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检察官”付冬梅:未检征途上的护花“燃灯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8 11:28 2

摘要: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检察系统中,付冬梅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她身为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在长达18年的检察生涯里,全身心投入,深耕细作,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不凡篇章。多年来,她荣获诸多荣誉,“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见证了她为妇女儿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检察系统中,付冬梅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她身为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在长达18年的检察生涯里,全身心投入,深耕细作,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不凡篇章。多年来,她荣获诸多荣誉,“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见证了她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驾护航的坚定步伐;“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之名,彰显出她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等荣誉,更是对她在检察工作各方面突出表现的高度认可。而以她名字命名的“冬梅姐姐”未检团队,成绩斐然,其先进事迹被写进2017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成为全国检察系统学习的典范。2023年12月,付冬梅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卓越的工作成果,荣膺“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在未检领域树立起一座耀眼的旗帜,引领着更多人投身于守护未成年人的伟大事业。

2023年,付冬梅到牡丹江市西安区火炬小学开展“冬梅姐姐巡讲进校园”活动。图为活动结束后,付冬梅与小学生们愉快地合影留念(董子锋 摄)

冰棍杆“劫案”转机

助小文重寻生活曙光

“法是威严的,情是温暖的。”自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起,付冬梅便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奉为圭臬,并贯穿于每一个案件的办理过程。这份信念的缘起,与她初涉未检工作时办理的一起案件紧密相连。

2012年那个寒风刺骨的冬日,牡丹江市东安区某派出所接到出租车司机张某的报案,称遭遇乘客持刀抢劫。作为承办检察官,付冬梅在看守所见到抢劫者小文时,内心深受触动。眼前这个年仅14岁的孩子,身形极为瘦弱,看上去不过10岁左右,稚嫩的脸上满是迷茫与无助。

“我是来找妈妈的……”在付冬梅耐心且温暖的安抚下,小文逐渐放下防备,道出了抢劫背后令人心酸的缘由。原来,小文从哈尔滨的姥姥家出发,独自一人前往牡丹江寻找母亲,然而在乘坐火车途中,不慎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钱弄丢。到达牡丹江后,身无分文且联系不上母亲的他,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下,才萌生了抢劫的念头。

小文借打车之机,将一根冰棍杆伪装成刀具,颤抖着抵在出租车司机腰间,实施了抢劫,最终抢到100多元。距案发后不到一小时,小文便被警方抓获,随后案件被移送起诉。鉴于小文无前科劣迹,案件提起公诉时,付冬梅建议适用缓刑,然而法院一审却判决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付冬梅坚信,每一个失足少年都值得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于是,她毅然坚持抗诉。最终,法院综合考虑小文抢劫金额不大且真心悔过等因素,改判小文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5000元,退赔被害人100元。

案件看似尘埃落定,但付冬梅看着小文那迷茫无助的眼神,内心满是忧虑,她开始为他的未来担忧。经了解,小文属于非婚生子女,一直没有身份证明与户籍信息,父母各自成家后,他便被寄养在姥姥家。

为了让小文真正回归家庭,付冬梅不辞辛劳,无数次拨打小文父母的电话,苦口婆心地劝说:“关于孩子的问题,我们必须坐下来好好商量,我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深知孩子对家庭的重要性……既然把孩子生下来,就应该承担起对他的责任。小文还是未成年人,没有钱,他该如何上学、如何生活?”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说服小文的母亲将他接回抚养,父亲也同意支付抚养费。

同时,付冬梅为小文的户口问题四处奔走,多方协调。2015年,当小文得知自己符合落户条件时,满含热泪地说道:“冬梅姐,你真是我的亲人!”这句话让付冬梅眼眶瞬间湿润。后来,小文来电告知自己在新疆创业经营羊肉串店,付冬梅在欣慰之余,不忘叮嘱他要与人为善、遇事冷静。在付冬梅心中,未检人的责任绝非仅仅就案办案、一诉了之,而是要用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迷途知返,重新开启人生。

2019年,在牡丹江市东安区幸福社区 “冬梅姐姐” 团队工作室,付冬梅耐心倾听青少年的心声(郑洋 摄)

四岁孩童伤痕之殇

为小飞撤销监护阴霾

2020年,是付冬梅从事未检工作的第13个年头,这期间,她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每一个案件背后的故事都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2020年3月,东宁市人民检察院受理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故意伤害案。年仅4岁的小飞因腿部骨折被送往医院,医生在检查时震惊地发现,小飞身上布满了新旧交织的伤痕,遂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原来,小飞的母亲高某和同居男友郑某长期对他进行体罚殴打。案发当天,因琐事二人用皮带抽打、用垃圾桶砸小飞,还用塑料袋扣住他的头部,直至孩子生命垂危才送往医院。最终,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高某、郑某有期徒刑三年。

“这样的母亲,实在可恶,根本没有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付冬梅迅速指导东宁市人民检察院支持撤销小飞母亲监护权的起诉。法庭上,办案人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高某的恶劣行为对小飞所造成的严重伤害。最终,法院当庭判决撤销小飞母亲的监护人资格,指定小飞的姥爷为监护人。

考虑到小飞需要二次手术,而姥爷家境贫困,“冬梅姐姐”团队主动为小飞申请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当把钱送到小飞和姥爷手中时,姥爷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满含感激地向检察官致谢。

小飞的遭遇让付冬梅陷入深思:如何才能及时发现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伤害?怎样让更多“知情者”勇敢地站出来发声?自2020年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施行以来,付冬梅带领团队将教育、医疗、住宿经营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行业列为监督重点,通过开展法治课、制作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旨在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冬梅姐姐”未检团队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针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也更加深入人心。

推进 “四化” 战略

织密未检保护大网

为进一步提升“冬梅姐姐”品牌影响力,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牡丹江市检察机关提出以“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智慧化”为着力点的未检工作新举措。

在专业化建设方面,秉持融合履职的司法办案理念,纵向强化“捕、诉、监、防、帮、教”一体化履职,打破各环节之间的壁垒,实现紧密协作;横向推进“四大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构建“刑事+ N”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全流程、全链条、全领域覆盖,提升未检工作的专业性与精准度。例如,在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中,办案团队不仅关注刑事诉讼环节,还要从民事赔偿、社会公益服务补偿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在规范化层面,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前分流作用。对于符合法律规定、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的涉罪未成年人,积极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性质恶劣的涉罪未成年人,则依法予以严惩,绝不姑息,确保未检办案程序的公正与规范。像在处理一起校园欺凌案件时,对于情节较轻、有明显悔意的涉事学生,检察机关启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同时安排法治教育和社区服务,促使其改正;而对于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霸凌者,则依法提起公诉,彰显法律威严。

在社会化进程中,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理念,以精准预防和帮教为核心,联合牡丹江市技师学院建成“未成年人考察帮教基地”,并会签实施办法。构建以该基地为基础,突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三级分类干预,辐射“检察监督、公安训诫、校职培训、企业帮扶、家庭指导、团委义工、社区公益”七种帮教措施的“1+3+7”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完善未检预防帮教体系的社会化建设。曾有一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通过基地的校职培训,掌握了一门手艺,在企业帮扶下顺利就业,在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关怀下,逐渐走上正轨。

在智慧化建设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打造未成年人犯罪数据分析平台,精准把握犯罪规律与趋势;借助“互联网+”搭建未成年人帮教维权平台,提供便捷法律服务;针对未成年人辍学失管问题,研发“控辍保学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调取教育部门大量数据,比对筛查出事实辍学和隐性辍学线索,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升未检工作的智慧化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发现某区域未成年人盗窃案件频发与周边网吧管理不善有关,检察机关据此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加强监管,有效遏制了犯罪趋势。

“冬梅姐姐”团队通过推进“四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效果。坚持打防结合,将维权工作前移至预防阶段,从源头上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将帮教工作向后拓展至社会融入环节,助力罪错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通过家庭、校园、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打造一体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坚固防线。凭借出色的工作,“冬梅姐姐”未检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2022年,付冬梅到牡丹江市职业中心学校开展“敬畏法律 健康成长”法治讲座,向师生们讲授法律知识(董子锋 摄)

探索多元普法

点亮青少年法治明灯

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的暴力化、低龄化、多样化严峻趋势,“冬梅姐姐”团队立足未检职能,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以“先进性、科技性、体验性”为设计理念,打造了全市首家“教、学、用”相结合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充分运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通过情景模拟、VR虚拟体验、模拟法庭、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对检察机关办理的真实案例进行解析,为青少年群体营造沉浸式、体验式法治教育环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与意义,将法治意识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助力其生根发芽。比如,在模拟法庭活动中,青少年亲自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处理真实改编案例,从中真切感受法律程序的严谨性。

自该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接待来访万余人次,其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显著成效多次获得最高检、省检、市委领导的调研肯定,并获评黑龙江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以“冬梅姐姐” 未检团队为引领,整合全市检察机关法治宣传力量,组建“冬梅姐姐”法治巡讲团。巡讲团统一编撰法治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使法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针对小学生,设计以卡通形象和简单故事为主的普法课程;针对中学生,则结合校园热点法律问题,讲解法律知识。

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博等,通过直播、微电影、短视频等新颖形式,打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普法教育新模式,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一系列普法短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累计播放量达数百万次,众多青少年在评论区留言表示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瞄准重要节日,邀请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增进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了解。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采用“线上 +线下”、“图文+视频”的多元化宣传模式,拓宽法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在国家宪法日,通过线上直播基地活动,吸引数万名观众在线参与,扩大了法治教育的覆盖面。

此外,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走上街头,开展“两法”知识宣讲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提升社会公众对未检工作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在一次街头宣讲中,一位家长当场表示,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法律责任,今后会更加关注孩子成长。因法治宣传工作成绩突出,“冬梅姐姐”法治巡讲团被最高检通报表扬。

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漫长征途上,付冬梅和她带领的“冬梅姐姐”未检团队宛如守护天使,用爱与责任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朗天空。未来,她们将继续秉持对未成年人的无限关爱与执着坚守,不断探索创新,在未检领域深耕细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国模范检察官”的深刻内涵,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持续贡献力量,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与希望中茁壮成长,向着美好的未来坚定前行,续写未检事业的壮丽篇章。(张誉腾 张立桐)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