故事。2009年冬,一封家书让正在浙江温州经商的她意识到一个商机——老家的油面手艺传承四百余年、历经家族六代,却长期困在“家庭作坊”的桎梏里,守着“皇家贡面”的名头却赚不到“真金白银”。若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或许能出现破局。2010年,高小兰回乡牵头成立“枫林油面合作社”,将60多户零散农户拧成一股绳从事油面生产。2015年,合作社便创出20万斤产量、300万元产值的亮眼成绩。随后,高小兰团队一路突破:研发南瓜汁、菠菜汁调配的五彩油面,让传统主食变身“健康特色品”;推动“枫林皇家”等5个商标进驻10余家大型商超;通过直播带货,让油面线上销售额占比达35%,借电商东风成功卖到全国……

“巾帼主播”扎根乡土

今年8月20日成立的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里,高小兰并非孤例——村播联盟妇联的36名妇女代表来自阳新乡村各个领域,学历从初中到本科,年龄从“70后”到“00后”,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共同书写乡村增收故事。从带货主播到产业带头人,她们以直播间为阵地,让家乡特产走出大山,让乡村女性实现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她力量”。

依托“沁园家庭农场”,村播联盟妇联副主席、妇女代表王水歆,牵手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以新技术盘活阳新柑橘产业,年带动6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成为当地科技兴农的“领头雁”。

村播联盟妇联成员刘春燕带领团队扎根乡土一线,将500余场直播搬进田间地头、加工坊里,用近千条短视频为阳新特产“代言”。在她的镜头下,枫林油面、阳新柑橘等本地农特产品被更多人看见,累计售出4000多单,半年销售额近200万元,15名电商新人还在她的带动下实现了“指尖就业”。

村播联盟中最年轻的成员是来自枫林镇的“00后”女孩邹蕊,21岁的她,去年线上、线下的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这36名妇女代表是联盟的核心骨干,她们不仅带动更多乡村女性实现增收,更推动‘阳新味道’‘阳新手艺’走向标准化、品牌化。”阳新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的成立,不仅是阳新妇联组织向新兴领域的延伸,更是为了替这些乡村女性主播搭建“赋能平台”,让这支“主播女团”持续升级战斗力,在电商助农赛道上书写新篇。

“联盟赋能”多措并举

据介绍,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将聚焦三大方向发力,为这些乡村女主播积极搭建“成长机制”:一是搭建“成长共同体”,整合资源,定期开展培训,为妇女姐妹“充电赋能”,让更多妇女从“敢播”变“会播”;二是打造“带货联合舰队”,统一农特产品的品控标准,设计特色品牌包装,将分散的散户主播拧成一股绳;三是架起“政企连心桥”,及时收集女主播的诉求与难题,切实助力乡村妇女通过“指尖经济”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要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运作,让村播联盟妇联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阳新县村播联盟妇联成立仪式上,新当选的主席高小兰信心满满地表示,村播联盟妇联将带领更多乡村女性实现“指尖增收”,在数字赛道上抱团突围,也让“阳新味道”“阳新手艺”借助“云端”力量,走得更远、卖得更好。

“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娘家’撑腰,还有36个姐妹一起往前闯。”刘春燕感慨道,这也是村播联盟妇联全体代表共同的心声。

“目前,黄石市已经实现了新媒体电商行业(村播联盟)妇联建设的全域化覆盖。”黄石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黄石市妇联将继续秉持“建组织、扩覆盖、强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延伸妇联组织的服务触角,以更加鲜活、更接地气的姿态深度融入新媒体电商这一新兴领域,让乡村女性的“麦克风”更有力量,让乡村振兴的赛道因“她力量”而愈发宽广。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