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出手整治!10人排队9人托,大锅卤菜骗局揭秘,结局大快人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7:53 2

摘要:可这“成功”的背后,竟是创始人雇人排队、制造虚假繁荣的精心策划,甚至高价学费换来的“独家秘方”也毫无价值,就连央视也忍不出出售揭露这场骗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几十万。”

在最近的这段时间,大锅卤菜凭借着“低门槛、高回报”的承诺吸引了无数的创业者。

可这“成功”的背后,竟是创始人雇人排队、制造虚假繁荣的精心策划,甚至高价学费换来的“独家秘方”也毫无价值,就连央视也忍不出出售揭露这场骗局!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有人落入陷阱呢?

央广网2025年04月03日关于摆摊卖卤菜月入10万元?记者调查“摆摊收徒”套路的报道

在短视频平台上,“大锅卤菜”曾是流量密码的代名词,在镜头前,摊主挥动铁勺,卤香四溢,顾客排起长龙争相抢购。

为了能够更加的吸引人们的关注,他们不惜配以“日销2000元”“月入过万”的标题,而且在直播间中,他们还专门打出投资小、回报快的广告词,来激发大量失业者和小镇青年的创业热情

可央媒记者通过长达一周的暗访发现,安徽某“卤菜大师”的摊位前,排队者中竟有九成是职业托儿,这些托儿以每人每天50元的价格受雇,同一老大爷半小时内反复出现三次,甚至有人上午扮演顾客、下午化身“学徒”

更讽刺的是,直播间内一旦出现质疑声,场控团队便以“想去学习”“味道绝了”等弹幕刷屏掩盖真相,构建出清一色的“韭菜乐园”

而且这些摆摊博主,还通常会展示自己的草根创业故事,塑造独自带娃、辛勤工作但依然乐观的形象,并通过讲述个人奋斗史来打动观众,让大家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信任

尤其是根据网上的大锅卤菜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品种特别丰富,猪蹄、猪头肉、鸭肠、鸭胗等肉类,还有藕片、海带、香菇、豆干等素菜,荤素搭配,啥都有,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但其实这场骗局的核心就是在于“收徒”,摊主以“三天包会”“独家秘方”为噱头,吸引学员缴纳2980元学费。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好奇,为什么他不收费3000或者5000呢?反而是收取2980,但其实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金额低于3000元通常不构成刑事立案,即便受害者投诉,最多面临行政处罚,违法成本极低

华律网 2025年3月25日 关于诈骗金额低于3000怎么处理

而且他所谓的“秘方”,其实就是市面售价不足20元的普通卤料包重新包装,与网络免费教程无异。

就比如河北衡水的闫柯夫妇便是典型受害者,他们远赴安徽缴纳学费,返乡后购置设备摆摊,日收入却不足百元,与承诺的“日销千元”天差地别

更荒诞的是,在一些地区,周边迅速涌现出十余家同质化竞争者,卤菜种类、摆盘方式如出一辙,市场饱和到“连煤气费都赚不回”

当央视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所谓的“成功案例”实为网图拼接,银行流水也是经过伪造,甚至就连培训内容,也仅是涉及基础卤制流程,而“大师”对火候、配料比例等核心技术避而不谈。

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通过这场骗局的揭秘,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是联合行动,直接查封了安徽、广东等地的多个涉案账号,关闭评论区并冻结资金。

其实“大锅卤菜”走红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最近几年,各种“网红小吃”特别流行,像提拉米苏、黄河大鲤鱼、爆汁烤鸡都火过

这些网红小吃都差不多,靠短视频平台快速传播,特别会炒作,吸引大家关注,还号称“投入少、赚钱多”,让很多人想去创业。

尤其是县域经济中下岗工人、返乡青年对低成本创业的渴望,使其成为骗局的“最佳狩猎场”,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算法助推的“暴富滤镜”,更是放大了“捷径心态”

正如重庆一家三代传承的卤味店主所言:“卤汁需十年沉淀,火候凭经验拿捏,岂是三天培训班能复刻?”

虽然说这些项目往往红得快,但是凉得也很快,能不能长久做下去,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大家一窝蜂地做同样的事情,更容易导致市场很快就满了。

所以“大锅卤菜”事件提醒大家,创业没那么简单,别信那些“快速赚钱”的鬼话,想一夜暴富,那是不可能的,童话里才有

要想成功创业,得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学习,用心去做,选对有价值、有前景的项目非常重要,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央广网2025年04月03日关于摆摊卖卤菜月入10万元?记者调查“摆摊收徒”套路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4月04日关于卖卤菜月入10万?警惕 “摆摊收徒”背后的陷阱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红网2025年04月04日关于卖卤菜月入十万?警惕摆摊收徒背后的“生意陷阱”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南方网2025年04月07日关于头啖汤评论:看清摆摊“造梦滤镜”,致富需要“人间清醒”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