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末民初的武术史上,宫保田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出神入化的八卦掌技艺、传奇的护卫生涯,成为后世武者敬仰的“神拳”代表。他出身贫寒却凭武学逆袭,先后守护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东北王张作霖,以“宫猴子”的绰号闻名江湖,其厉害之处不仅在于登峰造极的武功,更在于
在清末民初的武术史上,宫保田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出神入化的八卦掌技艺、传奇的护卫生涯,成为后世武者敬仰的“神拳”代表。他出身贫寒却凭武学逆袭,先后守护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东北王张作霖,以“宫猴子”的绰号闻名江湖,其厉害之处不仅在于登峰造极的武功,更在于实战中创下的诸多传奇,其中“张作霖三次试武”与“徒手退劫匪”两则事例,更是将他的武学造诣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出身寒门却成武学奇才,八卦掌门下的“宫猴子”
宫保田生于1870年,山东乳山(时属登州府)人,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在米店当学徒,每日往返于各地送米,练就了一双“飞毛腿”与惊人的耐力。1885年,15岁的宫保田因一次送米途中偶遇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得意弟子尹福,尹福见他身形灵活、眼神锐利,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便将他收为弟子。
入门后,宫保田展现出远超常人的毅力与天赋。尹福对他要求极为严苛,每日清晨便让他在院中站桩,一站就是数小时;练掌法时,需在布满木桩的场地中穿梭,既要避开木桩,又要演练八卦掌的“八大掌”“六十四掌”,稍有不慎便会被木桩绊倒。宫保田从无半句怨言,反而越发刻苦,甚至在夜间偷偷在房梁上绑上沙袋练轻功——他深知,自己没有显赫的家世,唯有靠汗水才能在武学路上走得更远。
三年后,尹福见宫保田基础扎实,便将他引荐给师父董海川。此时董海川已年过七旬,却对宫保田格外看重,亲自指点他八卦掌的精髓:“八卦掌讲究‘以柔克刚、以快破慢’,掌法如行云流水,身法似猿猴攀枝,需做到‘眼到、手到、脚到’,方能制敌于无形。”在董海川的悉心教导下,宫保田的武功突飞猛进,尤其擅长轻功与贴身短打,因其身形灵活、动作迅捷如猴,江湖人便送他“宫猴子”的绰号。
20岁时,宫保田已将八卦掌的“转掌”“换掌”“击掌”融会贯通,寻常七八名壮汉近不了他的身。一次,当地恶霸带人上门挑衅米店,宫保田挺身而出,只见他身形一晃,便绕到恶霸身后,轻轻一掌拍在恶霸肩头,恶霸顿时如遭重击,瘫倒在地无法起身,其余人见状吓得四散而逃。此事过后,“宫猴子”的名声在山东一带传开,也为他后来进入宫廷担任护卫埋下了伏笔。
二、张作霖三次试武,终成“东北王”的贴身护卫
1900年,宫保田因武功高强被举荐入宫,先后担任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贴身护卫,负责宫廷的安全保卫工作。1905年,他因不满清廷的腐朽,主动辞去宫中职务,返回山东职务开设武馆,传授八卦掌技艺。1922年,东北军阀张作霖听闻宫保田的名声,派人专程邀请他前往沈阳,担任自己的武术教练与贴身护卫——彼时张作霖虽已是“东北王”,却因多次遭遇刺杀,急需一位武功高强的人保护自己,而宫保田的到来,起初并未让张作霖完全信服。
张作霖出身绿林,性格多疑,且自身也会些拳脚功夫,对“江湖高手”向来抱有戒心。为试探宫保田的实力,他先后策划了三次“突袭”,却都被宫保田轻松化解。
第一次试武发生在宫保田刚到沈阳帅府时。张作霖故意在客厅内安排了两名身手矫健的卫士,让他们在宫保田落座时突然从两侧袭击。当卫士们挥拳扑向宫保田时,只见他身子微微一侧,如一阵风般避开攻击,同时右手轻轻一推,两名卫士便重心不稳,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张作霖见状,心中暗自惊讶,却仍未完全放心。
第二次试武则更为凶险。几日后,张作霖以“商讨军务”为由,将宫保田请至帅府后院的练兵场,暗中让一名枪法精准的卫士埋伏在远处,待宫保田走到场地中央时,卫士突然开枪射击——张作霖想测试宫保田能否避开子弹。枪响的瞬间,宫保田早已察觉身后的杀气,他猛地俯身,同时左脚向后一蹬,身体如陀螺般旋转半圈,子弹擦着他的衣角飞过,打在不远处的树干上。未等张作霖反应过来,宫保田已快步走到埋伏的卫士身边,按住了他的枪口,轻声说:“将军若想试我,不必用枪,拳脚见真章即可。”张作霖这才意识到,宫保田的身法竟快到能避开子弹,当即对他刮目相看。
第三次试武则是在一次外出途中。1923年,张作霖前往锦州视察部队,途中遭遇一股不明势力的伏击,数十名刺客手持刀枪围了上来。危急时刻,宫保田将张作霖护在身后,独自一人迎向刺客。他施展八卦掌的“游身掌法”,身形在刺客之间穿梭,掌法快如闪电:遇到持刀的刺客,他便用“劈掌”隔开刀刃,再以“撩掌”击中对方手腕;遇到持枪的刺客,他则借助身法绕到对方身后,一掌击在对方后心,让其失去行动能力。短短几分钟内,数十名刺客竟无一人能靠近张作霖,最后只能狼狈逃窜。经此一役,张作霖彻底信任宫保田,不仅让他担任自己的贴身护卫,还让他负责帅府的安全保卫工作,甚至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书房——这份信任,在多疑的张作霖心中,实属罕见。
三、徒手退劫匪,八卦掌的“以柔克刚”显威力
除了在权贵身边的传奇经历,宫保田在民间也留下了不少“为民除害”的故事,其中“徒手退劫匪”的事例,更是让他的“神拳”之名传遍北方。
1925年,宫保田因母亲病重,暂时离开沈阳帅府,返回山东乳山老家探望。当时乳山一带常有劫匪出没,这些劫匪手持刀枪,不仅抢劫村民的财物,还时常掳走年轻女子,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宫保田回家后的第三天,便听闻邻村有一伙十余人的劫匪,抢走了村民的粮食与钱财,还掳走了一名少女,准备带到山上的山寨中。
宫保田得知消息后,当即决定前往营救。他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仅穿着一身便服,独自前往劫匪盘踞的山寨。山寨位于一座陡峭的山上,山门口有两名劫匪站岗,见宫保田孤身一人前来,当即举刀大喝:“哪里来的老头,敢闯我们的山寨?”宫保田不慌不忙,说道:“我是来要回你们抢走的百姓财物与少女的,若你们识相,便乖乖交出,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劫匪见宫保田年纪虽大,却气势十足,便一拥而上,想将他制服。为首的劫匪手持一把大刀,朝着宫保田的头部砍来,宫保田侧身避开,同时右手抓住劫匪的手腕,轻轻一拧,劫匪便疼得惨叫一声,大刀掉在地上。其余劫匪见状,纷纷挥舞着刀棍围攻上来,宫保田施展八卦掌的“连环掌法”,掌风凌厉却不伤人要害:他先是一掌击中一名劫匪的胳膊,让其手中的棍子掉落;再转身用“穿掌”隔开另一名劫匪的刀,同时左脚一绊,让其摔了个四脚朝天。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十余名劫匪便被宫保田打得东倒西歪,却无一人受重伤——宫保田深知,这些劫匪大多是因生活所迫才走上歧途,因此手下留了情。山寨的首领见宫保田武功高强,又心怀仁善,当即跪地求饶,不仅交出了抢走的财物与少女,还承诺从此不再骚扰村民。宫保田见状,便没有再追究,只是告诫他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再敢危害百姓,我定不饶你们。”
此事过后,宫保田“徒手退劫匪”的故事在乳山一带广为流传,百姓们都称他为“活菩萨”,甚至有人专门为他立了长生牌位——在百姓心中,宫保田的厉害不仅在于能打,更在于他用武功守护了一方安宁。
四、武学传承与后世影响:“宫氏八卦掌”的百年流传
宫保田的厉害,不仅在于自身的武功造诣,更在于他对八卦掌的传承与发展。晚年的宫保田辞去了张作霖身边的职务,返回山东职务,专心开设武馆,传授八卦掌技艺。他打破了传统武术“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无论出身贫富、男女老少,只要品行端正、热爱武术,他都愿意收为弟子。
在教学中,宫保田注重“实战与修身结合”,他常对弟子说:“练武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自己与他人;若用武功欺负弱小,便是违背了武学的初心。”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对八卦掌进行了改良,融入了更多贴身短打与身法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氏八卦掌”。
宫保田的弟子多达数百人,其中不乏后来的武术名家,如王壮飞、张殿奎等,他们将“宫氏八卦掌”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远传至海外。如今,“宫氏八卦掌”已成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2008年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切,都离不开宫保田当年的传承与奉献。
1943年,宫保田在山东乳山病逝,享年73岁。这位曾守护两朝权贵、徒手退劫匪的八卦掌宗师,虽已离世近百年,但其传奇故事与武学精神,却始终流传在民间。在武术爱好者心中,宫保田的“厉害”不仅是武功上的登峰造极,更是为人处世的正直与担当——他用一生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真谛,也让八卦掌这门传统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出永恒的光彩。
来源:穿越到今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