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百亿富豪举家入籍中国:“我是中国人!”西方面孔下的中国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6:39 2

摘要:2025年春节,央视春晚舞台上,一位银发蓝眼的老人用德语、英语、粤语、普通话四语拜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文 |小胖

编辑 | 小胖

2025年春节,央视春晚舞台上,一位银发蓝眼的老人用德语、英语、粤语、普通话四语拜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就是盛智文,百亿富豪执意入籍中国。

西方媒体曾骂他“背叛上帝”,中国网友叫他“最野老外”。

一张外国人的面孔下竟长着一颗中国心。

那么,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1950年盛智文出生,他的家在德国慕尼黑,是一个犹太家庭。

二战刚结束时,这个家族还没有摆脱纳粹的阴影。

盛智文的祖父死在奥斯维辛的集中营,他的父亲是一个裁缝,勉强的在战后重新建立生活。

7岁的时候盛智文的父亲有病去世了,母亲带着年幼的他移民加拿大,因为没有太多的钱,只能住在贫民区的地下室。

为了过上好一点的生活,10岁的盛智文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去送报纸,周末到牛排馆里给人擦桌子。

在盛智文12岁的时候一星期就可以已挣到60加元,就连老师的收入都没有他多。

16岁那年,盛智文用攒的钱买了一辆雪佛兰敞篷车,是全校里唯一有车的学生。

可是在毕业典礼上,盛智文突然宣布他要去香港闯荡。

这段经历让他深深的知道一个道,贫穷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要比别人快半步。

他在加拿大看到华人移民开餐馆、摆地摊的艰辛,也看到他们通过勤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对东方文化的原始认知,为盛智文后来扎根在中国埋下了伏笔。

1975年,25岁的盛智文带着攒的100万美元来到香港

当时香港纺织业正是处在黄金期,盛智文成立了一个服装公司,从内地买做成的衣服出口卖到欧美。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盛智文发现香港的夜生活很单调,酒吧全在酒店里还都要穿正装才行。

1983年,他在中环一条脏乱的小巷开了第一家餐厅,融合了美式酒吧和港式的餐饮,一炮而红。

以后的30年里,盛智文陆续的收购了兰桂坊70%的物业,把这条脏乱的大街打造成了亚洲顶级的娱乐地标,王菲、成龙等明星都经常去。

2001年,盛智文把服装公司以22亿港元卖给利丰集团,正式变为地产和文旅大亨。

最关键转折的是在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盛智文第一次踏上内地,在湖南长沙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是最早进入内地的外资商人之一。

盛智文回忆:那时从长沙打电话到香港要提前两天预约,晚上在酒店打乒乓球要点蜡烛,因为下午五六点后就没电了。

这种最开始创业环境,又让盛智文想要搏一下。

盛智文在长沙的工厂一开始只有30个人,最后发展成了拥有4200家供货商的庞大网络。

2003年,香港旅游业因为非典而受到严重影响,海洋公园连续4年亏损了超2亿港元。

当时的特首董建华6次致电盛智文,恳请他出山。

盛智文接手以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个就是融资55亿港元,重建园区设施。

然后就是引入大熊猫“盈盈”“乐乐”,2007年大熊猫抵港直播吸引了全港的关注。

最后就是创新营销,亲自扮成“粉红水母”“巴西女郎”登上了头条。

9年后以,海洋公园的一年盈利突破1亿港元,2012年击败了迪士尼获得“全球最佳主题公园”,盛智文因此被称为“米老鼠杀手”。

盛智文把小时候在加拿大贫民窟的生存智慧转化成了商业策略。

像街头小贩一样吆喝,让每个游客都觉得占到了便宜。

这种接地气的运营方式,让海洋公园从贵族游乐场变成全民狂欢地。

入籍中国

盛智文和中国的缘分可不只是商业上的。

2008年,盛智文做出了一个震惊西方的决定:放弃美国和加那大的国籍,加入中国籍。

盛智文说香港回归以后,他看到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这里的活力和机遇,是西方不能比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盛智文把百亿的资产转入中国,并且在2011年获得香港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

作为一个犹太裔,他对漂泊与归属有着深刻的体会。

盛智文在自传中写道:犹太人寻找应许之地,而我在中国找到了。

这种归属感体现在很多的细节中,他坚持让两个儿子学习粤语和普通话,全家都住在香港,甚至在2021年河南暴雨时的时候还捐款1000万。

新战场的布局

这几年,盛智文将重心转向了内地。

2010年成都兰桂坊开业,引入川剧变脸和火锅文化。

2024年,盛智文在深圳、中山推进新项目,并计划在海南三亚打造“海上兰桂坊”。

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盛智文公开表示:香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而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盛智文不仅投资科技领域,和内地企业合作开发AI与文旅融合项目,还称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人。

盛智文将加拿大贫民窟的草根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提出了蚂蚁战略。

这种像蚂蚁一样团结,像蚂蚁一样啃食市场的策略,让他在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站稳脚跟。

盛智文的选择并不顺利。

西方媒体曾质疑他背叛犹太身份,但盛智文说:犹太精神教我寻找希望,而中国就是希望所在。

盛智文的家庭也因为入籍意见不一样,前妻直反对,但最终被他的执着打动。

如今,他和美籍妻子劳伦育有两个孩子,全家都住在香港,儿子们都会说粤语和普通话。

他笑着说自己是“白壳鸡蛋”外表西方,内心中国。

从德国难民到中国公民,从服装小贩到百亿富豪,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传奇,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

正如他在自传中写的:当你真正融入一个国家的文化,国籍只是一张纸。中国,就是我的家

结语

就像盛智文在自传中写的:当你真正融入一个国家的文化,国籍只是一张纸。中国,就是我的家。

他的故事证明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归属感,和肤色国籍没有关系,而在于自己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认同和对未来的信心。

对此,你怎么看?

就是他!犹太裔巨富,70高龄转籍做中国人

华商韬略2023-04-10

盛智文:“我长着一张西方人面孔,里面是一颗中国心”

新华社2020-07-19

来源:爱叨叨的小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