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登山神器、引流“社牛”,“赛博”的风正扑面而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6:37 1

摘要:“看,春晚机器人!”“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很有科技感,孩子一直在跟它互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众多游客在全国各地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机器人”潮流漫卷,与苦思破壁“文旅+”的景区一拍即合,迅速实现场景渗透,从以往景区景点的“新奇点缀”到成批量、爆发式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山东云门山风景区清明假期试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服务。图源:“青州云门山风景区”微信公众号

“看,春晚机器人!”“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很有科技感,孩子一直在跟它互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众多游客在全国各地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机器人”潮流漫卷,与苦思破壁“文旅+”的景区一拍即合,迅速实现场景渗透,从以往景区景点的“新奇点缀”到成批量、爆发式地进入,成为游客的新宠和文旅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租外骨骼机器人爬山,与机器人握手,看机器人跳舞,机器人成为景区的巡逻员、服务员……我们要想与春晚机器人实现“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硬核科技”的魅力魔力,可能只需要一次旅行,一张景区门票。

几个月前,机器人在春晚扭秧歌大出风头,娱乐大众;几个月后,机器人就“飞入”全国各大景区,有的是登山神器,有的成为引流“社牛”,服务游客,也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现实吸引力。这不是什么“魔幻现实”,而是“赛博”照入现实。

不只是一个“花瓶”,还兼有“实力派”的底色;也不只是满足大众的猎奇,更对准了大众的现实有效需求,散发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解放人的双腿,给人们提供着情绪价值、娱乐价值,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满足,从“调剂品”向“必需品”转变,这也是大趋势所在。虚实之间,以及现实价值的迭代升级,就藏着“赛博文旅”崛起的奥秘。

“长满”各大景区的机器人,是文旅融合的实践结果,是春日经济的科技点缀,也拓展了我们对机器人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的现实想象空间。“文旅+机器人”,不仅解锁了文旅新玩法,也为丰富旅游市场供给,优化旅游服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

当前,浙江提出,以“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和方法,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民生融合发展,把“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作为改革创新举措。“赛博文旅”现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更是在告诉我们,在“文化+”的广阔新天地里,“智能机器人”大有可为,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智能机器人”等新兴硬核科技的加持下,“文化+”,既解决物质世界的问题,又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文化+”,“+”的是科技、旅游和民生,更是新质生产力、消费新动力、经济新活力、社会革新颠覆度以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全社会的共同期许。

“赛博”的风正扑面而来,除了景区景点,现在很多酒店、公司、工厂乃至直播间里,都不乏机器人、机器狗的身影。随着这股风越吹越猛,越吹越广,智能机器人从“人间能得几回闻”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早晚的事。对社会的影响,对行业、产业和生活的革新,也是方方面面的,令人兴奋和惊叫的产品和应用,更是会越来越多。随着硬核科技和脑洞大开的创意应用一个个落地,我们应该意识到,改变世界的钥匙,或许就握在我们手中。

赛博时代,现在才刚刚开始,对于我们而言,就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拥抱新技术和新事物,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每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落地足够的时间,用真心等待来回应“长期主义者”的努力奋斗,回应“干难而正确的事”的勇气与坚定。最终目的是:在“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指引下,真正实现人机的“和谐共存”,打造一个充满科技感和人文气息的崭新的“赛博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