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今年宜昌要办这些民生实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08:32 1

摘要: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宜昌市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工作方案》,纾解生育后顾之忧、护航稳岗就业创业、打造优质医疗服务、用心扶老帮困助残等十大民生项目正式出炉。《方案》明确,将按照“合民意、质量好、能实施、可持续”要求,确保104件民生事项在2025年11

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宜昌市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工作方案》,纾解生育后顾之忧、护航稳岗就业创业、打造优质医疗服务、用心扶老帮困助残等十大民生项目正式出炉。《方案》明确,将按照“合民意、质量好、能实施、可持续”要求,确保104件民生事项在2025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01

纾解生育后顾之忧

1.免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减低症、G6PD缺乏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地中海贫血等5种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率高于98%,听力免费筛查率高于95%。以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为目标疾病,为900人次符合条件的孕妇提供中孕期三联血清学免费产前筛查服务;为130人次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提供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免费产前诊断服务。健全筛查网络,形成筛查、诊断、治疗、救助、随访闭环。

2.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可享受5万元购房补贴,按政策生育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享受10万元购房补贴。

3.保障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全年检查用人单位300家,书面审查7000家次。

4.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托位数达到183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6个。

5.在寒暑假和周末开设爱心托管班500个。

6.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确保爱心托管班覆盖服务少年儿童不少于1.5万人次。

7.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32所,新增学位8900个。

8.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9%以上。

9.推进市域教联体建设,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十百千”计划,推动城乡教师双向交流1000人以上。

10.深化落实“中小学减负提质十条”,完善课后服务机制,建设20所课后服务特色案例学校。

11.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行动,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质健康、近视防控跟踪监测。

12.每个县市办好1所优质高中。

02

护航稳岗就业创业

13.广泛动员中小微企业申报就业见习基地,扩大见习覆盖面,征集见习岗位不少于5100个。

14.实施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深化“头雁领航·创聚宜昌”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新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3万人以上。

15.落实“1311”实名制帮扶措施,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发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万人以上。

16.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组织退役军人适应性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954人以上。

17.深化“我兴楚乡·创在宜昌”返乡创业行动,全年新增返乡创业7000人。扩大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覆盖范围,全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亿元。

18.加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建设“青年夜校”13个。

19.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开展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培训,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人才69人、农民1950人。

20.科技特派员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服务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180家以上。

21.关键农时(播种、收获期)举办田间示范活动,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80项。

22.培训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等1700人次。

23.开展社保高质量扩面提质行动,全年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万人。

03

打造优质医疗服务

24.开展14岁女生2价HPV疫苗接种,强化全流程接种质量管理,做到愿接尽接、安全接种。

25.通过基层卫生机构普遍性筛查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免费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慢阻肺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万人次。

26.开展全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确保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规范应用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27.县域医共体下沉医务人员帮扶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县级医院医师长期驻点,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值守门诊。

28.持续推进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接入省、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平台,调整扩增互认项目,实现省级互认项目全覆盖。

29.完善数智病理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病理协同会诊、疑难讨论、远程教学培训、病理科研转化等。

30.落实91种国家新增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强“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和培训。做好谈判药品运行监测。

*31.落实群众参加基本医保长效机制,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和跨省共济。加强居民连续参保和零报销激励机制、断保设置等待期等政策宣传。

32.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提质扩面,全市参保职工达到15万人次,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赠送1万份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项目。

33.深化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确保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的占比30%以上。全市中心卫生院CT配备率100%。定向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招收3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

04

用心扶老帮困助残

34.发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建成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

35.通过更新设施设备、优化环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改造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个。

36.制定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70户。

37.新建幸福食堂30个,市、县两级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38.推动9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39.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引育。

40.“一户一案”为3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

41.“一人一策”为不少于4200名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42.每个县市办好1所县级供养服务机构。

43.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44.建成残疾人之家(“楚天舒”阳光家园)15个。提供基本康复服务1万人次以上。

45.确保市儿童福利中心、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主体工程完工。

46.招募爱心妈妈“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0名。

05

持续推进安居宜居

47.新增筹集(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3685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318户。

48.完成城中村改造417(套)户。

49.推进绚丽花城建设,建设20个口袋公园。

50.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27个。

51.完善“政府引导、业主主体”工作机制,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50台以上。

*5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实施葛洲坝枢纽水厂(紫阳水厂)更新改造,推进高铁新城及周边区域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一期)建设,对80个老旧小区燃气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加快推动华翔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

53.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广传承乡土记忆的农房图集5套左右,培育乡村建设工匠1200人次以上。

54.开工改造危旧房355套。

55.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试点,全年新增缴存30000名、公积金贷款支持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安居500户以上。

06

畅通交通出行网络

56.推动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建成通车。

57.实施城市道路项目33个,新增城市道路通车里程50公里。推动中心城区“串园连山”绿道建设。

58.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0个(城区3500个以上),逐步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停车贵问题,优化城市静态交通环境。

59.优化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补齐农村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新增充电桩1.2万个。

60.整治提升31个高速公路和61个普通公路沿线服务区、停车区环境。

61.开展全市道路交通“治乱除患”专项攻坚行动,完成30处点段治理。

62.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1000公里。

63.新增34个建制村通双车道,建制村双车道率达80%以上。

64.实施路面改善工程300公里,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在70%以上。

65.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实施村道安防工程500公里。

66.落实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机制,平均时间缩短到2个工作日以内,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垫付率达到100%。

07

综合整治城乡环境

67.谋划完成不少于470个大气年度治理项目,力争全年减排二氧化硫1526吨、氮氧化物4823吨、颗粒物1726吨、挥发性有机物395吨。

68.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完成全市工程治理类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53公顷。

69.完成城区“两网”二期项目、县市区污水管网治理项目建设,确保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定期开展水质检测,严防返黑返臭。

70.完成8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8%以上。

71.持续推进“湾湾亮”农村太阳能路灯建设,新增农村照明路灯2300盏。

72.推进5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升级改造。

73.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项目建设,改善15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

74.巩固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成果,全市实施农村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达到85%。

75.深化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确保长江干流宜昌段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完成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

76.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4%。完成737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77.开工建设城市中央绿心5公里中轴线生态走廊、23公里环线森境,确保10公里水系连通、23公里绿心环道、310亩苏家冲生态绿地建成投用,13公里柏临河活力生态廊道对外开放。

78.建改“驿站化”公厕14座。

79.整治背街小巷6条。

08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

80.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检查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450家以上、餐饮服务经营主体1690户以上。

81.开展肉类产品违法违规专项整治,检查肉制品生产主体147家以上、肉类产品销售主体1000家以上、餐饮服务单位2530家以上。

82.完成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肉类、蔬菜等重点领域食品监督抽检750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到100%。

83.常态化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检查各级各类学校670家以上。

84.制定药品抽检年度计划,全年完成药品监督抽检600批次。

85.配合省药监局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国家集中招采中标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09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86.建设文化广场提档升级项目12个。

87.实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建、改扩建项目10个。

88.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场次。

89.做好历史建筑等资源普查认定,全面推进挂牌保护,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挂牌率达到100%。

90.新建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项目20个。

91.完成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项目10个。

92.全年举办节赛、漫展、演艺等活动不少于12场。

93.对100所基层老年学校进行提档升级。

10

防范消除风险隐患

*94.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溯源整改、动态清零。

95.为115个乡镇配发水域救援、森林防灭火、抗洪抢险、综合保障、地震和地质灾害等救援装备。指导乡镇(街道)组建不少于3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96.持续开展问题窨井盖巡查整治,有序更换新型井盖2500个。

97.为配备AED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救护员培训,每个服务区培训不少于10名救护员。

98.建设3个省级、2个市级红十字水上救护站。

99.完成12000名初级救护员培训任务。

100.始终保持“打黑查伪”高压态势,对“黑广播”“伪基站”可疑信号开展“拉网式”监测和全覆盖搜索排查,累计监测时长20000小时以上,“黑广播”“伪基站”查处率100%。

101.压实反诈责任,强化预警防范、追赃挽损,实现电诈案件万人发案数同比下降10%以上。

102.加强县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及时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力争全年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不低于95%,积案化解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发生大规模聚集、涉访个人极端行为、因信访问题引发的负面炒作。

*103.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深化公安机关“一市一台”改革建设。

104.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完成避险搬迁1000人。

来源:西陵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