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和邻居妈妈聊天,邻居妈妈说,我昨天又吼孩子了,吼完孩子看到他无辜又可怜的样子,我又特别心疼。
你好呀,我是彤橦妈~
昨天和邻居妈妈聊天,邻居妈妈说,我昨天又吼孩子了,吼完孩子看到他无辜又可怜的样子,我又特别心疼。
默默发誓再也不吼孩子了,但看到他写作业拖拖拉拉、洗漱拖拖拉拉、早晨叫不起来,情绪一上来,又控制不住情绪,一直反反复复,在失控和内疚中穿梭。
其实邻居妈妈的这种情况,我相信不仅仅是她,生活中很多妈妈都会有她这种情况,包括我,我以前也是。
但直到我发现被怒吼的孩子,有这6大缺陷后,我慢慢就开始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去接纳和释放坏情绪。
就像最近特别忙,一边要照顾2个孩子的生活、一边要接送,还要辅导大宝写作业,晚上还要抽空写文听课,上午还要安排时间3个小时和搭档们一起去直播。
每天把自己搞得特别累,神经也一直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导致情绪也一直处在雷点上,但又不想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我就告诉孩子,妈妈情绪低落,身体也很疲惫,你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别打扰我。
开始时他们还会闹腾,最后我发出警告,说电量不足闪红灯了,马上要爆发了,所以特别需要安静的环境。
他们收到我的警告后,就各自玩自己的去了,我也得到了一个安静的空间,可以修复自己快要崩溃的情绪。
很多妈妈会说你这样不好,但养娃7年让我感受最大的是,如果有情绪了一直积攒着不说,但当他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因为负面情绪积攒太多而全部爆发出来。
相反,我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不仅会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坏情绪的时候,还会懂得心情不好时,不强撑。
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不想被打扰,就大声说出来,孩子也会从中获得底线和边界,从而树立自己的底线边界。
但之前我不懂得管理情绪,时常为一点小事批评指责大宝,甚至和队友吵架了,不想和队友争执,就会在大宝闹人时,很自然的把坏情绪传递给大宝,让她成为情绪的垃圾桶,直到我发现,大宝自卑敏感胆小时。
我才意识到怒吼孩子,原来对孩子伤害这么大,从那以后,我彻底觉醒,告诉自己,只要孩子不触犯三观和底线,而只是生活中的小事,要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下面给大家分享,被吼大的孩子,有哪6种性格缺陷:
1.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永远在道歉,觉得自己是错的,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害怕被抛弃和自我价值感低的体现。
长期被父母怒吼和否定,他们已经形成一种我就是错的思维,错误思维形成肌肉记忆后,就会习惯性讨好别人。
2.脾气暴躁;一点就着
脾气暴躁;一点就着的孩子,他们在父母发脾气和怒吼时,潜移默化的习得父母的行为,成为一个火药桶。
就像前天在游乐场,一位妈妈说,我都快烦死了,在喊你,你不回家,我想把你踢S,孩子瑟瑟发抖跟着走了。
宝妈的崩溃情绪,在前几天其实我也出现过,但我是告诉大宝,说妈妈心情不好,总想发泄情绪,为了不让你受到我情绪的影响,也为了不成为妈妈情绪垃圾桶,我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来调整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前者把情绪发泄给了孩子,后者同孩子表达情绪,也教会孩子,情绪来临时,如何更好的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一句话说得好:父母是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折射。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脾气暴躁,而是他们看多了父母狰狞的嘴脸,也就习得了父母脾气暴躁的行为,进而成为了一个一点就着,情绪极度不稳定的一个火药桶。
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也曾说:孩子仰望父母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3.爱说谎
孩子爱说谎,其实根源上是恐惧和害怕被父母指责和批评,所以,习惯性用谎言成为盔甲,让自己不受伤害。
这种爱说谎的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性,还特别依赖父母更无法做到独立自主,甚至成为一个断不了奶的巨婴。
4.怕承担责任;习惯性推卸责任
没责任心,遇事习惯性逃避推卸责任,其实是孩子在遇到事情时,父母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直接怒吼。
当这种场景刻在孩子的肌肉里后,他们会条件反射的推卸责任,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承担责任的记忆永远关联着父母的怒吼声和充满硝烟的场面。
久而久之孩子意识到,既然每次都不愿听我解释,那我遇到事情时,就直接推卸责任,而不是什么都揽在身上。
看过一位教育专家总结出来的规律:
喜欢打架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喜欢动手的家长。
习惯推卸责任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遇事逃避的家长。
野蛮粗俗,满嘴脏话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口无遮拦的家长。
情绪失控容易发脾气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情绪失控的家长。
可见孩子出现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父母的一种折射。
5.缺乏独立性和主见
长期被父母怒吼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潜意识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遇到事情就习惯性找父母解决。
这也是我们看到30多岁的成年人了,穿什么衣服都还要问妈妈,他们不是真的缺乏独立和主见,而是在他小时候时,父母已经用怒吼声筑成了一堵巨大的城墙。
这堵高墙既困住了孩子飞翔的翅膀,也困住自己的人生,最后孩子就像断不了奶的巨婴一直吸附在父母身上,他们既承担不了属于自己成年人的责任,父母操碎了心。
6.叛逆任性
叛逆的孩子,其实是父母从来没有花时间去读懂和了解孩子,一直用不耐烦和怒吼声去否定和打断孩子一切行为。
所以,他们用叛逆来换取关注,如染头发、夜不归宿、父母说什么都不听,直接给父母怼回去,其实他们希望父母了解和关爱他们,而不是不管做什么都否定他们。
简单来说:孩子叛逆其实是他们作为困兽的一个反扑。
他们就想用叛逆和伤害自己来向父母证明,你看,我能伤害自己比你们伤害我还要更狠一些,可是父母却永远不懂,那些叛逆反骨的孩子,是想求得父母看见和关注。
写在最后:
作为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要成为孩子情绪的接收器,而不是火药的传递者,因为,当父母不安时,孩子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所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如果坏情绪来临的时侯,要么及时离开,要么换下一位养育者来替代自己,或者告诉孩子,你此刻情绪不好,想要自己独处一会,而不是任由自己肆无忌惮的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坏情绪的释放,眼前看是得到释放让自己开心了,但情绪稳定后,看到孩子因怒吼而受伤,心疼的还是自己。
富兰克林曾说:
处于盛怒之中的人,驾驭的是一匹疯马。
当父母情绪不稳定,驾驭了这匹疯马时,受到伤害的,首当其冲就是自己的孩子。
可见父母在情绪不稳和怒吼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愿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能为孩子创造健康肥沃的土壤,让孩子在健康肥沃的土壤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来源:彤橦妈妈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