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外视角解码中国文化,无语哥架起中外桥梁,西方偏见不攻自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1:37 1

摘要:那个靠“无语表情”火遍全球的男人,真的来中国了!从北京故宫到天津煎饼摊,从南京红山动物园到上海武康大楼,卡比·拉梅,中国网友熟悉的“无语哥”,正在用他独特的沉默幽默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那个靠“无语表情”火遍全球的男人,真的来中国了!从北京故宫到天津煎饼摊,从南京红山动物园到上海武康大楼,卡比·拉梅,中国网友熟悉的“无语哥”,正在用他独特的沉默幽默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9月12日,他现身上海街头。穿起孙悟空服装写“I LOVE SHANGHAI”,逛百年老巷也玩转二次元商场。被问到对上海人什么印象,他比划出时髦又高效的样子,调侃个个都像时尚杂志走出来的人。没有台词,不靠台词,却用表情和肢体撬动跨文化传播。

五年来,这位TikTok顶级网红凭借“不说话的艺术”积累超2.6亿粉丝。这次中国行,更像一场无声的民间外交。他试汉服、学摊煎饼,潘家园里淘货,豫园漫步观灯。没有宏大叙事,只有生活切片,却真实打破了西方长期对中国的偏见滤镜。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外国网红用亲身经历还原中国了。今年3月,“甲亢哥”才完成一场中国极限挑战,让无数海外网友看到中国的多样面貌。如今“无语哥”接棒,用更温柔、更幽默的方式,把中国城市的活力、市民的友好、文化的包容,传递到地球的另一端。

为什么这些网红的中国行如此重要?因为他们提供的是“未经剪辑的真实”。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煎饼摊前手忙脚乱、甚至扮孙悟空不小心打翻灯具的这些翻车现场,不仅没翻车,反而让海外观众觉得:这很真实,这很中国。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张雪魁指出,数字平台改变了国际传播的权力结构。像“无语哥”这样的创作者,凭借个人影响力触达亿万用户,重新分配了话语权。他的视频没有旁白,没有字幕,却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心一笑。这种传播,比传统宣传更柔软,也更有力。

民间自发的文化传播往往比官方渠道更容易被接受。没有生硬解释,没有刻意美化,只有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上海街头的梧桐光影、南京动物园的温馨氛围、北京故宫的古今交融,都通过他的视角变得可亲可触。

不少年轻人说,看“无语哥”游中国,才意识到原来外国人对我们的误解那么深。也有人说,他用幽默打破分歧,用体验代替说教,这才是真正的高级传播。

说到底,文化走出去,不一定非要锣鼓喧天。有时候,一个微笑、一次摊手、甚至无语的表情,反而能跨越语言,直抵人心。

“无语哥”的中国行尚未结束,但他已经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不在西方媒体的滤镜里,而在市井街头的烟火中。

来源:飞哥观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