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其防控不仅是医学界的重点课题,更是关乎公众健康的社会命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变迁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预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聚焦ACC.25大会上该领域的前沿进展,从早期风险预测到监测技术应用,多维度探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其防控不仅是医学界的重点课题,更是关乎公众健康的社会命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变迁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预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聚焦ACC.25大会上该领域的前沿进展,从早期风险预测到监测技术应用,多维度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手段降低发病风险。
研究抑郁症作为美国老年人群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素
1021-23 - INVESTIGATING DEPRESSION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U.S. GERIATRIC POPULATION: INSIGHTS FROM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 DECADE OF NHANES DATA
Author Block: Faizan Ahmed, Omar Mohamed Kamel, Sherif Eltawansy, Tehmasp Rehman Mirza, Kainat Aman, Yusra Junaid, Adnan Bhat, Jesus Almendral, Mohammad Hossain, Jaykumar Oza, Hardik Valand, Nismat Javed, Farman Ali, Mushood Ahmed, Swapnil Patel, Hritvik Jain, Mushood Ahmed, Mayank Jha, Aleesha Kainat, Tyler Bonkowski, Duke University Hospital, Durham, NC, USA
这项研究探讨了老年人群人群中抑郁症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使用2010年至大流行前时期的NHANES数据,强调了整体健康干预的必要性。
研究分析了32 738名50岁以上的参与者,排除缺失数据的人。抑郁症状按频率分类,并评估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病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关联分析显著性为P
结果显示,与没有抑郁症状的人(3.9%、2.1%、3.8%、2.8%)相比,频繁出现抑郁症状(“几乎每天”)的人冠心病(7.3%)、心绞痛(5.8%)、心脏病发作(9.2%)和心力衰竭(8.2%)的患病率显著较高。此外,数据还显示,年龄、性别和种族/民族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血管健康结局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得出,抑郁症状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有关。这项研究强调了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解决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历社会孤立或孤独的人,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预测心血管结局,重点关注冠状动脉钙化进展的回归分析
1021-26-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WITH AN EMPHASIS ON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PROGRESSION: THE WALTER REED COHORT
Author Block: Adeesh Parvathaneni, Joshua Mitchell,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aint Louis, Saint Louis, MO, USA
虽然重复扫描时冠状动脉钙化(CAC)的进展与更糟糕的结局有关,但尚未确定CAC进展的最佳定义或扫描之间的适当时间或间隔。他汀类药物对CAC进展的影响也尚未完全了解。
研究确定了连续的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无预先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恶性肿瘤,他们在1997~2009年期间在Walter Reed接受重复CAC评分,从初次扫描开始至少180天。主要研究结局是首次发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CAC进展模型利用年龄、性别和CAC评分等变量预测后续CAC评分。
结果,对13 644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71%为男性)进行了中位9.4年的随访。对比接受和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与CAC患者的MACE风险降低相关(校正后的亚风险比 [aSHR] 0.76,95%CI:0.60~0.95,P=0.015),但与未接受CAC的患者无相关性(aSHR 1.00,95%CI:0.79~1.27,P=0.99)。他汀类药物对MACE的影响与CAC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100)。此外,预测分析显示,基线CAC评分以及性别和年龄可很好地进行随访扫描,男性的R2值为0.74,女性的R2值为0.64。
在基线无ASCVD的大规模队列中,CAC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有助于确定最有可能从他汀类药物中获益的患者,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它还假设重复进行CAC扫描对确定治疗几乎没有用处。
多重用药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死亡率的关系:ACCORD的事后分析
1021-30 - ASSOCIATION OF POLYPHARMACY WITH MORTALITY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OST HOC ANALYSIS OF ACCORD
Author Block: Maame Amoah-Dankwah, Richard Kazibwe, Joseph Yeboah, 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inston-Salem, NC, USA
对于高风险2型糖尿病(T2DM)患者,开具多种药物(也称为多重用药)的潜在危害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多重用药的影响具有预后意义。
多重用药被定义为在试验入组时同时服用五种或更多种药物。根据多重用药情况,将来自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行动(ACCORD)试验的参与者分为两组。符合条件的参与者(n=9714)基线年龄为62.4±6.6岁,38.3%为女性,7560人(77.8%)患有多重用药。这项分析的主要研究结局是总死亡率和ACCORD主要终点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或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CV)死亡的复合结果]。研究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根据多重用药状态(HR,95%CI)评估结局风险,该模型逐步校正了人口统计学和心血管风险因素。
结果显示,在5.0年的中位随访期(IQR 4.2~5.7)内,多重用药患者(与无多重用药患者相比)的总死亡事件为482(6.5%)vs 102(4.7%)。相应的主要结局事件为781 (8.0)vs 167(7.8)。多重用药与更差的生存概率相关(对数秩P P=0.038)。校正风险因素后,多重用药与主要结局无关:1.12(0.92~1.35;P=0.258)。
在ACCORD试验中,多重用药与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有关,但与心血管事件无关。这项研究强调了避免对糖尿病患者重复开药的重要性。
美国肥胖成年人高血压性心脏病相关死亡率趋势:1999~ 2020年人口和地理差异分析
[Board 34] TRENDS IN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RELATED MORTALITY AMONG OBESE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GEOGRAPHICAL DISPARITIES FROM 1999 TO 2020 - Ameer Haider Cheema
Author Block: Aiman Nasir, Madiha Salman, Naima Khan, Arooba Ejaz, Eman Ali, Ayesha Ehsan, Farah Yasmin, Maryam Shaharyar, Ameer Haider Cheema, Noor Ul Huda Ramzan, Muhammad Sohaib Asghar, Yasemin Bahar, M. Chadi Alraies, Dow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Karachi, Pakistan, Advent Health Florida, Sebring, FL, USA
美国肥胖导致的死亡率持续上升,已证实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HHD)。这项研究重点关注由HHD和肥胖相互作用所驱动的死亡率趋势。
研究分析了CDC WONDER数据库中1999~2020年与HHD相关的死亡数据。确定每100 000人口的年龄校正死亡率(AAMR),并按年份、性别、人口普查地区和种族/民族进行分层。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通过年度百分比变化(APC)确定AAMR的趋势。
图1. 与肥胖和HHD相关的年龄校正死亡率趋势
结果显示,美国肥胖成人中共计有49 015人死于HHD(图 1)。这些死亡的总体AAMR为0.7(APC:8.33;95%CI:7.55~9.12)。男性的AAMR(0.8)始终高于女性(0.6)。非西班牙裔(NH)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的死亡率最高(1.7),其次是非西班牙裔白人(0.5)。大都市地区的AAMRs(2.2)高于非大都市地区(1)。AAMR最高的地区是南部(0.8)、西部(0.7)、东北部(0.6)和中西部(0.6)。
该分析发现,从1999~2020 年,肥胖人群中与HHD相关的死亡率显著上升,尤其是在男性、非西班牙裔黑人以及居住在大都市地区和南部的个人中,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被诊断为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特征和效用
1021-39 -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TY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Author Block: Joseph Kassab, Megan Bach, Luke Laffin, Cleveland Clinic, Cleveland, OH, USA,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Dallas, TX, USA
人们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D)患者(尤其是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TS)患者)的血压模式了解甚少。尽管经常开处方,但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这一人群中的效用尚不清楚。
这项研究回顾了转诊进行ABPM的患者(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诊断为AD伴有POTS、AD/直立不耐受(OI)但不伴有POTS或无AD(对照组)。分析了患者特征和ABPM数据。主要研究结局是对比AD伴有POTS患者与AD/OI但不伴POTS患者之间24小时血压控制发生率。作为次要研究结果,评估夜间血压下降状态。
结果显示,纳入243例患者。62例(25.5%)被诊断为AD,其中37例(15.2%)被诊断为POTS。POTS患者主要是女性、年轻人和白种人。81%的POTS患者在24小时内保持血压控制,而AD/OI但不伴POTS患者只有24%(PP
表1. 不同队列中异常或非潴留状态的患病率
研究表明,与不伴有POTS的AD/OI患者相比,大多数伴有POTS的AD患者在ABPM上显示正常的24小时血压读数,这引发了人们对该测试在POTS队列中实用性的质疑。
来源:国际循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