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是承载着追思先人与踏青赏春双重意味的节气,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位置。同时清明时节,天气清而万物明,自然界的阴阳气机也在发生着变动,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的身体也经历着阳气的逐渐生发。中医养生智慧告诉我们,清明时节的调养有
清明,是承载着追思先人与踏青赏春双重意味的节气,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位置。同时清明时节,天气清而万物明,自然界的阴阳气机也在发生着变动,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的身体也经历着阳气的逐渐生发。中医养生智慧告诉我们,清明时节的调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壹
清明气象
阴阳平衡的动态时刻
清明时节,人体阳气如同草木般向外疏发。因此,人体也应顺应阳气生发之规律,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既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又能使心情得以放松,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一些轻松愉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贰
脏腑调养
疏肝理气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春季与肝脏相应,因此,肝脏在清明养生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故在清明节气可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食用具有理气疏肝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陈皮、麦芽等,它们有助于调和肝气,缓解春季常见的情绪波动。同时还可以按摩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的太冲穴,起到疏肝解郁,放松身心的效果。
叁
起居有常
与日同行的节律智慧
清明节气的起居应遵循“夜卧早起”原则,不易过度赖床,可以在早起后穿着宽松舒适的衣裤,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进行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使身心得以清醒,阳气得以生发,避免过度损耗人体的阳气,从而更好开启全新的一天。素体阳气不足者,可晨起泡三五片黄芪,以助阳气的生发。
肆
饮食药膳
春味的饮食配伍
许多春季当令食物有着很好的食疗保健作用,如荠菜、香椿、春笋等,可以配合薏米、红豆、陈皮等品,起到疏肝健脾、运化水湿的效果,从而减少春季常见的湿气困倦。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免损伤人体阳气以及脾胃功能,从而影响对水液的运化与吸收。
在这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节气里
让我们以中医的古老智慧
遵循天人相应的理念
缅怀先人
珍惜当下
去享受美好的春光
供稿丨中医科 王洋
编发丨宣传中心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