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介入科江森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牵头制定的全国首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专家共识》中英文版陆续在《中华内科杂志》和《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正式发表和上线。这一共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规范化诊
近日,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介入科江森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牵头制定的全国首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专家共识》中英文版陆续在《中华内科杂志》和《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正式发表和上线。这一共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规范化诊疗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咯血介入治疗迈入标准化、精准化新阶段。
项目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肺科医院成为国内首批开展咯血介入治疗的中心之一。进入21世纪,介入团队积极吸收先进理念并提出各种新的治疗观点和方式。作为全国咯血介入治疗领域的“领跑者”,上海市肺科医院介入科以20多年深耕、超万例手术经验推进着该领域的发展,共识的发布再次彰显了在国内的学术引领地位。
共识核心内容
该《共识》作为我国首部规范介入治疗咯血的指导性文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通过发布英文版推动中国经验的国际化传播。《共识》首次将适应证细分为大咯血与难治性非大咯血,并全面规范了患者筛选、术前评估、术中精细化操作、术后随访及并发症防治等环节;同时详细绘制靶动脉示意图和临床诊治流程图,助力临床提升诊疗水平。《共识》的实施将重塑我国咯血介入治疗格局,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为国际同行提供“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诊疗水平提升,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科室简介
上海市肺科医院介入科是国内领先的全方位救治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之一,团队主要从事呼吸相关疾病的介入诊疗,近3年来科室年均手术量4000余例,其中近1/4的手术为全国各地经治未愈的疑难病例。主要涉及的介入诊疗范围包括咯血、上腔静脉综合征、肺血管畸形、肺癌和肺外转移、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疾病、气食道梗阻和瘘、静脉通路、疑难穿刺活检、乳糜瘘、癌痛等的介入诊疗。多项介入治疗技术全国领先,其中咯血、恶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肺血管畸形等疾病年诊疗量均是全球单中心第一,占上海市同类型介入手术量三分之二以上。目前是“呼吸介入放射学俱乐部-主席单位”、“中国出血中心联盟-专科医院示范基地”、“中国微创急救联盟-理事单位”和“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介入培训基地”等,通过“一帮一带”等模式,进一步推动呼吸介入放射学在我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技术
全方位 “硬核” 实力,打造行业 “第一高地”
大咯血作为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介入科将咯血介入治疗急诊平诊化,联合急诊科、放射科、麻醉科和ICU等学科建立“365天/24小时”常态化救治流程,保障大咯血的快速及时救治。累计救治咯血患者超15000例,其中大咯血占比约60%;目前,年介入手术量超1500例(国内单中心第一),其中三分之一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同时承担上海市80%以上的咯血介入手术,即刻止血率达99%。开设了全国首个救治咯血为主的介入病房,5年间高效救治咯血患者2000余例,实现“当天手术、次日出院”。
学术
创新引领行业,成果填补空白
介入科团队在20多年咯血的规范化和精准化经血管内治疗取得众多学术成果,诸多理论和治疗理念首次在国内外提出。同时提出各类咯血介入治疗新术式,积极改进介入器材。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Surg Radiol Anat》、《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Clin Respir J》、《BMC Cardiovasc Disord》、《BMC Pulm Med》、《J Infect Public Health》、《Respiratory Research》和《CHEST》等杂志。江森主任同时担任上海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出血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出血学组委员等学术职务。
教学
技术推广润泽全国,留布四方造福百姓
2012年起,为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培养200多名介入医师,相关介入技术在国内400余家医疗单位推广。目前,每年累计开展咯血介入手术10000多例,即刻止血率达95%,救治了成千上万大咯血患者。每月常规进行国家级大型医学会议授课,传播先进理念和手术方式。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