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东北海城一个乡镇生产队,到扎根贵州辐射全国的大型肥料企业,西洋诺威施用25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农资行业的传奇。今年恰逢公司成立25周年,《农资导报》带着镜头走进这家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探寻它如何传承军工基因,成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领军者。
昔日,核工业276厂以“铀”为脉,
投身国家核裂变伟业;
今日,西洋诺威施以“肥”为媒,
在广袤田野引爆滋养万物的绿色裂变。
从东北海城一个乡镇生产队,到扎根贵州辐射全国的大型肥料企业,西洋诺威施用25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农资行业的传奇。今年恰逢公司成立25周年,《农资导报》带着镜头走进这家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探寻它如何传承军工基因,成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领军者。
军工基因+创新传承
二十五载砥砺前行的企业魂
站在西洋诺威施公司大门前,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西洋诺威施高塔,脚下所站的位置设计灵感源于核爆破形成的蘑菇云,暗示着这家企业不凡的军工背景。“西洋号”作为企业的精神图腾,既承载着军转民的创业初心,更以“铁路干线+智能物流”的硬核实力,成为引领化肥行业不断升级的动力象征。
“西洋诺威施是有军工背景的企业,咱这原来是核工业276厂,主要生产铀。”在企业展厅,西洋诺威施生产运营总监周忠亮讲述了那段辉煌的军工历史。
西洋诺威施生产运营总监 周忠亮(左)
周忠亮介绍,1999年,西洋董事长周福仁作为全国杰出青年随同贵州省委书记龙超云赴日本考察后,决定进军西部,由此跨入贵州发展。西洋也因此被誉为农资行业的“西部开发第一人”。
在创新道路上,西洋诺威施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
2004年,西洋诺威施率先邀请赵本山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开创农资行业明星代言先河。“当时老百姓都传一个口号‘种啥啥丰收’,认可度特别高。”周忠亮回忆道。
2001年,西洋诺威施在行业率先掀起彩色包装革命。“在2000年之前,所有化肥都是白色包装,而公司在2001年率先使用彩色包装,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包装变革。”周忠亮不无自豪地说。
2003年,西洋诺威施邀请袁隆平亲任“杂交水稻‘良种良肥’技术创新工程”技术顾问,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种业和肥业合作的先河,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行业标志性品牌、国际标准产品、 环保生态肥料”展厅里陈列的“五冠王”照片见证着西洋的品质实力,这五项国家级荣誉也奠定了西洋在行业的领军地位。
2014年,西洋迎来历史性转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塑造了新的发展格局。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一场深刻的“混改重组”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重组并非简单的外部资本注入,而是“浙商资本”与原西洋肥业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结果。这意味着新西洋不仅汲取了外部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灵活运作机制,更保留了内部那些深谙土地、设备与品牌精髓的宝贵团队。
技术突破+产品创新
针状肥引领水肥一体化新革命
在生产车间,西洋诺威施针状肥厂长刘鑫介绍:“我们公司现在年产能是60万吨,其中贵州工厂40万吨,新疆工厂20万吨,产品销售已经覆盖全国。”
西洋诺威施针状肥厂长 刘鑫(左)
“贵州这边日产量是每天1200吨,4条生产线全线开工,库房里已经备满了为秋季准备的小麦专用肥。”刘鑫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秋种备肥季节,公司早已做好准备。
军工级的严谨如何赋能农业?答案就在西洋诺威施的产品矩阵中。在企业展厅的产品展示板块,西洋诺威施副总经理李长新详细介绍了针状肥的研发初衷和发展历程。
西洋诺威施副总经理 李长新(右)
“我们从1997年从事肥业到现在已有20多年历程,可谓是厚积薄发。针状肥的研发是基于国家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绿色制造等政策导向的结果。”李长新表示,针状肥的研发背景源于传统化肥的两大困境——工艺端和产品端。
“针状肥的初衷是实现一种工艺、一种设备全品类生产。不管是高塔造粒、转鼓造粒,还是喷浆造粒工艺,针状肥全都能生产,这就是最大优势。” 李长新强调,针状肥的最大优点是多孔性、溶化快,每个颗粒养分均匀,不同于传统制造工艺因成分机理不同产生的养分不均的问题。“这正符合水肥一体化的场景需求,适用于滴灌、喷灌、飞防、洒施等多种场景。”
物流体系+集装箱项目
打造行业运输新标杆
在西洋诺威施的2号成品库,物流公司总经理陈云栋指着忙碌的装车现场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仓储系统:“目前整个公司的仓储面积为66.5万平方米,可容纳肥料75000吨。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我们就会将各种产品进行储备,根据经销商和农民需求,以最快时间发往市场。”
西洋诺威施物流公司总经理 陈云栋(右)
道路的另一侧,公司自建的7.8公里铁路专用线尤为引人注目。“这里曾经是核原料运输的重要通道。如今,它是我们产品外运的要道。”陈云栋介绍:“这段铁路于1971年开始建设,1973年正式通车。当时核工业部276厂有两台蒸汽机车,至今我们还保留了一台,作为公司文化发展的见证。”
“过去,我们曾创造了单日发运6085吨的历史纪录,这离不开铁路专用线的高效运转。”这条铁路专用线对西洋诺威施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贵州公路非常不发达,如果没有这条铁路,生产出的化肥根本运不出去。这条铁路就是我们的生命线!”陈云栋严肃地说道。
据陈云栋介绍,今年公司还新上了集装箱站台项目,占地12亩8000平方米,可承载200个箱体存放量,日周转量达3000吨。“这一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800万元,还将为未来的出口业务提供支持。”
25年风雨兼程
做强而专的现代农业服务企业
在西洋诺威施厂区大道旁,一组精心打造的文化景观墙清晰镌刻着企业的发展印记。2017至2019年,《农资导报》与西洋诺威施强强联手,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种植达人秀”大型评选活动。该活动通过挖掘和表彰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种植新农人,极大推动了先进种植经验的传播与推广,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与示范引领。作为媒体,《农资导报》不仅见证了西洋诺威施在农资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未来还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同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西洋诺威施总经理 贾启彬
对话西洋诺威施总经理贾启彬,在谈到企业发展历程时,他感慨道:“西洋诺威施25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折和困境,公司能够一次次克服危机,主要是依靠两方面力量。”首先,是企业的基因传承。“西洋诺威施前身是核工业部企业,具备奉献、钻研的基因和精神。企业始终秉持利他思维,注重社会责任和企业奉献,建立了被信任的价值观。”其次,是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企业也从未忘记经营宗旨,始终坚持产品品质不打折扣,专注技术研发,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
谈到企业未来愿景时,贾启彬表示,在研发方面,聚焦针状肥制备工艺,深耕水肥一体化,致力于开创行业复肥水施新革命。“目前已在新疆、河南开展大量成功试验。我们还将聚焦土壤健康和作物品质,在细分领域深挖做透。”在服务方面,贾启彬特别提到:“助推部成立三年来,培养了一支平均年龄26岁的服务队伍,真正走到田间地头。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队伍规模,强化专业技能,为用户解决实际痛点。”
最后,贾启彬强调,西洋诺威施的定位是做一个强而专的企业,未来不会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公司将始终贯彻“心系大地,俯身为农”的宗旨,目标是成为内核强大、基业长青的企业,为中国农业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25年耕耘路,西洋诺威施始终坚守军工企业的严谨作风和创新精神,在风雨兼程的发展道路上,以品质立足,以创新制胜,已经成为我国农资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