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把下半年的“行情剧本”拆得明明白白:从宏观到行业,从机会到风险,再到普通散户该咋操作——这不仅关乎你下半年账户盈亏,更决定你是“被市场收割”,还是“踩着节奏赚钱”。
先抛一组关键数据:
上半年沪指涨5.2%,深成指涨3.4%,但超6成个股下跌;
北向资金上半年净买入超1800亿,创历史同期新高,但集中买少数“核心票”;
基金发行遇冷,新基金首募规模同比降40%,但私募证券基金仓位创近一年新高。
这像不像“冰与火之歌”?一边是指数看似平稳,个股跌惨;一边是大资金“越跌越买”,小资金“越跌越怕”。
今天,我把下半年的“行情剧本”拆得明明白白:从宏观到行业,从机会到风险,再到普通散户该咋操作——这不仅关乎你下半年账户盈亏,更决定你是“被市场收割”,还是“踩着节奏赚钱”。
很多人分析行情,喜欢盯着“指数涨跌”,但真正决定趋势的是宏观三要素:政策、经济、流动性。下半年这三块,有确定性,也有博弈点。
上半年政策“暖风”不断:
央行3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5万亿;
政治局会议定调“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地产政策持续松绑,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限下调。
下半年,政策会更“精准”:
财政政策:地方专项债发行或提速,重点支持“新基建(充电桩、数据中心)、民生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带动产业链需求;
货币政策:降准还有空间(国内通胀低位,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但“大水漫灌”概率低,更多是“结构性宽松”(定向支持科创、民营小微企业);
产业政策: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卡脖子”领域,政策补贴、税收优惠会继续加码,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硬要求。
但要注意:政策效果有滞后性。比如地产政策松绑,要传导到“销售回暖→拿地积极→开工增加”,至少需要3-6个月;财政资金从“批复”到“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也需要时间。所以,市场对政策的博弈,会从“预期炒作”转向“验证效果”。
上半年GDP增长5.5%,看似不错,但结构分化明显:
好的方面:服务业(旅游、餐饮)同比增11.5%,新能源汽车销量增35%,AI相关产业营收增超40%;
弱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7.9%,出口(以美元计)降3.2%,青年失业率(16-24岁)超20%。
下半年,经济大概率延续“弱复苏”,但新动能在崛起:
消费:“暑期经济”(旅游、电影、餐饮)已经爆发(比如暑期档电影票房破百亿,创历史同期新高),下半年“十一黄金周”“双十一”会继续催化可选消费(白酒、家电、美妆);
出口: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上半年增14.8%,占总出口比重超45%,这块会成为“出口新支柱”;
制造业:高端制造(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上半年产值增12%,远高于传统制造业,是“经济转型的压舱石”。
所以,经济不是“全面向好”,而是**“旧动能衰落,新动能崛起”的转型期**——股市也会反映这种“结构性机会”。
上半年流动性是“外热内冷”:
外资(北向资金)疯狂买,因为“中国资产估值低+美联储加息尾声”;
内资(公募、私募、散户)谨慎,因为“经济复苏慢+个股跌多涨少”。
下半年,这种分歧可能收窄:
外资:如果美联储明确“停止加息”甚至“开始降息”,美元流动性宽松,外资会继续加仓A股(毕竟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里算低的,沪深300 PE才12倍,标普500是20倍);
内资:如果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比如地产销售好转、企业盈利改善),公募基金发行回暖,散户信心提振,内资也会从“观望”转向“进场”。
一旦“内资+外资”形成“共识性加仓”,市场成交量会放大(比如从现在的8000亿日均,回到1万亿以上),指数的“赚钱效应”会明显提升。
宏观是“面”,行业是“线”。下半年真正能“赚到钱”的,一定是政策支持、业绩兑现、资金认可的赛道。我梳理了3条主线和2个暗线。
主线一:“AI+”应用爆发,从“炒概念”到“赚业绩”
上半年AI炒的是“算力(芯片、服务器)”,下半年要转向“应用落地”——因为“算力是基础,应用才是利润放大器”。
比如某办公软件龙头,上半年推出“AI助手”后,付费企业客户数增了60%,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提了30%。下半年,AI+文档生成、AI+会议纪要、AI+数据分析会在更多企业普及,相关公司的“云服务收入”会加速增长。
教育是个“刚需赛道”,但过去增长见顶。现在,AI+自适应学习(根据学生水平推送习题)、AI+虚拟老师开始落地。某在线教育公司,二季度AI课程付费用户环比增80%,客单价提升40%——下半年升学季、开学季会继续催化。
医疗是AI落地的“高壁垒赛道”。比如AI影像诊断,某AI医疗公司的产品在三甲医院的使用率超70%,能把肺癌筛查效率提升3倍;AI药物研发,国内头部药企已经用AI筛选靶点,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到2年。这些“硬科技应用”,会吸引机构资金长期布局。
新能源(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是过去3年的“主线中的主线”,但上半年已经出现“涨多了回调,没落地的细分爆发”的分化。下半年,分化会更明显。
光伏组件价格上半年跌了30%,行业“价格战”惨烈,但TOPCon电池(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的企业利润却在涨——因为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比传统PERC高2-3个百分点,能卖溢价。另外,光伏“出海”超预期,上半年对东南亚、中东出口增超50%,下半年欧美关税政策如果缓和,出口会更猛。
电动化(电池、电机)的渗透率已经超30%,增长见顶;但智能化(自动驾驶、车机系统)才刚开始。比如某新势力车企,二季度“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装车量环比增200%,带动单车均价提升2万;新能源车出口上半年增110%,占全球市场份额超30%,下半年欧洲市场需求会继续爆发(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要到2024年)。
上半年储能装机增超150%,但主要是“大储(电网侧)”;下半年“户用储能(家庭备用电源)+工商业储能(企业用电峰谷套利)”会爆发——因为居民电价上涨、企业用电成本高,储能的“经济性”凸显。某储能逆变器龙头,二季度户用储能订单增200%,毛利率维持在35%以上。
“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上半年炒的是“大金融(银行、保险)、中字头基建”,下半年会“从央国企扩散到有核心竞争力的民企”,逻辑是“估值修复+业绩验证”。
银行股PB普遍在0.5-0.8倍,股息率5%-7%,比理财收益高,且上半年业绩稳增(招行、平安银行净利润增10%以上);保险股PEV(市净率,保险行业特有用法)普遍在0.8-1.2倍,处于历史低位,下半年寿险“开门红”预期会提前炒作。
传统基建(公路、铁路)增速放缓,但“一带一路”基建(海外港口、电力项目)上半年订单增超60%,某基建龙头海外营收占比从20%提升到35%;新型基建(充电桩、数据中心)**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上半年充电桩新增25万台,同比增80%,下半年“十四五”充电桩规划落地,会继续催化。
比如某工业母机(高端机床)民企,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的唯一供应商,过去估值一直“偏低”(PE20倍,行业龙头PE40倍),但上半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且获得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入股,估值开始“补涨”。这类“中特估外延”的公司,会是下半年机构“挖票”的重点。
暗线一:“困境反转”行业,博弈“预期修复”
有些行业上半年“惨不忍睹”,但下半年有“反转预期”,适合“左侧布局,博弈弹性”。
(1)房地产链:“政策松绑+销售回暖”
上半年地产销售面积降5.3%,但6月单月环比增20%,部分核心城市(深圳、上海)二手房成交回暖。下半年,“保交楼”持续推进,竣工面积会增长(上半年竣工增19%),带动装修建材(瓷砖、涂料)、家居家电需求;地产股里,“民营龙头+优质国企”可能有“困境反转”行情(比如某民营房企,上半年销售额降幅收窄,且获得银行授信支持)。
(2)消费电子:“苹果MR+安卓复苏”
消费电子上半年“惨”(手机销量降10%,PC降20%),但下半年有两个催化剂:
苹果预计9月发布“混合现实头显(MR)”,这是继iPhone之后的“革命性产品”,会带动光学元件、芯片、组装产业链;
安卓阵营(华为、小米、OPPO)下半年新机密集发布(华为Mate 60、小米14),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手机销量有望“止跌回升”。
暗线二:“涨价”题材,捕捉“周期脉冲”
周期股(有色、化工)上半年大多下跌,但如果某类商品“供需缺口+事件驱动”导致涨价,会出现“短期脉冲行情”
(1)锂矿:“供应收缩+旺季需求”
锂价上半年从50万/吨跌到15万/吨,主要是“供应过剩”;但下半年,澳洲部分锂矿企业因“成本过高”减产,且新能源车“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来临,锂需求会增加,锂价可能“触底反弹”,带动锂矿股、盐湖提锂板块。
(2)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海外限制”
美国对半导体的限制升级,倒逼国内“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电子特气)”加速国产替代。某光刻胶企业,上半年国内市场份额从5%提升到12%,且获得中芯国际订单;电子特气领域,某龙头企业打破海外垄断,供应长存、中芯等晶圆厂。这类“卡脖子”材料,只要有“突破进展”,就会被资金炒作。
知道了“买什么”,还要知道“怎么买,怎么卖”。给大家3个实操锦囊。
锦囊一:仓位管理:“底仓+机动仓”结合
底仓(60%):配置“主线赛道的核心股”(比如AI应用龙头、新能源细分龙头、中特估核心标的),长期拿着,赚“企业成长+估值修复”的钱;
机动仓(40%):博弈“暗线机会”(困境反转、涨价题材)和“短期热点”(比如政策利好、事件驱动),快进快出,赚“波动的钱”。
这样配置,既不会因“满仓主线”错过短期机会,也不会因“全搞短线”踏空长期行情。
锦囊二:选股逻辑:“选美思维”+“业绩验证”
选股别只看“概念多火”,要像“选美比赛”一样,挑“大家都觉得美”的,还要“有真材实料”:
先看“机构认可度”:公募、私募、北向资金都在买的,说明“共识度高”;
再看“业绩兑现度”中报、三季报业绩增速是否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
最后看“技术走势”:股价在“年线(250日线)”上方,且沿着“5日线或10日线”上涨,说明“趋势性强”。
比如某AI应用股,机构持仓占比从10%提升到25%,中报净利润增80%,股价沿5日线上涨——这就是“三好标的”。
锦囊三:买卖节奏:“分批买,分批卖”
买的时候:别一把梭哈,分3-4批买。比如看好某只票,先买30%,跌5%再买30%,再跌5%买40%——既避免“买在山顶”,又不会“踏空行情”;
卖的时候:别贪“卖在最高点”,分2-3批卖。比如某只票赚了30%,先卖50%锁定利润,剩下的看趋势,如果继续涨,再涨10%卖30%,最后20%设“止盈位”(比如从最高点回撤10%就卖)。
这样做,能克服“贪婪和恐惧”,让利润“最大化”,亏损“最小化”。
结语:股市里,“认知差”就是“赚钱差”
最后想跟大家说:下半年的A股,不是“闭着眼睛赚钱”的行情,而是**“考验认知”的行情**——你对宏观的判断、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的研究,都会反映在账户盈亏上。
但也别慌,市场永远有机会,关键是:
别“追涨杀跌”,因为“主线行情”不会一蹴而就,会有“调整上车”的机会;
别“重仓单一赛道”,因为“黑天鹅”随时可能来(比如行业政策突变、业绩不及预期);
多“跟踪学习”,比如关注财报、机构调研纪要、行业新闻,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半径”。
最后,互动一下:你下半年最看好哪个赛道?手里的票现在是“拿”还是“换”? 评论区聊聊,我会挑有价值的留言回复,也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让更多朋友一起交流成长~
来源:星愈情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