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服务器泛着幽蓝微光,原力动画官微一纸公告如惊雷炸响国漫江湖:2025年10月31日,《凡人修仙传》动画将正式收官。消息落地,B站弹幕瞬间化作一片“别断我道基”的悲鸣,微博超话里,“反停更联盟”火速集结,有人连夜绘制续集分镜,有人复刻韩立结婴时的法相金身图
深夜的服务器泛着幽蓝微光,原力动画官微一纸公告如惊雷炸响国漫江湖:2025年10月31日,《凡人修仙传》动画将正式收官。消息落地,B站弹幕瞬间化作一片“别断我道基”的悲鸣,微博超话里,“反停更联盟”火速集结,有人连夜绘制续集分镜,有人复刻韩立结婴时的法相金身图,更有粉丝在评论区留下一句:“你敢停更,我就敢等你十年。”
素材来源网络
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告别,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闭关”。
一、为“飞升”换引擎:一场画质与时间的豪赌
早在2024年初,原力动画便悄然启动一项近乎疯狂的计划——全面迁徙至虚幻5引擎。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彻底的“肉身重塑”。从韩立的一缕黑发到南宫婉裙裾上的流云纹路,每一个像素都被重新定义。发丝级渲染、实时光追、动态天气系统……这些原本属于3A游戏的技术,如今被硬生生嫁接进国产动画的血脉中。
代价是惨烈的。以往单帧渲染只需三小时,如今却要八小时;一集动辄消耗12000核CPU算力,相当于让一台高配电脑连续运算近五年。以最新一集《元婴初成》为例,仅韩立破关而出的那一瞬,就调用了超过两百万个多边形建模,火焰粒子特效多达十七层叠加,连背景中的灵气波动都做了物理模拟。
“我们不是在做动画,是在炼器。”一位不愿具名的美术总监苦笑,“每一帧都是本命法宝,容不得半点瑕疵。”
产能因此锐减四成。曾经周更无忧的节奏,如今变成了“三周磨一集”的苦修模式。但团队没有退路——他们要的不是“像日漫”,而是让世界看到:中国也能做出属于自己的视觉神话。
二、三线作战的“元婴劫”:工业化精酿的极限试探
与此同时,原力动画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多线渡劫”。《凡人修仙传》《遮天》《真阳武神》三大S级IP并行推进,团队规模从最初的300人扩张至800人,办公区灯火通明如同不夜城。然而,人力增长并未带来效率跃升,反而暴露出行业深层症结。
素材来源网络
《凡人》采用全球罕见的“真人动捕+实时引擎预演”流程。每一场打斗戏,都要由专业武术演员穿戴传感器,在摄影棚内反复演绎数十遍。为还原韩立施展“青元剑诀”的身法,动作导演甚至请来武当派俗家弟子参与设计。一次完整的动捕需20人协同作业,连续工作14小时以上,数据清洗与后期融合更是耗时数日。
这是一套“工业化精酿”的生产逻辑——用电影级标准做番剧,结果却是:年产集数不足平台预期的60%。资本方频频施压,“年番不断更”的KPI如悬顶之剑,而创作团队却坚持:“宁可少一集,不可糙一分。”
三、慢工出细活:在情与道之间雕琢灵魂
当剧情步入“外海风云”篇章,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原著中“阴冥之地”“坠魔谷”“血色禁地”等复杂副本,不仅涉及庞大的世界观重构,更需要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度挖掘。
制作组透露,南宫婉的角色小传前后重写了七版。最初版本中她只是“温婉道侣”,但在第五稿中,编剧发现她的抉择始终困于“情劫难渡”与“道心不稳”之间的撕裂。于是,团队决定逆向重塑她的成长弧光——从柔弱依附到独立求道,再到最终选择自我封印以护韩立一线生机。
为此,专门增设了三段原创回忆剧情,描绘她在乱星海独自修炼的岁月。其中一幕:风雪孤峰之上,她执剑对月低语:“若修道注定孤独,那便让我一人走完这条路。”这一幕未播先爆,内部试映时已有监制落泪。
这种极致打磨,换来的是观众情感共鸣的指数级上升。但也意味着——每一集都在挑战制作周期的生死线。
四、停更非终章:一场精心设计的“问道仪式”
面对汹涌舆情,原力动画并未简单致歉,而是打出一套“文化运营组合拳”,将停更转化为一场全民参与的“修仙仪式”。
- **专属头衔解锁**:在官方微博或B站超话连续签到三天,即可获得限定勋章「星海归客」,象征追随韩立跨越虚空、重返天南的旅程。该勋章还将关联未来电影版优先观影权。
素材来源网络
- **AR彩蛋降临**:收官当日发布指定互动帖,将触发隐藏AR特效——一只翠绿色小瓶缓缓浮现于手机屏幕,轻轻一触,便会响起药老留下的那句经典台词:“此乃养魂丹,可安神固魄。”
- **主创空降答疑**:导演王裕仁将在停更期间开启系列直播《修仙夜话》,每期解读一段未公开设定。首曝内容震撼全场:紫灵与韩立重逢将于电影版第三幕展开,地点正是“时间乱流中的虚无殿”,且两人之间将有一段跨越千年的记忆对话。
最耐人寻味的是公告结尾那句诗:“星海飞驰终有尽,元婴问道始无期。”不少资深粉丝解读,这或许暗示《凡人》宇宙将开启“电影三部曲”计划,首部定名为《瀚海迷踪》,聚焦韩立深入古魔战场寻找轮回之谜。
五、国漫的“大劫”与“飞升”
《凡人》的停更,实则是整个国漫产业转型期的一次集体阵痛。
据某头部视频平台负责人透露,在当前商业模式下,“单集成本每上涨1元,会员流失率便提升0.3%”。数据驱动的内容策略,迫使多数作品走上“量产换流量”的快车道。而《凡人》坚持单集成本突破300万元,回报却仍依赖会员分成与品牌植入,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技术断层更为严峻。全国能熟练掌握虚幻5引擎的动画师不足500人,原力不得不重金聘请曾参与《刺客信条》开发的育碧前技术骨干组建攻坚小组。一位外籍工程师感慨:“我在巴黎没见过这么疯的项目——他们真的想用动画,重建一个东方修真宇宙。”
粉丝期待、工业极限、资本逻辑三者激烈碰撞,而《凡人》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宁可慢下来,也不妥协品质。
六、真正的修仙,本就耐得住寂寞
自2020年第一季上线以来,《凡人修仙传》用156集讲述了一个平凡少年逆天改命的故事。他没有主角光环,靠的是步步为营、隐忍蛰伏。而今,这部作品本身也走到了它的“结婴期”——必须经历一次彻底的蜕变,才能迎来更高层次的“飞升”。
正如导演王裕仁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我们不是在做动画,而是在创造一个平行世界。当你在韩立身上看到自己加班到凌晨的身影,看到他在绝境中仍不肯低头的眼神——那一刻,你就已经进入了那个世界。”
素材来源网络
《凡人》选择停下脚步,恰恰是对“快”的最大反抗。它告诉我们:有些修行,必须闭关;有些等待,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
有网友写道:“与其看300集流水线爽番,不如等三年一部《凡人》电影。毕竟,真正的修仙,本就该耐得住寂寞。”
或许,这才是国漫真正的“大道”所在——不争朝夕,只问本心。
来源:禅心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