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容乐观,越南韩国对中国钢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也认怂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1:25 1

摘要:这种“以战促变”的姿态,实际上是在用短期阵痛换取长期战略空间,毕竟,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逼迫制造业回流时,中国正加速向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转型,试图用内需潜力对冲外部冲击。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威力有多大,看看大A的股市就知道了。

7日盘中跌停数量超过3200家,上涨仅为70多家,大盘逼近跌停,这样的行情即使是在股灾那会也没见过。

这或许就是这场贸易战最快、最直接的体现之一了。

面对加征高达34%的关税,中国这次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全世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美国的这种霸王贸易行径,向美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

为何这次这么果决?其实中美贸易战已经打了8年了,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反击的底气,源自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这种“以战促变”的姿态,实际上是在用短期阵痛换取长期战略空间,毕竟,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逼迫制造业回流时,中国正加速向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转型,试图用内需潜力对冲外部冲击。

全球各国面对美国最低10%的加征关税,都在震荡中仓促调整策略,有的强硬反击,就比如中国、欧盟等;有的妥协求和,一些小国家直接跪下认怂,也有的试图在静观其变,希望在夹缝中求生。

这场关税战的背后,不仅是贸易数字的博弈,更是政治逻辑、产业利益与地缘格局的复杂角力。

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对美国加征的关税采取报复性措施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明确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或已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国家,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巴西、英国等。

欧盟计划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税,中国加征美国34%关税,加拿大则对298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英国公布了一份涵盖8000类美国商品的报复清单,但这是“最后手段”,并优先寻求谈判解决。

韩国、日本倾向于通过外交和经济调整应对危机,未明确排除报复。

越南被征收46%的关税,第一时间没有反制而是直接表示零关税,但美国想要的并不是你的零关税,而是你的“0贸易逆差”。

比较让人疑惑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越南对对中国冷轧钢卷征收24.83%-27.83%临时反倾销税,难道说这么着急给美国交“投名状”?

此外,还有韩国方面,也表示对中国的造船及建筑用厚钢板加征38%特别关税。

为什么越南和韩国出来“反制”中国呢?这可能是跟美国谈判关税的重要筹码,要知道越南是作为中国钢材第一大出口市场,仅2024年就进口1273万吨,占总量的12%,而韩国2024年进口的中国厚钢板占该品类总量71%,想一次对钢铁品类来个有效的打击,迫使中国在关税上就范。

更让人意外的是,欧盟这么快就已经认怂了,从分两阶段加征报复性关税的反制,甚至威胁要限制星链卫星服务、暂停美国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到现在最新的已经准备与美国谈判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原话是这样说的:“we stand ready to negotiate with
the us indeed. we have offered zero-for zero tariffs for industrial goods. as we have successful done with many oter trading partners.....”。

翻译过来,就是要跟美国谈判,提出了对工业产品零关税对零关税,欧洲随时准备达成良好协议。

这与前几天她的强硬态度“美关税损害了所有国家,已经准备好反制”截然不同。

很明显,特朗普凭一己之力难以撼动,欲联合更多国家,形成对中国的围剿之势,但真没这么容易,不过对“反制”队来说,压了肯定更大了。

在这场全球关税混战中,其他国家的选择同样耐人寻味。泰国一边与美国谈判,一边催促企业开拓新市场;印度则趁机吸引从中国转移的制造业订单,试图在电子、医药等领域扮演“替代者”角色。就连最不发达国家如孟加拉、柬埔寨,也因低廉劳动力成为跨国公司的“避险港”,尽管这种红利可能随着产业链再次转移而昙花一现。

这些分化反应,折射出全球化退潮下各国对自身定位的重新校准——是坚守多边规则,还是拥抱保护主义?是选边站队,还是左右逢源?

特朗普想要美国制造业回流,但受制于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所谓“缩减贸易逆差”不过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选举话术。但当政治叙事压倒经济理性,关税大棒便成了裹挟全球。

中国的强硬、越南和澳大利亚的妥协、欧盟的反转,本质上都是对这种非理性冲击的应激反应。而历史经验表明,当贸易战演变为价值观对抗,受伤的不仅是消费者和企业,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共识。

如今,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中国的内需转型能否对冲外部压力?一带一路能否发挥出意外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全球贸易秩序正在经历冷战以来最剧烈的震荡,而每个国家的应对策略,都将成为塑造未来经济格局的关键拼图。

但我的观点还是坚持:凡是向特朗普很快低头认怂的,最后会连皮带骨头被一起吃了。

来源:不在特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