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祖籍福建晋江市池店镇的两兄弟,他们的父亲黄维源在47岁高龄时创办了自己的卷烟厂"针牌",并在短短十年内将其打造成印尼第二大烟草企业,按照正常剧本,两兄弟本应该边学习边准备接手家族企业,借助老爹的事业基础走上人生巅峰。
两位祖籍福建的华人兄弟,从一场灾难性的大火中崛起,不仅连续14年稳坐印尼首富宝座,更是将家族财富传至第五代!
"要想成为富二代,就得有个有钱的爹"——这句网络热梗放在大多数富二代身上再合适不过。
但黄惠祥和黄惠忠的故事却颠覆了这一常规。
祖籍福建晋江市池店镇的两兄弟,他们的父亲黄维源在47岁高龄时创办了自己的卷烟厂"针牌",并在短短十年内将其打造成印尼第二大烟草企业,按照正常剧本,两兄弟本应该边学习边准备接手家族企业,借助老爹的事业基础走上人生巅峰。
谁料命运给这对兄弟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196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黄维源毕生心血化为灰烬,烟厂主厂房全部被烧毁,只剩下一间小小的分厂。当时刚上大学的黄氏兄弟被迫放弃学业,肩负起重建家族事业的重任。
从"富二代"到"负二代",这对年轻人的人生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的变化。
虽然烟厂没了,但父亲黄维源在业界积累的良好声誉还在。
凭借这无形资产,两兄弟很快从银行获得了一贷款。
有了钱,两人并没有急于恢复生产。他们敏锐地观察到,此时的印尼烟草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变,全国销售丁香烟的厂家多达200家,父亲当年成功的产品差异化策略已不再适用。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两兄弟决定另辟蹊径,走一条"生产+销售"双差异化之路。他们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自动化卷烟机,同时给香烟加上过滤嘴以降低有毒物质摄入,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在营销方面,两人也是下足了功夫。据统计,仅1990年一年,"针记"的广告支出就高达45亿印尼盾,位居当年印尼企业广告费支出榜第二位。
到了90年代,两兄弟不仅将"针记"香烟卖遍印尼的大街小巷,还成功将产品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
从父亲的创业教训中,黄氏兄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道理:即便产品差异化做得再好,一旦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难免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于是,在有了充足资本后,两兄弟开启了产业多元化的征程。
上世纪70年代,印尼政府开始把电力通到农村。嗅觉敏锐的黄氏兄弟立即抓住机会,投资30亿印尼盾建立了一家电视机厂,从荷兰飞利浦引进先进技术。凭借技术优势,他们的狄吉迪牌电视机很快打入农村市场,到80年代末销量已突破百万台大关。
电视机生意的成功给了兄弟俩更大的信心。随后,他们又相继进军地产、电子、棕榈种植等多个行业,将产业触角不断扩张。
然而,尽管涉足多个行业,黄氏兄弟的财富并未实现跨越式增长。这其中有个关键因素:当时印尼商界普遍存在政商依附关系。当时的印尼首富林绍良就是凭借与时任总统的密切关系,掌控了印尼最大的中亚银行。
而黄氏兄弟却始终保持独立,不依附任何政治势力。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经济遭受重创,政坛也发生了"地震"。背靠"大树"的林绍良随着权力更迭而失势,他掌控的中亚银行因资不抵债被政府接管重组。
两年后,重组后的中亚银行将51%股份出售给了一家名为法灵多的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正是由黄氏兄弟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共同持股。经过一系列收购,黄氏兄弟在2010年成为了中亚银行的绝对控股股东。
这一商业布局堪称黄氏兄弟的封神之作。在他们的经营下,中亚银行迅速崛起,2012年就成为印尼最大私有银行,年利润高达12亿美元。如今,这家银行以67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成为东南亚市值最高的银行。
除银行业外,黄氏兄弟的商业触角还不断延伸。2004年,他们旗下的针记集团投资2.42亿美元在印尼打造了东南亚最大购物广场;2010年,又成立GDP Ventures风投公司,由黄惠忠的二儿子负责管理,开始布局互联网行业。目前,该公司已拥有印尼最大社交网络Kaskus和最大电商平台Blibli。
正是这种多元化布局,让黄氏兄弟的财富即使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滑的2022年,仍实现了51亿美元的增长,达到了令人瞠目的447亿美元。他们比印尼第二富豪多出356亿美元,第2至第6位富豪的财富总和都比不过他们。这种"断崖式领先"的财富差距,让黄氏兄弟在印尼可谓"富可敌国"。
能在一个对华人有着特殊政策的国家连续14年稳坐首富宝座,将家族传到第五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黄氏兄弟的成功绝非偶然。
当有人问及黄惠祥成功的秘诀时,这位拥有数百亿美元身家的大佬却淡然回答:"做生意就像打桥牌,根据信息,先分析再决定。"而弟弟黄惠忠则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我的兴趣爱好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
作为印尼首富,他们却极少公开露面,以至于连名字和年龄都经常被媒体搞错或颠倒。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一位拄拐杖身穿白色短袖的老人获得了桥牌项目的铜牌。起初无人关注,后来才有眼尖的媒体发现,这位老人正是首富黄惠祥。这也是他多年来唯一一次公开亮相。若非这次意外曝光,恐怕连印尼本国人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首富长啥样。
黄氏兄弟的祖籍在福建晋江,这一地区向来以商业头脑著称,被誉为"中国鞋都"和"侨乡"。
圈内人士透露,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走出去"的传统,这里的人不安于现状、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加上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大的家族观念,所以铸就了他们在商业上的非凡成就。
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黄氏兄弟并非只顾自己享受。据知情人透露,他们通过家族基金会资助了大量公益事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保护等多个领域。
有国际机构曾推算,如果把黄氏兄弟一年赚的钱拿出来,就足以消除印尼全国的绝对贫困。
在印尼这个多民族国家,华人经商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曾遭遇多次排华浪潮。但黄氏兄弟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屹立不倒,甚至长期占据商业顶峰,除了商业才能外,也离不开他们与当地社会的和谐相处之道。
或许,正是这种既能创造巨大财富又不忘回馈社会的企业家精神,才是他们能够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根本原因。
那场烧毁家族企业的大火,本可能是他们命运的终点,却成了新生活的起点。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来源:爱笑橘子2h4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