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那一天还得准备下午上坟的用品,所以我打算赶在医生一上班就把药拿了,好早点回来。
上周四去省中医院例行拿药。
由于那一天还得准备下午上坟的用品,所以我打算赶在医生一上班就把药拿了,好早点回来。
医院的规矩是不管你在网上挂号是几点,按本人到达诊室的时间先后为准。
所以我8:00之前就赶到了 。
等8:00多了,专家带的研究生说,主任正在病房查房,一会儿就到。
这时我看到待诊的座椅上已经坐了一个老太太。
我想她是第一个,我是第二个了。
一般医生接待一个病号是不到10分钟,这样算来,我8:30之前就能去药房拿药了。今天结束应该很快吧?
后来专家来了,这个老婆婆竟然耽误了近40分钟才完事。
期间我在她旁边一直听着,我围着她转来转去。
我收获颇丰,我觉得比听专家专门问诊收获还多。
首先我很好奇,她竟然拿出一张十六开的A4纸来,上面写满了字。我恭维这老太太说啊,这是您写的吗?她点点头。
我虚伪地感叹,老一代的人写得字真好啊,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注重练字帖,真是没法比了。
虽然她的字和我写得字比差远了,但是毕竟人家岁数在那呢。七老八十能写字成篇就不错了。
我很好奇她写了啥?发现她写的都是自己在家一天24小时症状。人家这是有备而来,不虚度问诊时间啊,要知道,这专家挂号费可是一次40元呢。
听着她应该不是第一次来了,她也是回诊拿药的。但是听得出来她很疑惑自己的疗效,她很苦闷。
过程里专家耐心地给她解释着……
首先,这老太太说她每天嘴里还是发涩,这发涩为什么还没有改善?
她说她每天还是含一片萝卜在嘴里,并对专家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专家点点头。
老太太又说晚上还是睡不好觉……专家劝她说现在春暖花开了,白天多出去转转多晒晒太阳,多晒太阳,对身体好。
但是老太太还是反反覆覆地说自己的嘴里发涩,涩得难受吃了这么久的药为什么还是那样?……
后来我发现陪他来的两个子女出去啦……后来我才明白是这两个子女在家不知道听着老太太絮叨了多少遍了,已经不想听了,是眼不见耳不听得心静。
专家对助手说给老太太改成帕罗西汀吧!
专家小声说她有强迫症的。
然后又大声给老太太说你吃了这个药,你晚上就睡好觉了。
老太太说我就奇怪了,我为什么一到两点就睡不着呢?专家说你不要想自己为什么睡不着,你不要专门到了那个时间就等着看是不是还睡不着?就因为你有这个疑问让你睡不着的。你不要反复地想这个问题了哈。
老太太又问专家,那等我吃了这个新换的药多长时间才见效呢?为什么给我换了呢?
专家说这个要起效快,上次那一个慢。
老太太又继续追问那吃了后到底是几天能起效呢?还是一天起效呢?还是两天?
专家无语了,我这听着的也觉得太累了,我在旁边说,阿姨,你来到这儿了,你就听从医嘱就行了,让你怎么吃就怎么吃呗。医生让你怎么着就怎么着,你不要有疑问了!
专家摇摇头说,就是因为她任何事儿都想研究透了,都想刨根问底才这么累!专家又说就因为你想的太多,才有了压力,你心思重你才有病呢……
我好奇地看着老太太也得七八十了吧?又不是四五十岁的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她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于是,我好奇地问老太太:您多大了?老太太头也没抬回答我说,我80了。
我惊奇地说,哎呀老奶奶你都80了,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你这岁数是我们这带人向往的!都80了,还有啥想不开的?
诊室的人都笑了。
我默默想,老太太这会儿该走了吧?药方都开完了,不是应该撤离去药房拿药了吗?
万万没想到,老太太又把她那一张纸片片……又反过来了……
这还是AB面呢?
然后门诊专家的助手催她去拿药,她的儿女也要拉了她去拿药了。她一甩手就是坐那里不动。
他慢条斯理说,你等我问完,你等会!
她又说,我也知道你们时间宝贵,有病号等着呢,但是我得把我的问题问完吧?
我看到专家无奈地摇摇头,又用手呼啦一下头发。
陪老太太来的那个男士应该是儿子吧?他在旁边说,这老太太一辈子好强。当我夸老太太写得字好时,这男士说老太太是老高中生,当初他们同学有四个,彼此关系要好,但最后就她没考上大学。于是老太太一直不服气,这都是60年前的事儿了吧?
但这一辈子她就没解开这个心结,男士说她好强了一辈子啊,凡事仔细,啥事儿仔仔细细压力大,八十了还不变……所以说她才成了现在这样的……
我很疑惑,一个焦虑心事重重的人也能活到八十岁?耳聪目明还能思路清晰提笔写字。她是怎么做到的?
思虑过度不是容易让人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种种病吗?
大概,可能,她家有长寿基因,遗传好吧?
既然,我们先天不足,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思虑重重放不下呢?
来源:默然自渡寂静欢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