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资料:据管理层相关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倾销调查期明确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聚焦过去一年美国相关产品的价格与销售行为;产业损害调查期则覆盖2022年至2024年三年,旨在通过长期数据评估美国
背景资料:据管理层相关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倾销调查期明确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聚焦过去一年美国相关产品的价格与销售行为;产业损害调查期则覆盖2022年至2024年三年,旨在通过长期数据评估美国进口芯片对国内产业的持续影响,整体调查按惯例将在2026年9月13日前完成,若遇复杂情况可延长6个月。调查范围为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具体指向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与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期覆盖2024年全年(倾销行为)及2022-2024年(产业损害),预计2026年9月前完成。美国相关芯片在2022-2024年对华出口量增长37%,价格下降52%,导致国内企业毛利率跌破5%,研发投入受限。若最终裁定倾销成立,可能征收15%-30%反倾销税及20%-25%反补贴税,直接削弱美企价格优势,为国产替代创造窗口期。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逻辑
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通用接口芯片(CAN/RS485/I2C等)和栅极驱动芯片(隔离/半桥驱动等)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覆盖2024年全年(倾销行为)和2022-2024年(产业损害),预计2026年9月完成(可延长6个月)。
核心动因是美国企业通过低价倾销(价格累计降52%)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占中国进口量的62%),导致国内企业毛利率暴跌至5%以下,研发投入受限。
二、产业链受益板块及部分相关标的分析
1.模拟芯片设计:国产替代核心战场
(1)信号链芯片:覆盖接口、隔离、ADC/DAC等高端领域
圣邦股份(300661.SZ):国内产品线最全(超6000款),车规级CAN芯片市占率国产第一(8%),已进入比亚迪、蔚来供应链。反倾销后毛利率修复空间显著(2024Q3毛利率52.3%)。
思瑞浦(688536.SH):高速RS485接口芯片(10Mbps)对标TI,工业领域收入占比50%,5G基站芯片市占率15%。2025H1研发投入占比26.5%,车规认证加速。
纳芯微(688052.SH):隔离驱动芯片市占率国内第一(2024年出货5000万颗),车规级产品覆盖比亚迪、理想供应链,抗干扰能力超ADI同类产品(共模抑制比100kV/μs)。
(2)电源管理芯片:聚焦快充、车规、工业等高增长领域
杰华特(688141.SH):AI服务器多相电源控制器核心供应商,单GW逆变器芯片价值量2万元,2025H1信号链收入+652%。
南芯科技(688484.SH):快充协议芯片全球前五,支持PD 3.1协议,无线充电方案进入苹果供应链,2025H1营收+58%。
希荻微(688173.SH):车规级DC-DC芯片适配新能源汽车BMS系统,2025年车规收入占比超30%(客户含宁德时代)。
2.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高壁垒领域
斯达半导(603290.SH):车载IGBT模块市占率18%(国产第一),配套栅极驱动芯片打破ADI垄断,2025年外售量+60%。
赛微微电(688325.SH):动力电池BMS芯片出货量超2000万颗,客户含宁德时代、国轩高科,2025年车规收入占比提升至25%。
帝奥微(688381.SH):车规级LDO芯片通过IATF16949认证,2025H1汽车电子收入+80%。
3.产业链上游:制造与设计工具
中芯国际(688981.SH):40nm及以上成熟制程代工主力,承接圣邦、纳芯微订单,12英寸产线扩产15万片/月,2025Q2模拟芯片收入占比22%。
华大九天(301269.SZ):国产模拟EDA市占率28%,支持车规级芯片全流程设计,2025H1车规客户占比30%。
4.下游应用:需求爆发驱动替代
新能源汽车:单车模拟芯片用量超300颗,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国产化率加速提升(圣邦、纳芯微已导入)。
工业自动化:5G基站、智能电网需求旺盛,思瑞浦、杰华特在工业电源领域份额快速扩张。
AI数据中心:英伟达供应链国产替代机会(杰华特多相电源方案适配昇腾AI服务器)。
三、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1.核心逻辑:
(1)短期催化:反倾销调查期间(2025-2026年),美国企业可能进一步降价(预计价格反弹20-30%),但国产替代订单将加速释放,重点关注已通过车规认证的企业(圣邦、纳芯微)。
(2)长期空间: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仅16%,若关税落地(预计税率15-30%),国产化率有望在2年内提升至30%以上,车规/工业领域替代空间最大。
(3)技术突破:关注40nm工艺良率提升(中芯国际85%)、车规可靠性认证(18-24个月周期)等关键节点。
2.风险提示:
调查结果不确定性:若未认定倾销,美国企业可能继续低价竞争。
技术差距:高端信号链芯片(如24位ADC)仍依赖进口,研发周期长(圣邦研发费率26.5%)。
供应链波动:晶圆代工价格受全球产能影响,设备采购可能受限。
四、相关标的筛选评价标准
筛选维度标准符合标的示例技术壁垒车规级认证(AEC-Q100)、工业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纳芯微、斯达半导、思瑞浦替代进度已进入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供应链,2025年订单可见性圣邦股份、杰华特、南芯科技财务健康度毛利率>40%、存货周转天数1圣邦股份(52.3%、150天、1.2)估值安全边际PS10%芯朋微(PS 2.1倍、PE 55倍)五、操作策略建议
短期(0-6个月):关注政策催化下的情绪反弹,优先配置车规级龙头(圣邦、纳芯微)及代工环节(中芯国际)。
中期(6-18个月):跟踪技术突破与客户验证进展,布局工业/AI电源管理(杰华特、思瑞浦)。
长期(18个月+):聚焦全球化能力,优选已进入欧美供应链的企业(如芯海科技、力芯微)。
风险对冲组合:配置50%国产替代龙头(圣邦、中芯)+30%设备/材料(北方华创、安集科技)+20%消费电子复苏(韦尔股份)。
六、数据支持与延伸研究
1.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进口额1950亿元,美国占比55.6%(1100亿元),若加税15%,美企收入将减少165亿元。
2.技术路线:40nm工艺为国产替代分水岭,中芯国际12英寸线扩产将提升产能供给(2025年新增产能15%)。
3.政策联动:关注“科八条”对硬科技并购的补贴(最高50%)、大基金三期对模拟芯片的专项投资(预计规模300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基于公开信息收集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看见价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