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界大不如以前!老一代的脸面,都被他们糟蹋没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1:01 1

摘要:天津曾是中国相声的发源地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以“相声改进小组”为阵地,将这门街头艺术推向大雅之堂。他们剔除荤口脏活,创作了《婚姻与迷信》《买猴》、《逗你玩》等经典作品,既讽刺社会现象,又保留市井幽默。是他们让天津相声发扬光大。

现在天津相声界,一言难尽!本不想聊这个话题,有的时候一但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总会招来一些人的谩骂,但想想有些话不吐不快。

天津曾是中国相声的发源地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以“相声改进小组”为阵地,将这门街头艺术推向大雅之堂。他们剔除荤口脏活,创作了《婚姻与迷信》《买猴》、《逗你玩》等经典作品,既讽刺社会现象,又保留市井幽默。是他们让天津相声发扬光大。

那个时候的天津相声界,讲究的便是能耐。在这片土地上,没能耐的人站不住脚。而马三立这一代,也被称之为天津相声的黄金时代,既有技艺的纯粹,也有师徒传承的血脉联系。

可是到了90年代,天津相声界开始变质了!就像老话说的“同行是冤家”一样,这话到了天津这个时代就改成了“仇人”了。

要说原因,无外乎就是当人们有了江湖地位后,便想着要权利。

90年代相声小剧场成为主流,于是掌控剧场资源的“老前辈”们,便将江湖规矩异化为权力的工具。青年演员若想登台,必须拜码头、认干亲。

这也是为什么,根正的郭德纲会如此被排挤,因为2005年天津省亲的郭德纲爆火后,他们慌了。也许是为了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传统相声派视他为“叛徒”,一些人更以“欺师灭祖”之名将其逐出天津圈子。

另外还有曾经被称之为天津相声希望的杨某。

早年一部《快乐生活》红遍全国,对于天津文化的传播的确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对于没有正式师承的他,观众是认可他的才华的。可这几年,个人的一些不当行为和言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他的认知。

就如2024年“代拉”拜师;直播骂战称郭德纲为“小刚子”;还有2025年高调祭扫相声大师的事件等等,这些事情被网友批为为了流量作秀。

而造成天津相声界大不如从前的时间点,就是在郭德纲爆火之后开始的,他的出现成了一并双刃剑。有人称他是天津相声的复兴者;也有人说他是破坏者,郭德纲成了天津相声界的矛盾所在。

站在观众的角度,没人能否认德云社市场化的成功,让天津的相声再次达到一个里程碑;可德云社的崛起,也让郭德纲成了行内众矢之的的存在。



今天的天津相声界陷入困局。相声演员价值观崩塌,专心研究创作的少了,观众也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甚至有人说,现在的相声成了二人转了。

而整个行业能拿得出手的除了德云社、听云轩以及推出荧幕的贾某外,似乎只有那个专注于相声的葫芦相声社,除了这些还有谁呢?

杨某们沉迷直播骂战,郭某们收割流量红利时间。热爱相声的观众,正在等待一个答案:这门曾经让中国人笑中带泪的艺术,能否在乌烟瘴气中,重新找到干净的天空?

来源:乡间小武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