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惠民县桃源小学葫芦种植园,翠绿藤蔓间挂满形态各异的葫芦。该校葫芦种植与烙铁工艺传承人刘福介绍:“我们选育了适合本地气候的 8 个品种,从播种到挂果需精心管控光照与水肥,等到葫芦成熟就可以用于工艺制作。”范清雅不时举起手机拍照记录,好奇触摸葫芦表面绒毛,追问种
9月10日,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法国留学生范清雅和郭俊雅,走进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开启了一场以“葫芦”为主题的非遗探访之旅。
在惠民县桃源小学葫芦种植园,翠绿藤蔓间挂满形态各异的葫芦。该校葫芦种植与烙铁工艺传承人刘福介绍:“我们选育了适合本地气候的 8 个品种,从播种到挂果需精心管控光照与水肥,等到葫芦成熟就可以用于工艺制作。”范清雅不时举起手机拍照记录,好奇触摸葫芦表面绒毛,追问种植技巧。
随后的烙铁葫芦制作课堂,刘福端坐工作台前,通电的烙铁在葫芦表面缓缓游走,片刻间一朵牡丹纹样浮现。“烙铁温度控制是关键,高温勾勒线条,低温晕染层次,一幅作品需耗时3至5天。” 他边演示边讲解,还邀请外国友人体验用彩笔尝试简单绘制。范清雅完成作品后兴奋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葫芦上作画,传统技艺太神奇了!”
此次交流不仅让国际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工艺魅力,也为石庙镇的葫芦搭建了国际交流桥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石庙镇宣传办主任马建军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此类活动,让传统葫芦工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