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央汇金公司联合宣布,正式构建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释放维护市场稳定的强烈政策信号。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此前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有力回应,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
2025年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央汇金公司联合宣布,正式构建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释放维护市场稳定的强烈政策信号。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此前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有力回应,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迈入“2.0时代”。
一、政策组合拳:从资金到机制的全面升级
1. “国家队”明确平准职能
中央汇金首次公开定位为“类平准基金”,强调其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的角色,将通过增持各类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优化配置结构,平抑市场异常波动。央行同步承诺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闭环。
2. 险资入市比例上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高至50%,并放宽创投基金集中度限制,为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
3. 央企与上市公司集体行动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央企宣布首批增持计划超800亿元,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加速股份回购。截至4月8日午盘,超4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公告,累计金额逾100亿元,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二、市场反应:A股港股集体反弹 天量成交显资金信心
4月8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上证综指收涨0.91%站上3100点,创业板指涨1.78%,北证50指数涨3.83%;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5%,日经225指数亦反弹超5%。半日成交额突破1.03万亿元,四只沪深300ETF单日成交额达250亿元,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资金加速涌入宽基指数ETF。中央汇金2024年末持有ETF规模已达1.05万亿元,覆盖沪深300、中证1000等主流标的。分析指出,此举既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亦通过锚定核心资产传递长期价值信号。
三、机构解读:短期托底与长期价值并存
1. 短期稳预期,遏制流动性风险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认为,平准基金机制直接阻断了市场悲观预期的自我强化,短期“政策底”已现,基本面压力正加速出清。
2.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银河证券指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占比提升,叠加经济复苏趋势明确,核心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3.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方案
大成基金姚余栋强调,中国通过市场化手段平抑波动,既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也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智慧。配套政策如衍生品工具、税收优惠等落地后,机制将更趋完善。
四、未来展望:规模或达数万亿 政策协同持续发力
参考境外经验,平准基金规模通常为股市总市值的2%-6%。以中国资本市场百万亿市值计算,未来资金池或达2万亿至6万亿元。此外,多家机构预计,后续政策将围绕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出组合拳,进一步巩固经济与市场基本面。
结语
在外部关税冲击与内部转型压力交织的背景下,“中国版平准基金”的落地不仅是应急之策,更是制度性改革的里程碑。通过“国家队”引领、政策协同与市场信心共振,中国资本市场正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战略定力。
综合新华社、北京商报、第一财经、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央视新闻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