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世界现代小说佳作风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08:00 1

摘要:《现代小说佳作100部》是当代知名作家邱华栋以现代世界100位作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为基点,沿着时间的脉络,用评传式的笔法写出该作家的一生。每位作家又与其他作家结合起来,以点带面,联珠成串,分析诸多小说流派与发展方向,构成一部堪为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简史的著作。邱

《现代小说佳作100部》是当代知名作家邱华栋以现代世界100位作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为基点,沿着时间的脉络,用评传式的笔法写出该作家的一生。每位作家又与其他作家结合起来,以点带面,联珠成串,分析诸多小说流派与发展方向,构成一部堪为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简史的著作。邱华栋希望能在每篇三五千字的篇幅内,把一个作家的基本生平信息说清楚,将其代表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勾勒出来。他表示,“这本书是一扇门,打开门,我希望读者可以迈出更远的足迹进入小说那广袤的森林,不要止步于此”。

邱华栋选取的时间节点是从1922年至2022年。这100年的时间里,包含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杰出作家不断涌现,佳作连连,是他们的表达塑造了如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出一个个瑰丽的小说世界。于是,邱华栋转起了他灵动多姿的地球仪,最初从上万卷的阅读量中提取了来自各大洲的300位作家及代表作,然后不断予以删减,直至100位。当然,越到后来越难以取舍,不得不忍痛割爱,才确定了最后的名单。

按照卡尔维诺的说法:“经典得是一部开放的作品,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生命力,无数充满‘热情’的重读和解读,不仅不会穷尽那部作品的可能,反而会使它在不同的环境中迸发出新的活力,赋予人类个体或群体生活以‘新的意义’。”邱华栋很认可这一关于经典的说法,也自然就会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取现代小说佳作,并予以梳理研读。

《现代小说佳作100部》按照“小说地理学”的图景将全书依次分为三卷:第一卷是欧洲作家作品,第二卷是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作家作品,第三卷是非洲、亚洲作家作品。这是大框架,但具体到各个作家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人是会动的,比如某个作家出生于英国,可是他的人生轨迹很可能遍及全球,在其他国度生活的时间远远大于母国,甚至变换了国籍,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邱华栋以他们的创作题材而定,即作品主要反映了哪里的人与事,以此来划分其具体范畴。通览全书即可看出,这样的作家比比皆是,诸如米兰·昆德拉、奈保尔、石黑一雄、纳博科夫、胡里奥·科塔萨尔、罗贝托·波拉尼奥、阿西娅·杰巴尔、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迈克尔·翁达杰、维克拉姆·赛思等等。这些作家不仅仅因为移民、求学、旅行等因素具有广博的视野,部分作家甚至连出生血统等都呈现了复杂的混合性,因而他们从源头上就呈现了驳杂性。

通览《现代小说佳作100部》,邱华栋结合这些名篇佳作,逐次分析出诸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新闻主义、新小说派、幻想派、新感觉派、唯美派、哥特式小说、历史小说、流浪汉小说等诸多文学流派与创作手法。在这其中,几乎所有现代小说家都对意识流这一手法青睐有加,在其代表作中更是运用纯熟。比如在分析福克纳名作《喧哗与骚动》时,邱华栋认为,意识流技巧被福克纳进一步升级:“威廉·福克纳将意识流的时间层次扩大,随意流动,回溯、停顿、反切等手法拓展了意识流的效果。就《喧哗与骚动》而言,小说中最突出的技法是运用多个视角的叙述和意识流以及内心独白。而且,他采用的‘意识流’经过他的改造和创新,带有叠加、复合、立体等特点,不同角度、人物、时间的意识流动将同一个人物故事的各个侧面拼接为完整的、斑驳的画面,把读者引入主要人物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论述这些文学流派时,邱华栋不仅一一为读者厘清它们的定义,还会将特别重要的小说流派之间予以比较论述,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所论述的作家作品的类别。比如对“魔幻现实主义”“幻想派”两大流派小说的比较就很清晰明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大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情节和人物命运带有强烈的魔幻色彩,却是现实社会、政治和历史的反映。‘幻想派’则天马行空地沉浸到幻想之中,小说的情节非逻辑,也很晦涩,带有暗示、隐喻、夸张和离奇的色彩,并不直接对现实社会发声。从美学上来说,‘幻想派’小说实际上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邱华栋谈起现代经典作品,绝不拘泥于就事论事,他不仅将一位作家作品鞭辟入里地娓娓道来,还将作家之间的写作手法予以比较,真正实现了横纵对比。之所以能做到,仅仅阅读这些作家的全部或者说大部分小说作品还远远不够,从书中能看出,他是几乎通读了该作家所有的文本,才写出了这些篇章。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从作家的生命历程与社会发展的变迁,从文学自身的传统到时代思潮的互相激荡,整合了文本、生平、个性、国族、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理等一切相关方面,凝铸成一部丰富、多元、深厚的现代世界文学精神史。”这么说吧,就像《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静静的顿河》等我们早已熟知的名著,烧脑与否暂且不提,光一部小说就已经动辄百万字了,他除了通读这些小说,连带着这些作家的散文、诗歌、评论、日记等也进行了广泛阅读,进而才有了精彩的评述。

在遍览世界文学风景后,邱华栋认为,我们中国作家固然要心平气和地与世界文学对话,继续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但更要树立足够的文化自信,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勇敢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实现和谐交流,在更新版本的图卷中,能够位列其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