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同步+家庭影院+离线下载,入门NAS也好用,拾光坞N3 Plus测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15:11 1

摘要:感觉现在自己有点“返璞归真”了,之前魔怔了一样搞软路由,搞双wan接入,搞全屋2.5G,搞来搞去发现用处不大,千兆lan也能够玩,双宽带反而会因为上行带宽不一样而互相制肘……

哈喽大家好,我是毒蘑菇,今天来和大家分享近期入手的一款入门级NAS设备:拾光坞云盘N3 Plus。

开头说一下我现在的设备:

父母家:TP541+TP301+拾光坞N3(3T机械硬盘)

我家:TP301*2+拾光坞N3 Plus(3T机械硬盘)

感觉现在自己有点“返璞归真”了,之前魔怔了一样搞软路由,搞双wan接入,搞全屋2.5G,搞来搞去发现用处不大,千兆lan也能够玩,双宽带反而会因为上行带宽不一样而互相制肘……

其实我使用NAS的一个最大需求,就是刷剧追剧。媳妇这边习惯用手机,父母那边习惯用电视盒子。说起电视盒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广告,各大视频平台广告时间从60s到120s甚至有更长的,再加上有的影视资源会莫名其妙的“下线”和无法播放,体验绝对说不上多好。为了改善父母的观影体验,我就把年前入手的拾光坞云盘N3,装上一块旧的3T硬盘扔到父母家去了。

其实最开始我的解决方案是用移动硬盘,下载影视资源后,拿给父母接在机顶盒上,等看得差不多了,再去继续更换资源——用一段时间之后感觉非常麻烦,经常忘了拿回家下载,或者忘了再给父母带回去。而拾光坞云盘N3,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影视资源可以自己随时随地远程下载添加和更新删除,父母操作也十分简单便捷,而且我还能远程备份个人资料、传输图片等等内容……简直不要太方便,于是我又“补仓”了一部Plus升级版,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这款设备。

设备放在家,父母笑哈哈~就是不知道这个界面上面设备怎么调整颜色,就更容易分辨了。

咳咳,说远了,回到拾光坞N3 Plus上面来,新设备到手的第一步骤,就是从旧NAS里复制资料。毕竟不同NAS文件格式也不一样。

NAS自动关机,数据如何拯救?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的旧NAS了。源自某品牌NAS,原装系统不好用改了飞牛OS,但是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它会不定时的自动关机。要是设备自动关机倒也没啥,无非就是令购一台罢了,但是数据要怎么导出呢?我发现拾光坞云盘的一个好功能:

目录实时同步功能,路径:拾光坞云盘-传输-备份任务-目录实时同步。

顾名思义,这个功能是将备份目录A同步到目标地址B。而我的旧NAS会不定时自动关机,有了这个功能之后无论它什么时候关机,只要再去开机,就又可以自动备份了,待到备份好,旧NAS直接拔电下架,不就得了?

下面说说详细的实现方法:

先将旧NAS里面的需要备份的数据转移到一个“文件转移”文件夹,开启旧NAS的SMB服务,将“文件转移”文件夹设置共享。

在拾光坞云盘设置中,挂载网络存储。输入旧NAS的服务地址,端口不要输错,挂载成功后,会变成下图状态:

然后就可以设置备份目录去了,是不是很简单?

上面是解决了我的问题,下面聊聊是怎么给父母搭载家庭影院的。

拾光坞云盘,给父母搭载家庭影院

其实这个话题就是在水字数,拾光坞云盘本身就自带一个“影视仓库”功能,内置刮削器,自带播放器,基本上使用门槛为零——设置一次就能一直用,当然了,如果拾光坞云盘放在了父母家,也可以在软件端远程设置,不必非得同个局域网下操作。

而观影则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从电脑软件端,可以直接查看影视列表如上图。第二种是安卓机顶盒(安卓电视)APP,如下图: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用外网或者内网两种方式,只不过外网比较受限于拾光坞云盘所在的宽带上行带宽,所以我很少使用外网连接。

第三种方式就是挂载SAMBA服务,在机顶盒端(电视端)上面用第三方APP,再去找到相应的路径去播放。这种方式缺点是只能同一个局域网内使用,优点是兼容性更好,毕竟那些老一点的机顶盒已经不支持安装拾光坞云盘的安卓APP了。

远程下载,多种方式任选

给父母搭建家庭影院,除了观影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资源。现在各种下载平台收集速度极快,基本上爱优腾那边放出来,这边就能收录,直接把影视资源下载到拾光坞云盘上面,父母就可以看了。

拾光坞云盘N3 Plus和N3的下载工具有:

内置的离线下载,这个就是开源工具aria2,可以下载HTTP/FTP/BT协议/磁力的链接和种子。不需要任何设置,直接就能下。但是这个我经常遇到新建下载的时候报错,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很少用它。

第二个下载工具是qb,在容器里面,相当于是官方集成的docker镜像,有一键部署,无需用户设置。它是一个网页端的工具,默认用户名:admin,默认密码:adminadmin,因为经常下载影视资源,有的时候一集一集复制粘贴不太方便,个人同样不常用。

第三个是远程迅雷。在容器-镜像商店中搜索“xunlei”,热度最高的第一项就能找到对应镜像,经过一些简单的设置之后就能使用了,详细官方有说明文档(拾光坞云盘官网有使用帮助文档,能解决普通用户99%的问题)。

家庭影院,你的影院我的影院就该不一样

说到这里,和大家聊聊我之前的一个思维误区:

对,就是这个云盘空间功能。我一直是直接在个人空间里面存储各种文件,包括备份的照片以及影视资源等等,直到新入手拾光坞云盘N3 Plus之后,想给媳妇下载一个拾光坞云盘,却发现用她手机号注册的id,看不到影视资源。

埋头研究了大半天,也没想到怎么把资源分享过去,忽然看到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字样……破案了,那个人空间里面的文件是我的,她的帐号当然看不见啊!随即将影视文件夹移动到公共空间里,问题解决:

实际上我俩的观影习惯不太一样,她爱看国产电视剧,爱看喜剧情感剧,这时候就可以把大家都看的资源,放在公共空间里;把我喜欢看的网飞和恐怖片之类,放在“个人空间”里,然后去影视设置里面全部挂载:

这样一来,我们的影视库就不一样了,定制影视库,互不打扰,美滋滋~

为什么选择拾光坞云盘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感觉现在对硬件设备没有了太高的追求,比如之前用的双盘位和五盘位NAS,实际上我大多数时间,只安装一块影视盘……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干脆只用一个节能省电、使用方便,设计小巧、尺寸紧凑的单盘位拾光坞云盘N3 Plus呢?

顺带给大家贴出一个N3系列不同版本对比,方便大家看出N3 Plus升级了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硬件上提升了一些,不过CPU没变,还是瑞芯微RK3566 Cortex-A55四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8GHz,集成了Mali-G52 GPU和1TOPS NPU,支持AI加速。这样的硬件配置足以应对日常的数据处理和多媒体播放需求,而且大容量的4GB内存版本,在运行Docker等服务时更加游刃有余。

我挂载的容器比较少,有网友挂了许多容器,玩得不亦乐乎……拾光坞云盘的公众号也会经常推送一些网友文章,分享一些有趣的玩法,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拾光坞N3 Plus可玩性非常高。

产品方面,拾光坞N3 Plus内置了一个3.5cm的小风扇,有效提升了设备的散热性能,确保了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如果还是感觉机身运行温度高,也可以直接用散热底座,网购平台上搜索“路由器散热底座”,十几块钱就能搞定。其背部接口有HDMI 2.0、USB 3.0 Type-A、SD 3.0卡槽以及千兆网口等,如果内置最大20T硬盘不够用,还可以通过USB接口挂载硬盘柜,或者挂载其他网络设备等等,很方便。

内网穿透与外网访问服务:除了能访问拾光坞云盘以外,还能外网访问其他NAS甚至是Docker应用等等……N3 Plus还免费赠送一个域名并支持DDNS服务,简单一句话就是:各种傻瓜式操作,拉低了入门用户玩转NAS的门槛。

最后说一下拾光坞云盘的新版APP吧,简单来说就是:界面设计简洁明了且易于上手。各项功能分布合理且直观易懂,即使是初次接触NAS的用户也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不同于老款APP的“能用”,这次基本上功能和电脑端保持一致了,甚至还能管理容器等等,这可是大部分X86 NAS都做不到的。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内置的风扇噪音还是有点明显,个人更推荐直接用外置散热;手机端影视功能没有误触锁定、影视库识别第一季第二季不太智能等等。不过考虑到拾光坞N3 Plus的定位和价格因素,这些不足之处并不影响其作为一款高性价比入门级NAS产品的优秀表现,更何况,小问题可以OTA,厂家固件版本一直在迭代更新,显然的确是在用心做产品。

如果你也需要一款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入门级NAS,拾光坞云盘N3 Plus值得尝试一下。

来源:毒蘑菇1U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