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一带,商户接到城管上门通知,要求将红色、蓝色、黑色的商铺招牌更换颜色。4月7日,有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其红色招牌已经更换颜色。三河市城管部门回应称,禁用红色、蓝色、黑色底色的门头牌匾“是市政府城市规划的要求”。三河市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一带,商户接到城管上门通知,要求将红色、蓝色、黑色的商铺招牌更换颜色。4月7日,有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其红色招牌已经更换颜色。三河市城管部门回应称,禁用红色、蓝色、黑色底色的门头牌匾“是市政府城市规划的要求”。三河市政府办一工作人员电话回应极目新闻称,“我们这儿也不了解这个(情况)”。
有网友晒出的一张据说来自三河的黑灰底色蜜雪冰城门头牌匾被广泛传播,为此事的荒唐性添加一个生动注脚。尽管类似的统一商户店招的做法,并不缺前车之鉴,但每每引发舆论聚焦,实在是因为它与大众业已形成的对于正常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体认,显得过于违和。政府的管理边界到底在哪?商户“店招自由”的边界又在哪?这类早就不该是问题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人。
从之前一些地方要求商家店招统一为“黑底白字”,到现在直接禁用“红黑蓝”三色,包括商户在内的所有围观者都不能不疑问:到底哪种颜色才是符合“要求”的,不同颜色的“统一”与“禁用”,又到底代表的是谁的审美取向?
这些似乎总跟商户店招过不去的管理行为,多是以城市文明管理、城市规划等理由和名义提出的——看起来都非常正确,但其出处又往往显得非常可疑。比如,这起事件中,涉事蜜雪冰城店工作人员就表示,“3月中旬,有城管队员上门通知,规定红色的不让用。”对方没有出示相关的文件,只是口头通知。也就是说,要求商家更换门头这般明显有越界之嫌的事,却仅凭一句“有规定”就能搞定。这个细节或道出了这类现象层出不穷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即尽管曝光后大家都觉得很荒唐,但对于某种管理权力来说,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容易实现了。正因为“容易”,所以就“常见”。
有人说,五花八门的商户店招本身更能体现商业活力;也有人说,店招风格的选择,只要合乎法律,就是店家经营自主权的一部分。这些当然是反对粗暴统一店招风格的理由。但是,更应该追问的是,这些要求统一店招颜色的“权力”到底来自哪?当管理之手伸到商户店招上来,在无明确的授权下要求统一店招的颜色,乃至于禁止使用某几类颜色,都应该首先问问,这是谁给的权力。如果不切中这一点,这类做法就很难真正因为曝光而彻底收敛。
在今天的语境下,这类做法所传递的观感,就更显复杂了。因为一边是从上至下呼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一边却又是一些地方难以遏制的对于店招颜色这种极为微观的市场行为的强力干预冲动,怎是一个混乱了得?如此矛盾状况下,何谈激发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当地有必要思量一番:派专人上门对商户店招颜色挑三拣四,下达整改要求,不知道算不算“乱检查”?这样的要求,能让企业感受到“暖心”和“信心”吗?
把店招颜色选择的自主权还给商户;城市规划和管理,别再习惯盯着商户的店招门头吹毛求疵。这实在不是什么高要求。(朱昌俊)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