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庆谈判桌上,国民党代表们为何能咄咄逼人?即使强如中共“一、二把手”的毛泽东、周恩来,也不得不一退再退:从原来要求48个师的编制,直接让步到要求给24个师的编制,正规部队编制直接缩减一半;让出江南国民党心脏地带的7个根据地,再加上海南的抗日根据地,部队全部开赴
重庆谈判桌上,国民党代表们为何能咄咄逼人?即使强如中共“一、二把手”的毛泽东、周恩来,也不得不一退再退:从原来要求48个师的编制,直接让步到要求给24个师的编制,正规部队编制直接缩减一半;让出江南国民党心脏地带的7个根据地,再加上海南的抗日根据地,部队全部开赴长江以北。
就这,国民党代表头依然摇得向拨浪鼓一样的予以拒绝。最后毛主席借谈判的空隙,遍访重庆各界人士,详细解释我党和平建国的方案和谈判中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尤其是国母宋庆龄、各民主党派均对此予以声援,给了蒋介石和国民党以极大的压力。
迫于民众的和平呼声和对共产党人和平建国方案的巨大让步,最后毛主席决定再退一步,经过艰难的谈判,我们也争取到了18个师的编制。这比原来要求的48个师整整少了30个师!
这30个师,可都是长期抗日战争中以八路军、新四军一个班一个排辛辛苦苦才扩建起来的,且都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洗礼。用毛主席的话说:“都是会下蛋的母鸡!”谁不心疼啊?
蒋介石对自己的爱将们,还是有信心的。
在昔日和地方军阀诸如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唐生智等的明争暗斗中,蒋介石几乎从无败绩。又通过分化瓦解暗中收买等手段,把诸如傅作义、薛岳等人收归帐下,一举奠定了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不可撼动的强大实力。再加上日本投降后收缴的日本武器,美国战后的中国战区的所有剩余物资(武器为主),接收的汪伪资产,给了蒋介石以无比的自信心。
而蒋介石在抗战后期,几乎把自己精锐的部队放在西南大山里继续养精蓄锐,任由共产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打得你死我活,自己坐山观虎斗静等国际局势慢慢好转。
其实蒋介石也不是不抗战。抗战初期,作为国家的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庐山谈话几乎成了国共合作和全民抗战的经典。但凡热血男儿,巾帼英雄,无不欢欣鼓舞。“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今天听来依然让人血目贲张!
尤其是淞沪会战,蒋介石几乎压上了嫡系中央军的家底!海军、空军几乎全部拼光!
谁说蒋介石没有抗日,那他就是不懂得历史,最少不熟悉历史!也就是抗日战争,一举奠定了蒋介石大国“领袖”的地位。
尽管蒋介石也清醒的知道,毛泽东在抗战中拉起了不少队伍,甚至在1940年仅靠八路军就有能力拉出100个团,现在可能更多。但蒋介石更相信自己的实力,更相信自己强大的盟友美国!
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念头,从来就没有熄灭过。蒋介石自从当上黄埔军校校长以后,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力。中原大战以后,蒋介石的第一地位几乎再也没有人能撼动过。现在,他更加深信,自己的话就是圣旨。可偏偏到了毛泽东这里,却听了“不”的声音。
蒋介石绝对不能容忍,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的天空出现两个太阳!所以在谈判桌上,他指示部下寸步不让,寸土必争。美国人虽然碍事,但对拿捏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人,蒋介石好是有自信的!
美国人为了自己在中国的利益,需要他蒋介石。原来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糊弄走了可恶的赫尔利,美国人又派来了司徒雷登。可这改变不了美国人为了利益几乎无所顾忌的天性,有一点就够了。
《双十协定》的墨迹没干,蒋介石便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剿灭”中原李先念的部队的“绝密”命令。正如蒋介石预想的那样,国军几乎轻易的打穿了李先念的防线,中原共军的根据地很快被国军占领。
蒋介石下达了全面出击的命令。二百多万美械装备的中央军在长江以北全面推进,共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节节败退:东北杜聿明几乎将共产党常胜将军林彪领导的民主联军打得要退往苏联境内;华东陈毅粟裕解放区的首府临沂被节节推进的国军打得狼狈而退,就连共军原来最大的华北根据地也是被国军占领了大半。虽然也折损了几员大将和几万部队,但依然阻挡不了国军推进的势头,胜利似乎就在眼前!
随着部队的不断推进,开战半年以来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线越来越多,但部队似乎也到了强弩之末,推进速度明显放缓。
1947年元旦刚过,蒋介石指示国防部召开军事会议,根据当前局势调整作战方向。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将作战主要方向调整到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起,国防部称之为“双矛计划”。他要用最锋利的两支长毛,生擒毛泽东和陈毅。以“打击其士气,动摇其军心,削弱其国际地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被毛主席牵着鼻子走陕北的沟壑大川中“武装游行”。虽然占领了延安,可总是“擒王”而不得。几十万军队困在延安周围,退不得进不得。第二十军军长刘戡直接命丧黄土!山东战场更惨,原“御林军”“天下第一师”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魂归孟良崮!
东北更是闹心。一心要建功立业的“小委员长”陈诚代替了杜聿明,结果被林彪打得直接撂了挑子,装病灰溜溜的回到南京,搞得自己也灰头灰脸!
蒋介石不明白,昔日的百战将星,到了“一刀定江山”的时候咋都成了菜鸟?
其实,这还真不怨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就怨他蒋介石自己。爱将们贪污成风,个个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他睁只眼闭只眼。杂牌军想入委员长的法眼,奋力拼杀胜利在望立功授奖的却都是“天子门生”;杜聿明打得风生水起陈诚却取而代之;部下为了保住军队“死道友不死贫道”,人人都学会了他蒋委员崛起发家的本事!
反观共产党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不尽心尽责。尤其是共产党人的领袖毛主席,以身犯险靠着几百人都警卫部队硬生生的托住了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对部下的作战方案很少随意干预,只把握大的战略方向,充分让前线将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但犯解放了的地区基本都建立以民主政权,实行了土改,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原本处于劣势兵力的人民军队在翻身农民的支持下部队数量几何级的膨胀还没有后顾之忧。
再说日本投降以后,人民渴望休养生息。蒋介石却为了“两个太阳之争”悍然发动内战。而为了前线所需在国统区横征暴敛,拉丁拉夫,把几亿农民推到了共产党人的旗帜之下!
原来依靠特务和中央军威慑的地方实力派也看清了蒋介石的本质纷纷倒戈,回归了人民的阵营。那些死心塌地能征善战的昔日将星,不是走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就是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或者在香港扯起反蒋大旗。
蒋介石有记日记的习惯,一来欺骗自己,二来迷惑别人。
他对自己在大陆的失败反思很多年,最终得出答案:
一,部下作战不力,互相推诿扯皮。
二,革命理念不忠,最终丧失革命理念当了可耻的叛徒。
三,部分地方军阀不听调遣,不服从中央,拥兵自重,最后被共产党各个击破。
蒋介石到死,也没有反思出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转战陕北
蒋介石就任总统
蒋介石败退台湾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