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斯夫欧洲公司的“英腾”42%苯菌酮悬浮剂,登记用于小麦喷雾防治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0~20毫升。该药属二苯酮类杀菌剂,主要通过干扰孢子萌发时附着孢的形成和发育,抑制白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其次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
灌南县三口镇王先生3月28日来电话:请问“英腾”42%苯菌酮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怎么样?
巴斯夫欧洲公司的“英腾”42%苯菌酮悬浮剂,登记用于小麦喷雾防治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0~20毫升。该药属二苯酮类杀菌剂,主要通过干扰孢子萌发时附着孢的形成和发育,抑制白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其次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阻碍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抑制白粉病菌的侵害,从而控制病害。该药对小麦白粉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在发病前适时用药预防,或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据巴斯夫公司江苏小区技术经理徐元彬介绍,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英腾”防治小麦白粉病安全、高效,与常规药剂没有交互抗性,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一般每次每亩用制剂8~10毫升即可。例如,泰兴市自2022年以来,使用“英腾”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的使用面积分别为0.5万亩、2.5万亩、4.2万亩。用药时间从3月初施入田间预防,到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再到5月上中旬用于白粉病重发生田块的补治,均有用药案例,最终防效均很理想。用于预防时每亩用制剂5~8毫升,用于治疗时每亩用制剂10~15毫升。90%以上的田块施药机械为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2.5升以上。
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品种、施肥水平、播期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气候,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偏高、过程性降雨偏多的年份往往发病较重。白粉病先在小麦下部叶片上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严重时扩展到穗子上。
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宜在发病初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用药防效会下降;用药越迟小麦叶片受害越重,对产量的影响越大。目前很多地区的白粉病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较强,小麦白粉病发生重时,即使较大幅度增加三唑类药用量,对白粉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够稳定。在这些地区,换用“英腾”42%苯菌酮悬浮剂,或将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与三唑类药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更稳定。如果错过防治适期,在小麦白粉病迅速扩展上升期,宜及时选用高效药防治,视病害控制效果间隔10天左右再用一次药。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