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致歉:承认应对方式有错,西贝打明牌,学胖东来做透明餐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00:31 1

摘要:两个身价过亿中年男人因为一顿饭里的“预制菜争议” 吵翻了天,奇怪的是餐饮界的大佬全体站队贾国龙,90%的网友支持罗永浩,这事怎么打,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偏偏选择了硬刚,这不落得个吃力不讨好,头破血流的境地。

两个身价过亿中年男人因为一顿饭里的 “预制菜争议” 吵翻了天,奇怪的是餐饮界的大佬全体站队贾国龙,90%的网友支持罗永浩,这事怎么打,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偏偏选择了硬刚,这不落得个吃力不讨好,头破血流的境地。

前阵子因为罗永浩提了句 “西贝预制菜”,他撸着袖子要起诉,晒消费小票曝客人隐私,开后厨直播反而露更多破绽,直到 9 月 14 日在行业群里低头认错 “应对方式有错”,说要 “彻底向胖东来学习”,大家才发现,这个 “性情老板”,终究是栽在了 “没懂顾客要什么” 上。

谁能想到,一场普通的 “客人吐槽”,会演变成全国围观的 “骂战”?罗永浩不过是随口提了句西贝预制菜,贾国龙当场就炸了 —— 在采访里说 “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得辨”,还放话要通过法律维权。这股子 “眼里容不得沙子” 的劲儿,像极了他自己说的 “像李云龙”,可他忘了,自己开的是饭馆,不是法庭。

正常老板遇到客人吐槽,哪怕是名人吐槽,该有的姿态总得有吧?学学胖东来,之前顾客在擀面皮里吃出异物,人家二话不说赔 800 快,还把主管到店长一串人全撤职,既显了诚意,又赚了口碑;再看看俞敏洪,被罗永浩损了那么多年,从来没下场掰扯,反而把精力放新东方转型上。可贾国龙偏不,他把罗永浩当成了 “砸场子的仇人”,非要拉着人家辩个是非对错 —— 人家罗永浩本就是靠 “吵架” 出圈的,你一个做餐饮的,拿自己的短板去碰人家的长板,这不正好掉进人家的节奏里?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他为了 “证明自己没错”,居然把罗永浩一行人的消费小票公之于众:五个人、十五个菜(三个菜点双份)、消费 663块,连吃饭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他大概觉得 “你看我们菜不贵,他们吃得多说明好吃”,可在顾客眼里,这哪是 “晒证据”?分明是 “你今天来吃饭,明天你的消费记录就可能成攻击你的武器”。

有老顾客说 “以前去西贝还敢请朋友聚餐,现在想想要是闹点不愉快,我的账单会不会也被挂网上?”—— 信任这东西,建起来要好几年,砸掉只要一秒钟。贾国龙亲手把西贝攒了这么多年的 “放心”,全撒在了这张小票上,比任何差评都伤客。

要是说 “硬刚” 和 “晒小票” 只是蠢,那 “开后厨直播” 就是真的 “剖腹证粉” 了。他想靠直播证明 “西贝没有预制菜”,结果几百万双眼睛盯着屏幕,反倒找出一堆问题:速冻的炸茄子装在塑料袋里,厨师说 “鸡汤是复合调味料兑的”,墙上贴着 “给孩子用非转基因油”,镜头一扫旁边就摆着桶转基因大豆油。

他大概到最后都没明白,顾客吐槽 “预制菜”,不是恨 “预制菜” 本身 —— 谁都知道现在餐饮效率重要,预制菜很常见 —— 而是恨 “被蒙着吃”:点 “手工面” 以为是现擀的,结果是预制的;花大价钱喝 “现熬鸡汤”,结果是调料冲的。

直到舆论越闹越大,全国门店一天营业额掉二三百万,贾国龙才慢慢醒过来。9 月 14 日那篇认错发言,终于没了之前的 “硬气”:“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最后说要 “打明牌,学胖东来做透明餐饮”。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胖东来的厉害从来不是 “没缺点”,而是 “不藏缺点”:超市里的熟食会标清 “当天现做” 还是 “预制复热”,连保质期都写得明明白白;顾客有不满,不用辩对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就像之前有人说西贝 “番茄牛肉面汤是预制的”,不是汤不能预制,是西贝没说 —— 要是早像胖东来那样标清楚,哪会有后来的争议?

贾国龙之前总说 “西贝的菜贵但值”,可他忘了,“值不值” 不是老板说了算,是顾客说了算。顾客要的不是 “你没错”,是 “你在乎我的感受”;要的不是 “你证明自己干净”,是 “你让我看得明白”。他之前跟罗永浩辩 “什么是预制菜”,跟网友争 “后厨干不干净”,可这些都不是重点 —— 重点是,当顾客觉得 “被蒙了”,老板再怎么说 “我没错”,都是错。

现在再看贾国龙说 “学胖东来”,总算摸到了点门道:胖东来学的不是 “便宜”,是 “透明”;不是 “讨好顾客”,是 “尊重顾客的知情权”。就像你去吃火锅,知道底料是预制的但味道好,照样会去;可要是店家说 “现熬底料”,结果端上来是预制包,换谁都得火大。西贝的预制菜本没问题,问题出在 “没说透”,出在贾国龙一开始没懂 “顾客要的不是对错,是被尊重”。

这场 “公关翻车”,其实给所有餐饮老板提了个醒:时代早变了,不是 “老板说啥就是啥” 的年代了。顾客刷着短视频看测评,对 “预制菜”“半成品” 门儿清,你不说,他们就会猜 “是不是有猫腻”;你跟他们辩对错,他们就会觉得 “你店大欺客”。就像贾国龙,要是一开始别硬刚,像胖东来那样说句 “抱歉让您有不好的体验,我们这就说明白哪些是预制菜”,哪会闹到今天这步?

说到底,做餐饮和过日子一样,哪有那么多 “非黑即白”?重要的不是你没做错,是你错了能改;不是你证明自己干净,是你让顾客看得放心。贾国龙终于懂了 “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可这波翻车的代价 —— 流失的顾客信任、掉下去的营业额 —— 恐怕得花好久才能补回来。希望其他老板能记住:顾客要的从来不是 “你赢了辩论”,而是 “你把我当回事”。

来源:云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