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一块实时跳动着红、黄、绿三色数据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上全区24个乡镇(街道)的矛盾纠纷风险等级动态更新,预警信息不断滚动。这是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创新推出的“三色评估”系统,也是其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骆志军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一块实时跳动着红、黄、绿三色数据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上全区24个乡镇(街道)的矛盾纠纷风险等级动态更新,预警信息不断滚动。这是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创新推出的“三色评估”系统,也是其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矩阵式防护体系的关键一环。
“过去基层治理像‘救火队’,现在我们要把防线前置到‘防火’环节。”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2年以来,中心共计接待群众事项3万余件次,受理纠纷案件数9743件,结案率100%,办结满意率99.89%。
做深风险隐患“三色评估”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我们实在没办法了,请政府帮帮我们。”两位来自山西的妇女带着哭腔来到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称其亲属在富阳参加团建活动时发生事故,由于工作单位在钱塘区,事故发生后她们多次找工作单位协商未果,迫于无奈来到中心寻求帮助。
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掌握情况后,根据案情立即调动区法院、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文广旅体局等部门成立专家团队会商研判,同时联动钱塘区帮助协调组织涉事企业参与纠纷调解。通过两地各部门的耐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成功化解矛盾。
近年来,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探索形成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三色评估”分级挂牌机制》,筛查风险隐患,挂牌督办;构建“五色调解联盟”,成立专家库,为化疑解难提供力量支撑保障;探索成立“大方脉”特色调解工作室,攻坚克难兜底化解疑难纠纷,为类型化纠纷治理提供方案。截至2024年底,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累计挂牌督办285件,已推动化解269件,化解率94.4%。
做实闭环管理“三张清单”
搭建矛盾纠纷处置“服务台”
“叮咚”,春江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综合信息指挥室收到区公安分局流转警情纠纷一起,安徽籍胡某因债务纠纷将春江街道某村村民吕某在富阳城区家的大门损坏,处理过程中民警调查发现胡某暂住的宾馆存放了盛装汽油的铁桶,存在“民转刑”可能。
中心收到指令后,立即启动多元联动机制,调动街道司法所和有关村社联合开展工作,通过背靠背的调解方式,打好“情、理、法”三张牌,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一起险因民事纠纷引起的“民转刑”案件成功化解。
富阳区各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三张清单”闭环管理机制》和《1+4+X多元联动机制》为依托,以警网协同“四化建设”(机制系统化、基础专业化、效果闭环化、手段智能化)为载体,推动法院、公安、司法以及市场化调解等社会力量入驻,强化“双脑”多元联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案结事了,实现乡镇(街道)区域矛盾纠纷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管理。2024年全区乡镇(镇街)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接收非警务纠纷警情16848件,其中落实二次流转闭环措施1770件,案结事了1727件,结案率97.57%。
做强基层治理“三道防线”
夯实矛盾纠纷预防“感知哨”
“不好了,打起来了”有一村民致电万市彭家村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反映邻居潘某和罗某两户因为通行道路问题打起来了。
中心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指派村干部和网格员到达现场,立即阻止双方行为,同时对产生的矛盾问题现场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村(社)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有求必应、快速直达的快响机制,成为了群众身边的“110”。
富阳区各村(社)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全面推广“三道防线”工作机制,压实网格、村干部、村书记责任,形成快响处置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氛围。2024年,全区354个村社共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隐患6907件,办结率100%。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