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广西世巡赛把亚洲顶级自行车赛事的牌面再次拉满,今年这场“狂飙”定档10月14—19日,不出意外,广西又要热闹起来。发布会刚落地南宁,大家对路线图的关注度一下拉高,遗憾的是武鸣今年还是被线路跳过了。连续两年,武鸣区都没赶上赛道,这事儿说实话在骑行圈里蛮能引发话
环广西世巡赛把亚洲顶级自行车赛事的牌面再次拉满,今年这场“狂飙”定档10月14—19日,不出意外,广西又要热闹起来。发布会刚落地南宁,大家对路线图的关注度一下拉高,遗憾的是武鸣今年还是被线路跳过了。连续两年,武鸣区都没赶上赛道,这事儿说实话在骑行圈里蛮能引发话题的,特别是对本地车迷来说,每次刷到路线都夹杂着些失落。
不少人回想前几年,2017、2018、2019包括去年,武鸣赛段就像天然的“体育嘉年华”,观众提前占据南武大道两旁,连小朋友都在路边等着,车阵呼啸而过的时候,现场几乎没空隙,全都冲着顶尖选手的硬核发挥与横扫而来的“体育氛围”去的。拼搏的劲头、观众的呐喊、加上广西秋天凉爽的天,确实是难复刻的气场。武鸣那几届,真的成为了本地体育记忆里的高光时刻。
今年路线还是用2024那套框架,背后有国家战略和赛事组织的考量,赛道特意围绕边关、红色文化、民族景观这些主题,卡点在防城港、崇左—靖西、巴马一线,这路线更像“风光大片”+“城市名片”,很有世界舞台感。终点设在南宁市区绕圈,邕江边直接收官,一个圈冲刺完结,赛事管理、交通秩序都比跨区长距离的复杂度小得多。说白了,赛道排除武鸣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用行政区间拉长赛程,成本和难度直接涨好几个档次。
但这届环广西世巡赛的新意不少。先是大众赛首次上线,把传统精英赛事扩展给业余骑行选手,氛围一下多了几分参与感,也让广西本地骑行圈沸腾。AI观赛新增的智能数据画面,据说能给观众带来战术区分细节——实时监控、速度曲线、能量输出都能有图有真相,观感上就是“直播+数据流”,和以往只能靠肉眼抓精彩片段完全不一样。跟此前环海南等赛事做法比起来,环广西这波智能融入,确实算是国内公路赛的一步升级。
消费节、观赛旅活动、联名产品这些花活,今年也是头一回集齐,直接把体育、旅游、城市经济绑起来,说到底还是让赛事影响力有效落地。而像去年武鸣赛段,很多收藏控就盯着运动水壶、水杯这些周边,今年防城港、巴马、宜州这个风光+赛事的组合,也让纪念品更有“故事属性”,到时谁捡到冲刺点掉落的水壶,都能吹一阵。
说到战术层面,城市绕圈收官对冲刺型车队太友好了,比如去年南宁赛段,快步—阿尔菲森那波最后两公里,“火箭启动”把竞争直接拉满,让人看得血压飙升。今年估计又是各队突围和主集团角力,谁能守住节奏、谁敢孤注一掷,都直接影响名次,看点不缺。其实这路线上,防城港海滨赛段风大又有微起伏,对爬坡手是考验;巴马—金城江属于耐力派的舞台,整体节奏切换,比环法那种大山地段虽然没那么硬核,但复杂度绝对在线。
武鸣区没进赛道,今年多少让本地车迷心里“差点意思”了。不过话说回来,赛事精彩靠的不光是地名,赛事氛围、参与渠道才是影响力所在。骑行圈里有不少人调侃“下一届要不要集体请愿让武鸣回归”,也算一种情怀吧。比赛怎么跑,谁能赢,都不耽误大家盼着广西能在世界自行车地图上更有存在感。今年看个痛快,至于以后武鸣能不能再回到赛道,就等官方和实际情况慢慢磨合了。
来源:aaa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