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外卖骑手激增背后,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就业压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21:42 1

摘要:跑外卖这份工作,号称“中年铁人三项”之首,没有固定作息,风里来雨里去,一日三餐都得给跑单让路,晚上跑到十一二点更是平常。

作者 | 燕大

以前没怎么注意,现在突然发现,女外卖骑手越来越多了。

跑外卖这份工作,号称“中年铁人三项”之首,没有固定作息,风里来雨里去,一日三餐都得给跑单让路,晚上跑到十一二点更是平常。

最怕夏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前者热的要命,空气中都滚着热浪,后者空气被抽干了能量,冷的吓人,如果有大风,那更难受,风刮在脸上像刀子针扎一样刺痛。

可以这么说,男人赚钱养家在大多数国人心中都是天经地义,当然,也会有一些爱打拳的说这是大男子主义,但现实骗不了人,如果一个家庭里面男的赚钱能支撑一家开支,一般都不会让自己老婆出去受这个罪的。

但这几年明显感觉女骑手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多了。

我没查到最新统计数据,但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从2022年到2024年,女性骑手数量从51.7万人增长至70.1万人,两年时间内增长了35.6%。

同期,美团骑手总人数从2022年的624万人增长至745万人,增长19.4%,换句话说,女性骑手的增速要远超外卖骑手的整体增速,所以感觉没有错,女骑手确实越来越多。

包括“中年铁人三项”的另一个——开网约车也同样,据滴滴的数据,2024年国内女性司机超过105万,而2023年这个数字还只有60万,一年时间滴滴平台上女司机暴增了75%。

而且,几年前社科院的孙萍就做过长期研究,在她的研究中,受访女骑手85%已婚,其中96.6%已育,72.8%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

这些受访女骑手的平均年龄为37岁,整体显著高于男性骑手,换句话说,她们基本都是谁的妈妈和谁的老婆。

前面吴晓波也写过这个话题,但他的标题是《为什么女骑手越来越香》,说实话我对这种丧事当成喜事吹的路数实在不感冒,因为我真的看不出来它有啥可香的,如果能不用风吹日晒又收入稳定,谁会愿意风里雨里争分夺秒的送外卖呢!

而且女性大多天生比男性在体力要弱不少,很多男的都倍感不容易,更何况女的,单是上厕所都要难不少。所以压根不存在什么女骑手越来越香,这种讲法只会让人觉得“何不食肉糜”。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跑外卖、开网约车?

这看似是个白痴问题,但细想下来却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和社会问题。

没人想吃苦,但为了生活不得不吃。

社会问题,社科院的专业学者都要做长期研究,但从老百姓的角度,其实就一句话——找不到工作。

失业率统计数据小数点后面增加一点点,可能就代表成千上万人,这是宏观。但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与每个打工人都息息相关的。

这两天西贝被骂上热搜,西贝老板对于舆论的无知认知,以为靠打开后厨随便参观,靠实诚就能让顾客理解“预制和预制菜的区别”,结果他没想到自己跳进自证陷阱,更没考虑到后厨哪些打工人会干活,可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是真心嘴笨的麻爪。

他不明白,哪怕原材料预制模式跟麦某劳、肯某基、必某客、星某克等国际连锁大品牌一样,绝大多数商场里的餐厅都或多或少也走这种模式,而且流程已经做成全国同行的样板,但也不如一个懂流量的喷子在网上的威力大。

就事论事,其实大部分观众没去过西贝,多数是被罗锤子带着节奏走。实际上西贝的厨房这么多年来都一直是开放式的,全是透明玻璃,里面怎么做菜外面一直都能看得到,他走的是中央厨房模式,这点跟肯某基、麦某劳我觉得没任何区别。

以前没人说这种模式不对,直到这次西贝老板公关翻船。

但就因为这个,就要打倒一个在全国几十个城市拥有400来家分店的大企业么?!要不要再好好想想?!

昨天我在文尾说,老罗是懂抓流量的,一句吐槽、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没想到竟引来西贝贾老板隆重下场,最终演变成老罗连夜搭台直播,成功接住泼天流量。

但如果西贝用判决证明自己不是预制菜,那现在老罗一张嘴就引得一个拥有1.8万名员工的企业被干趴,又该怎么算?毁掉容易建设难,动辄打倒一个企业,真心没任何好处。

能去西贝消费的更多的是中产及以上,就跟常去星某克喝几十块一杯的咖啡一样,这群人是消费主力军,他们消费,企业赚钱,企业的1.8万名员工就能有工作有收入,背后更长的产业链也能产生大批岗位。

咱就是说,因为一句吐槽+下场炒流量就干倒一个合法经营的大企业,是不是太离谱、太可惜了?!

昨天有留言说,“一鲸落,万物生,(倒了)没什么可惜”。

在我看来,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假大空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三十年前众多国企亏损倒.闭,但万物生了么?近些年那么多房企巨头落了,万物生了么?

不但没有,还把一大批材料商供应商建筑商拖垮,成千上万人失业。二十多年前还有“入世”这一百年未遇之利好,现在可没有啊。

当前许多城市商场的空置本就不少,商户本就越来越难做,因为嘴炮再干掉一个合法连锁大商户,对谁有好处?

对商场没好处,对当地纳税没好处,对一帮打工人更没好处,因为失业了要重新找工作。

而这又会倒逼送外卖这个退路加剧饱和,女骑手也得进入极限内卷,形成恶性循环。

回旋镖最终甩到了就业头上,所以我觉得,看待这种热搜要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情绪,避免成为合法企业倒闭的帮凶。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