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媒TWZ正在鼓吹一个暴论,极力推荐美军装备数万架“Shahed-136”(小摩托)部署到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战时将发起对中国东南沿海发起蜂群打击!因为这种无人机在“消耗敌方拦截器/效应器”的成本交换中,兼具成本与打击优势。
美媒TWZ正在鼓吹一个暴论,极力推荐美军装备数万架“Shahed-136”(小摩托)部署到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战时将发起对中国东南沿海发起蜂群打击!因为这种无人机在“消耗敌方拦截器/效应器”的成本交换中,兼具成本与打击优势。
然而就在美媒怂恿美军必须紧急、大规模(“每年数万枚”级别)生产这类无人机时,美军曾经最为先进的无人机X-47B却在索诺兰沙漠中慢慢腐朽!中国却正在建立一个无人机生产与战斗的帝国,30年不到,美国已经走到了不得不与中国进行超限战的地步了!
俄乌战争确实能算得上是二十一世纪的海湾战争,当年多国部队在“沙漠风暴”使用的隐形战机和精确打击武器,直接形象了后来的战争模式!俄乌双方在战争中展示的武器等级尽管没有海湾战争时那么高级,但无人装备的使用还是让全球各国看到了未来战争的一个明确的方向:
海量“自杀式/巡航型”无人的压制/饱和攻击(Shahed-类、Lancet 等)FPV(第一人称视角)“竞速式”攻击无人机用于近距精确打击无人艇(USV)与水面自杀艇对海上目标的突袭“低成本互拦”与拦截无人机(interceptor drones)战术基于卫星互联网(如 Starlink)和商用链路的远程控制/中继战术上的“分布式发射”与集装箱/卡车发起点(乌克兰打击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案例)其中最被人关注的有三类,第一类是远程自杀无人机,比如Shahed-136这类无人机,这种无人机重约200千克,航程大约900~1500公里,能携带50公斤TNT,成本大概在5~7万美元之间,不过也有资料称可能超过8万美元。成本不高,但打击效果很好,低慢小的目标很难识别与拦截,50公斤的TNT爆炸威力足够摧毁非加固的民用与能源设施以及电力与通信枢纽等目标。
第二类是无人艇,这类无人艇长度大约在5~7米左右,总质量一般在1~3吨左右,最大航程大概在800公里左右,能载850千克~1吨的TNT。无人艇航行时几乎是半潜航状态,舰载雷达很难再海面杂波强烈的条件下发现,将近1吨的TNT一旦命中舰艇在水线附近爆炸,就算没有当场沉没也失去战斗力了,所以无人艇的供给能力极强!
第三类是FPV类,也就是各位熟悉的穿越机,这类飞行器带上几百克或者几公斤炸药,有时候甚至是已发RPG或者一枚迫击炮弹,无线电控制或者光纤控制,后者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光纤甚至可以延续20公里外,猎杀步兵、防空导弹以及雷达、步兵战车甚至是坦克等都是拿手好戏,目前各国的陆军中已经开辟了这个FPV操作的专门兵种。
美媒TWZ的视角就是看准了Shahed-136这类无人机,作者泰勒·罗戈韦认为美国必须紧急、大规模(“每年数万枚”级别)生产这类无人机,将这种低成本、远程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当作国家级工业计划来做,而不是沿用传统国防采购流程!
泰格·罗威认为这类低成本、长航程一次性无人机已被证实改变现代战争格局(已经在乌克兰战争中广泛使用并被俄罗斯大规模生产),会对敌方防空系统造成消耗并改变敌方资源分配。然而美军在这一点上“反应迟缓且危险”。有鉴于此,罗威建议美国应该紧急装备两种类型的无人机:
短/中程款(航程约1,600 km)——可由在第一岛链内的舰船或临时阵地部署;长程款(航程约 3,200 km)——能从更远处(例如从关岛对中国本土打击)发起,提供“left-of-launch”生存与战略灵活性作者表示这类无人机可以使用集装箱化、船只货舱、简单弹射装置、卡车、甚至空投/空发,使得发射点多样、难以预先摧毁,这些无人机“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发射”,这就是这种单程自杀无人机的最大优势。
罗威还建议美国政府主导这类无人机生产,采用“多厂多源”生产、标准化设计以避免被单一厂商锁定,并实现在和平时期先生产并囤积机体与关键部件,战时迅速放大产能。不过作者也承认美国目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因为美国防工体系长期以高附加值、复杂武器为主,缺少把生产线风格转向“流水线、大批量、低单价消费品”那样的能力和组织。
所以作者才建议美国应该以国家主导这一备战机制,美国不缺这类技术,缺的是如何将这类技术工业化、大规模化,所以美国政府应该来主导这类装备的研发-生产-装备-形成战斗力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决策与指导,如果等到战时再来这一步操作就来不及了。
93阅兵后中美发生正面冲突的概率正在变得越来越低,但是我们对于中美之间可能发生间接冲突的可能性却变得越来越高,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正在策动日韩准备与中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在西太能完全控制的就是这两个国家,此前美国就已经向日韩要求战时日韩将作为前进基地与中国作战的可能!
如果在代理人战争中发生这类无人机作战,中国有很好的防御方法吗?TWZ的作者认为,对付这类无人机,激光/定向能系统、点防空、电子战等都有局限性,射程、覆盖面积、可部署成本、对付无需通信/INS-only 的无人机有限等确实捉襟见肘。
因为在中国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突破点,在如此长的距离上要防御简直就不可能。不过防御肯定是有针对性的防御,并不是在海岸线上一字排开。要地防空的话,能部署的武器相对就会比较多一些,目前公开的装备中有如下几类可以对这类无人机造成比较大的杀伤效果:
雷达控制的多管速射机枪,这个成本是比较低的;微型防空导弹,比如QN-202 以及“袖剑” 微型防空导弹,重量1-3公斤,射程2-3公里;可编程弹药的双管或者多管炮,炮弹能根据雷达取得的数据在目标附近爆炸摧毁无人机;多管速射炮,比如730这类速射炮,这个成本就比较大了;以上是常规武器,非常规的还有电磁类以及激光武器,基本上有如下几种:
电磁干扰武器,对需要远程遥控类的无人机作用比较大,上千公里也不可能用光纤;电磁硬杀伤武器,超大功率直接烧毁无人机,没有防EMP加固的无人机效果很好;激光软杀伤武器:对导引头,光学观测窗等用激光烧毁的武器;激光硬杀伤武器:比如OW5-10、OW5-30、OW5-50/OW5-50A这类车载激光武器比较合适;这些都是近距离成本比较低的,能对这类自杀无人机发挥最大效果的防御武器,近程防空导弹以及中远程防空导弹都没罗列,这类成本太高。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以及防无人机领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当然攻防两个层面上,进攻方总是占据优势的,防不胜防嘛!特别是在无人机对民用目标发起攻击时,很难防御,因为防御装备再好也不可能覆盖所有民用设施。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是否能配合美国打这种无人机消耗战?因为中国很明白绝对不能出于这种被对手不断消耗的境况下,就算掀桌子也比这样的消耗战强!所以这个战术的最大问题是中国是否配合的问题,因为中国有掀桌子的手段,为什么要配合美国打消耗战?
从TWZ的报道来看,美西方军事专家的认知层次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他们一直都拿俄乌战争的无人机作战模式作为参考,这种其实是低烈度双方规模化阵地战中才能用得上的作战模式,比如FPV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规模步兵前线布置时才用得上,但在中国设定的无人化战争中,这玩意儿就不一定灵光了。
中国已经在轻坦上装上了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甚至还有面防御的微型导弹,还有主动防御系统,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主战坦克似乎还有了“忠诚僚机”,也就是随着主战坦克移动的近程防御弹炮合一系统,这种无人作战模式将会对未来战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俄乌战争这种无人机战争,充其量也就是小儿科而已。
美国最先进无人机却在沙漠里腐烂
中国在93阅兵式上一口气公开了6款无人机(彩排中的所有型号),但在阅兵式上只见到了4款,这几款是忠诚僚机版+空中无人作战版,基本上包括了美军在研以及未来规划中的所有型号,美军有的(侦察打、侦察机等)我们都有,美军没有的(超音速空战无人机以及超音速忠诚僚机)我们也有。
可以明确的说中国无人机以及无人潜艇和无人地面战车、机器狗、机器狼等装备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10年都不止,美军在2023年提出的复制者计划(大量无人机、无人潜艇与无人艇等)计划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低成本的搞不出来,高成本的美军用不起!
确实如泰格·罗威说的那样美国军工已经适应长周期、高研发投入的怪圈,当年中国在技术上落后美国很多年时这种模式完全没问题,但当中国一旦完成超越时,中国这种低成本依然还能保持高科技的优势时美国已经完全无法应对,用手忙脚乱形容算是好的了,慌得一批形容恰如其分。
美军的无人机研发曾经遥遥领先于中国!X-47B各位还记得吗?当年美军在航母上自主起降X-47B时中国军迷们那真是一片哀嚎!这架无人机长度11.6米,翼展18.9米,满载起飞重量20吨左右。无尾、飞翼外形、内置武器舱,强调低可探测性(低可观测/LO),非常适合隐身打击任务。
2011年完成首飞,2013年5月份完成了在尼米兹航母上的弹射起飞以及自主降落等任务,同一年还完成了自主空中加油的任务!其科幻的气动布局,超级智能的自主降落以及空中加油和自主作战任务能力,当时中国所有军迷都在想,10年之后中国空军飞行员要驾驶战斗机与美军无人机作战了。
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X-47B在制造了2架验证机之后就下马了,后续确实还有无人机,但是转向了X-58Q这类四平八稳的无人机!反而是中国则在后续的无人机研发中越来越激进。几乎美军所有涉及的无人机,甚至还在PPT计划中无人机都全面上线了,这次93阅兵的其中两款无人机就是美军最近5月份刚首飞的无人机!
成年人做啥选择啊,当然是全要了!中国的军工体系加上制造产业链的能力,全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令人唏嘘的还是X-47B,最近有网友翻出了亚利桑那州图森(Tucson)索诺兰沙漠深处的Davis–Monthan空军基地里,几乎没有任何保护的两架X-47B和B-2隐身轰炸机:
左侧那架无人机其实是拆了机翼的X-47B,附近那架B-2则是2022年12月10日在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着陆时发生事故的那架,起落架折断,翼尖擦到跑道,油箱破裂起火,损失太严重无法维修,等着报废了。
美军曾经最先进的无人机正在索诺兰沙漠中腐烂,而看着它们激励了一代人最终研发出了中国版的X-47B则早已翱翔在九天之上,中美的实力对比,就像中美无人机之间的差距那样,已经从拼命追赶来到了领先全球的层次上。
从TWZ的这篇文章也能看出,作者泰格·罗威虽然没有承认美国在高科技武器上已经全面落后中国,但他从这些方面的建议也非常明确,美国已经无法和中国打那种对等装备的高科技战争了,93阅兵展示出来的中国体系化武器表明,全球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对抗。
这种对阵地位的翻转,仅仅是过了30年不到!1999年2月,乔良将军与王湘穗共同撰写的《超限战》出版,乔良将军与王湘穗共同撰写的《超限战》。这本书系统提出了“超限战”概念,主张战争已不再局限于军事层面,而是跨越金融、网络、法律、媒体、恐怖袭击等领域,强调“凡是能制服敌人的手段,皆为战争手段”。
目前对中国实施的手段中,金融、网络、法律、媒体已经早就在实施,而恐袭也通过白手套对中国的海外资产正在实施!除了正面战场上的战争还没有发生外,可以说乔良将军与王湘穗设定的框架中的所有手段都已经发生了。但是现在的美国与中国展开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但在低成本无限制的战争模式却越来越有可能。三十年不到的时间,中美对阵地位真的已经反转了。
来源: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