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解放宿县战斗经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6:28 4

摘要:这次战役,是在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指挥下,由华东与中原两大野战军紧密配合而进行的。战役之初,粟裕、谭震林同志指挥华东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黄伯韬兵团包围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中原野战军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同志率领,在徐州以西全面展开攻势。十一月十日,

引子

#本文摘自《宿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8月),原标题《英雄业绩 光照千秋——解放宿县战斗经过》

图文无关,仅作示意

正文

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揭开了!

这次战役,是在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指挥下,由华东与中原两大野战军紧密配合而进行的。战役之初,粟裕、谭震林同志指挥华东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黄伯韬兵团包围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中原野战军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同志率领,在徐州以西全面展开攻势。十一月十日,中央军委又连续两次指示中原野战军务必不顾一切,集中全力拿下宿县,控制徐州至蚌埠间的铁路线,以完成对徐州敌人的战略包围。

宿县,地处徐州与蚌埠之间,是津浦铁路线上的重镇,也是徐州敌人的重要补给基地,战略上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攻克宿县,就能切断徐州蚌埠之间敌人的联系,是淮海战役中的关键一着。

当时,据守在宿县的敌人是国民党二十五军的第一四八师、交警第十六总队和第二总队的三大队及装甲部队七营,共约一万二千余人。敌人依据一丈多高的城墙,三丈多宽的护城河及永久性的工事进行严密防御,妄图保住宿县城。早在进攻宿县前夕,我中原野战军在解放郑州、开封后,即挥师东进,一路冲杀逼近津浦铁路的徐、宿一线。一九四八年十一月间,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及第九纵队一部,光荣地接受了攻克宿县的任务。三纵队首长经过周密研究,决定主力指向东西城门。命第七旅攻东门,第九旅攻西门,该两旅各以一小部及第八旅之一部,佯攻南北两关,以分散敌人兵力。

十三日我三纵队各部以急行军直扑宿县城下,占领东南西三关,将县城紧紧包围;同时,城北之符离及城南之固镇已为我解放军另部攻克,使宿县城陷于孤立,为胜利攻城,造成良好态势。宿县战斗,分为夺关与攻城两个步骤。在兵力部署完成之后,战幕便拉开了。

东关东端的“小东京”原是日军兵营,内有营房四十余幢,是东关外沿敌人最大支撑点。十四日晚,我某部第三营奉命向该敌发起猛攻,一举突入,俘虏敌人四十名。此时,敌装甲汽车仍在营房外围转来转去,企图从铁门向我反击。机炮连靳立功同志用机枪瞄准铁门猛射,击毁一辆,其余五辆及残敌向东关大街逃去。

“小东京”被我第七连占领后,乘胜向东关大街猛冲,很快占领了七、八座院子,一直攻到东关外的小河边。敌装甲汽车两辆据守桥上,配合桥边地堡里六挺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妄图阻我前进。爆破手马小顺、兰小元二人,在我火力掩护下,用炸药轰塌了地堡,敌装甲汽车惊慌转头回跑,四班长郝友昌率全班乘胜渡过小河,冲进一座院子,甩出一排子手榴弹,把北面冲来的一股敌人给顶了回去。

十一连的勇士踏着七连开辟的道路,很快冲到东关大街中端占领一座楼房,火车站上的敌人以六公分小炮及机枪猛烈向我射击,掩护其步兵冲向楼房。我排长岳路明指挥战士甩出一阵手榴弹打得敌人不得不缩回车站附近。此刻,我以两个战斗小组,趁敌惊慌错乱之际,猛冲过去,控制了整个宿县车站。之后,部队径直逼向东城下。至此,整个东关全被我军占领。为攻打小东门奠定了立脚的基础。

按第三纵队命令(附1)十五日下午五时三十分,总攻开始。山炮、野炮、战防炮等三十门重火器,一齐发射,打得小东门乱石横飞,地动城摇。我工兵部队连续四次爆破,把城墙炸开了一丈多宽、三十多度的斜坡,为突击部队打开了冲锋道路。第一组王元中、李德清首先将沪城河侨上的鹿寨炸开了,第二组李生华、黄金祥紧接着去爆破城门。大东门及地堡里敌侧防火力封锁了勇士们前进的道路。黄金祥同志在距城墙十公尺的地方不幸牺牲,四班长翟福明满腔怒火,誓为战友报仇,只对连长说了声:“我去!”随即和张海亮扛着炸药冲了上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人暗堡哑巴了,因为我突击部队逼近城墙根,为爆破城门是供了有利条件。二班长张建文同志,病未复原就自动扛起三十公斤炸药和罗德友同志一起冲到城门下,炸塌了半截城门,回来时为了搬回黄金祥的尸体又负了伤。李常福、何伯宽、韩长成、陈立海四同志,在突击部队某营长的指挥下,乘敌被炸得晕头转向之际,又送上五十公斤炸药,终于把城门全部炸塌,突击队的英雄们潮水般的涌入城内,在强大的炮火掩护和连续多次的爆破,主攻东门部队,仅仅四十分钟就全部登上城墙。第二、三、四连顺利向纵深发展。我伤亡二十七人,俘敌六百六十九人,缴获炮三门、机枪六挺、汤姆式枪五十三支、卡宾枪八支、弹筒六具、步枪三十三支。

十四日晚,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二十五团第三营接受主攻西门的任务,战前,营长毛效义作振奋人心的战斗动员,号召大家:坚决地打、拼命地攻,城墙上见面!勇士们个个磨拳擦掌,斗志昂扬。八连连长高玉歧满腔怒火,挺身出列,主动请战,营长看到八连群情激昂,便把登城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十五日下午五时,连长高玉歧率领全连,悄悄地运动到护城河边,隐蔽起来,向各排长询问并检查了攻城准备情况。最后说:“只要打开了宿县,徐州之敌便成瓮中之鳖,就任凭我们去捉拿了!”这时,八连的火线编组已经完成,只待令下,箭即离弦。

总攻之前,宿县守敌总指挥官张绩武向守城各部队下令:“明堡加强火力,暗堡做好准备。”妄图以此挽救其彻底覆灭之命运。

五时半,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小东门那边的隆隆炮声,也适时地震天怒吼,我攻城部队总攻开始了。西门上下及护城河边,敌火力密集,浓烟滚滚,妄图封锁桥面,我七连的勇士们,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敌前奋勇作业,硬是完成了架桥任务。与此同时,工兵们以神速的动作爆破了铁丝网。八连的战士们,象猛虎下山一样,乘势冲过木桥,穿过三十多米长的马路,就在这段完全暴露的开阔地上,接连倒下十几个勇士。其余的同志们,义无反顾,奋勇冲杀,一心为死难战友报仇!一排长负伤了,副排长李四法带着向前冲杀;他又负伤了,三班长申正西领着大家继续冲;三班长负伤了,小组长刘用喜二话没说,在前面带着接续冲锋。每个战士毫不畏缩地跟着猛冲。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紧跟上。投弹突击班战士周玉明提着一篮子手榴弹冲在前面,不幸身负重伤倒在地上,但仍顽强地向敌暗堡扔去十八颗手榴弹。

当他昏厥过去时,左手仍抓住篮子,右手还紧握着一颗未出手的手榴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敌人凭借着精良的武器,旺盛的火力,对我进行压制,此时部队伤亡很大。尽管八连仅余三分之一兵力,而士气愈战愈奋,昂扬不衰。连长高玉歧等二十几个同志,仍一往直前,终于猛扑到城墙脚下。刚爆破后的缺口,土质松软,很难立足,而城上敌人凭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猛烈向我反扑。突破口上双方争夺激烈。这时,连长高玉歧胳膊中弹,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拿起手榴弹继续带头向敌冲杀。一时硝烟弥漫,卷着尘土冲天而上,敌人的火力又一次被压了下去。小战士任忠海两个手指被打断了,仍忍着剧痛,硬往上冲。排长高全城嘴被炸伤,昏厥了过去,在同志们的城杀声中惊醒后,又蓦地站了起来,端起冲锋枪向敌群猛烈扫射,冲上了洒满鲜血的城墙突破口的斜坡。郭贵礼、魏兴泉二人最先登上城头。司号员李式琴跟着跃了上去,顿时,城头上响起了嘹亮的进军号声。敌人虽欲乘我立足未稳,组织两次反扑,并有带卫士的指挥官亲自督战,然而,敌人已成惊弓之鸟,闻号声而丧胆。我八连勇士随着城头号响,在连长高玉歧带领下,击退敌人数次反扑,手榴弹投完了,即拾起敌人散落的投向敌人。因而,终于巩固了突破口,使我强大的后续部队顺利地涌入城内,杀向敌人的心脏。于时许,我主攻东西两城门的兄弟部队,在城市中心会师。对残余敌人分割包围,进行最后歼灭。攻打西门的这场恶战,是攻克宿县的关键。第八连只剩下十四名勇士。胜利之后,他们即在西门突破口,留下令人难忘的合影。

宿县城内残敌被我入城部队分割包围在电灯厂和福音堂等处。经过围攻和喊话,先后作了俘虏。在解决福音堂的残敌中,我某连班长李正堂等六人,刚歼灭一个院里的四十多个敌人,突然,前边院里的敌人向他们这边反扑过来。战士邢四俄忙喊:“敌人上来很多………。”李班长厉声答道:“怕什么,我们比他们更多,快拿手榴弹打!”六个人拿起刚缴来的两箱手榴弹狠命地投向敌人。在硝烟火花中,看到敌人来回乱窜,仍欲伺机反扑,但此时的敌人,毕竟经受不住这猛烈的爆炸,最后统统被压缩在院子里。我郝占鳌小组趁势控制了院门,班长李正堂紧接着朝院里投了两颗手榴弹。这时,敌军官端着枪正向外猛冲,意欲夺门而出。郝占鳌眼明手快,上去一把夺过敌军官的枪,调转枪口,对准了他:“不准动!动就打死你。”院子里也乱嚷嚷起来:“不打了!不打了!我们缴枪。”接着纷纷把枪扔到地上。李正堂、邢四俄、郝占鳌、李耀宗、王国双、姜永生六人紧接着冲进院子。孟连长带着其他班排也赶上来了。从俘虏嘴里,才知道这是护卫敌少将护路副司令兼交警第一旅旅长张绩武的两个中队(连),从福音堂指挥部逃出来企图向南门突围出城的。正好在这里被我们堵住了。除打死、打伤外,一百五十多个敌人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在俘虏群里有个满脸抹了锅灰,又矮又瘦,鬼头鬼脑的家伙还在絮絮叨叨询问孟连长:“你们杀不杀俘虏军官?”原来他就是张绩武。

午夜已过,月明星稀,在疏落的枪弹声暂时沉寂之后,全城骤然热闹起来,群众的欢笑声和战士们搜捉敌散兵的喊话声交织成一曲胜利的凯歌,回荡在城市的上空,不知何时才慢慢的寂静下来。至此,据守宿县城的万余敌军,全部为我歼灭。

徐州蚌埠之间的要点宿县解放了。

原文附件:

①第三纵队命令

②宿县守敌一四八师副师长钱卓严日记

附件一

第三纵队命令(战字第一二三号)

于本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宿县之敌除歼灭一部外,余已退守城垣(详见前通报)。

二、本纵队决定于今(十五)日总攻城垣,其部署如下:

①七旅并九纵炮营任东门、小东门攻击。

②九旅并一旅炮兵任西门攻击,另以一个营任南关佯攻并注意捕捉外,附九旅一个团,位于西关附近,作第二梯队。

③八旅除以一个营位于北关佯捕捉外,其主力为七旅攻城二梯队。

④七、九旅战斗分界线如附图。(略)

三、主攻时间:主攻部队统一于十七时三十分发起炮击,南北关佯攻部队提前十五分钟开始动作。

四、攻占城垣后,七、九旅各以二个营维持自己战斗分界线内秩序,其主力迅即撤出城外。尔后,由七纵派一团接收城防。其他部队交待后统即离城。

五、战斗联络记号及后勤设备均如前不变。

六、战斗指挥所位置不变。

此令

司令员:陈锡联

副司令员:郑国仲

刘昌义

附件二

宿县守敌一四八师副师长钱卓严日记

原编者按:

在解放宿县战斗中,缴获敌一四八师副师长钱卓严日记一册,他日记中的记述,是因守在宿县孤城时恐惧和悲观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绝望的哀鸣。

十月二十五日

离宿县已十日,返宜兴休假亦已八天,国事蜩螗,民不聊生,所见所闻均是一片叹怨声……金元券之信用根本动摇,游资物价一如币改前,难望稳定。每一国人无不亟亟不可终日。

……余每册日记可写半年之期,不知此册日记须写下多少愁怨多少眼泪!十一月十二日,津浦南段态势日急,共军主力在徐州东北南三方面猛扑,徐州至滁县铁道日夜有破坏,交通通讯时断时续,因军运繁忙,客车今日起暂停驶,下午余至街中巡视,民众均精神仓惶,宿县之今日已如死城。下午一时许,宿县西门外三五华里处,交警十六总队派队与敌接火,双方兵力虽不多,而战则激烈,薄暮,北门外亦接战。

十一月十三日

昨入晚,附近战争意味极浓,天方黑即戒严,各处守军随时参战。迄今晨二时,城北郊与东南郊有稀落枪炮声,四时枪炮声又起……下午五时起东南西三方面敌均来袭击,西关外,交警一个中队被迫退入城内,今夜战事似比昨夜热闹。

十一月十四日

昨夜来之紧张场面已呈相当,尤以“小东京”及东站与南门等处,敌攻甚急,一时枪声咯咯,炮声隆隆。两日来作战情形,敌军行动敏捷,射击命中精度亦佳,军纪良好,在两年半内战中成长之共军已不可轻视。

十一月十五日

昨夜敌向东南北三方进攻,并向城内喊话,徐州国军已被击溃,赶快投降,今晨二时许,共军向车站交警阵地猛扑,我守军撤入城内,车站屯有大米一万八、九千包,及其他食盐等等物资甚多,到此时东南西北关已尽失矣!幸飞机又来空投弹药,因风力过大,飞机又惧共军射击飞行过高,空投物资,大部分失落城外,为共军所得。

资料来源:

《宿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8月)

来源:自然与社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