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年我赚了三万,回老家过春节时装穷,她主动找上门:不嫌弃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18:38 1

摘要:"不嫌弃你了,想跟你去城里闯闯。"当年闪躲我目光的张小芳,如今站在我家门口,眼神里带着我看不懂的坚定。

"不嫌弃你了,想跟你去城里闯闯。"当年闪躲我目光的张小芳,如今站在我家门口,眼神里带着我看不懂的坚定。

腊月的风裹着雪花刮进门缝,她搓着冻得通红的手,鼻尖也冻得发红。

一九九四年腊月二十三,我从城里回到了老家王家村。这几年在城里摆小摊,好不容易积攒了三万块,放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工人一年到头也就赚个千把块钱。

记得当时物价还不高,一斤猪肉才四五块,一台十四寸彩电要两千多,三万块钱差不多能在县城买个小套间了。

我没告诉家里人我赚了钱,甚至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夹克回来。里面套着当年村里流行的"的确良"衬衫,早已褪了色。

俗话说,富不还乡,穷不回家。我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倒要看看,谁对我是真心实意的。

村口的大喇叭还是那么响亮,广播着过年注意防火防盗的内容,还夹杂着几首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刺耳的音乐声回荡在村里的每个角落。

一路上遇到的乡亲们,看我的眼神里都带着些许怜悯和窃窃私语:"听说城里混不下去了,灰溜溜回来过年。"

"王大志啊,咋又瘦了呢?城里苦吧?"李大娘挎着篮子,里面装着刚从供销社买回来的年货,上下打量着我。

"还行,混口饭吃。"我低着头,故意露出几分窘迫。

小时候,我和张小芳是前后院的邻居,一起上学,一起放牛。她爱笑,一笑眼睛就弯成了月牙,整个村子的人都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姑娘。

十八岁那年,我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在村后的小河边,我递给她一个用红纸包着的小木雕——那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刻的一对小燕子。

"小芳,我喜欢你。"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她红着脸拒绝了:"大志,咱俩不合适。"说完就跑开了,连那对小燕子也没拿走。

后来我听说她和村会计小李好上了,也就死了这条心,收拾行李去了城里。临走那天,满村子的人都来送我,唯独不见她的身影。

如今她突然找上门,说想跟我去城里,这让我心里打起了鼓。是听说我在城里混得好?还是和小李出了什么问题?

"小芳,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我递给她一杯热茶,故意问道。那是用搪瓷缸子泡的,缸子边缘已经有些磕碰的痕迹。

"还能怎样,柴米油盐的日子。"她低头看着茶杯,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听说你在城里做生意?"

屋外传来收音机里新闻联播的声音,妈妈正在院子里择菜,时不时往屋里张望。

"哪能啊,就是个小摊贩,勉强糊口。"我顺着装穷的戏路走下去,"摆个小摊,风吹日晒的,挣不了几个钱。"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不要紧,我不怕苦。当年你一个人去闯,我就知道你有出息。"

看她这样,我心里更加困惑了。按理说,她嫁给小李,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啊。小李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干部,每月有固定工资,还在村委会当会计,手里多少有些权力。

"那小李呢?你们不是......"我试探着问道。

"他......"她欲言又止,眼圈突然红了,"算了,不说这些。大志,我就是想问问,你那边缺不缺帮手?"

接下来几天,我故意在村里散步,观察小芳的生活。她嫁给小李后住在村东头,那是村里唯一的砖瓦房,但看上去年久失修,院墙都倒了半截。

每天早上五点多,鸡叫头遍,小芳就起来了。她先给婆婆熬药,然后喂鸡喂猪,接着挑水做饭,忙完家务才去地里干活。

小李却很少见人影,偶尔回家也是深夜,常常带着一身酒气。乡下人说得好:"男人沾上三样,妻儿老小都遭殃——烟、酒、牌。"看来小李是沾上了不止一样。

村口的老槐树下是村里人闲聊的地方。老人们坐在石头上,晒着太阳,说着家长里短。我假装路过,听到几个婶子在议论:

"小李又去县城赌钱了,昨晚输了小芳织的两件毛衣钱。这毛衣要是拿到集市上,少说能卖五十块呢!"

"唉,小芳命苦啊,照顾病重的婆婆,还要拉扯个体弱的孩子。"

"听说她找上了从城里回来的王大志,想跟着去城里..."

"八成是看上人家城里有出息了,想攀高枝呢!良心都让狗吃了,当初不是她甩了大志吗?"

我心里一沉,难道真如村里人猜测的那样?可当我看到小芳佝偻着背影,在寒风中推着生病的婆婆去卫生室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那辆自行车老旧得吱呀作响,车筐里放着用报纸包着的药瓶。

九四年的农村医疗条件还很落后,小芳的孩子小满才五岁,听说从小体弱多病,没少往县医院跑。每次去医院都要坐两个小时的班车,还得转好几趟。

村里卫生室的老郭大夫是我爹的老哥们,我特意去看望,顺便打听小芳家的情况。老郭的卫生室简陋得很,一张旧桌子,几把椅子,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医学挂图。

"老郭叔,最近身体咋样?"我从怀里掏出一包中华烟,那是城里最高档的烟了。

"哟,大志回来了!混得不错嘛,都抽上中华了。"老郭接过烟,笑呵呵地说,但没拆封,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留着过年招待客人。"

闲聊几句后,我把话题引到小芳身上:"看见小芳推婆婆来看病了,她家情况咋样?"

"小芳那孩子命苦啊,"老郭叹了口气,手指不停地敲着桌子,"嫁给小李后才知道他好赌,欠了一屁股债。小满又体弱,总是咳嗽不止,县医院说要做个手术,需要不少钱。"

"多少钱?"我追问道。

"听说得五六千呢,对普通人家来说不是小数目。"老郭摇摇头,"小芳一个人扛着,实在是不容易。"

"所以她为什么突然找我?"我疑惑地问。

"这你得自己问她。"老郭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抽出一支用旧的钢笔在处方单上写着什么,"年轻人的事,我们老人家不好插嘴。"

那天晚上,我躺在小时候睡的炕上,怎么也睡不着。窗外飘着雪,炕上烧得热乎乎的,我却感到一阵凉意。

想起小芳当年的笑靥如花,再想想如今她憔悴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一个曾经被全村人羡慕的姑娘,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过了几天,我在村口碰见了小芳。她正吃力地挑着一担柴火往家走,步履艰难地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我连忙上前帮忙:"我来吧。"

"不用,大志,我自己能行。"她固执地摇头,脸上因为寒冷和劳累而显得格外红。

"小芳,有话直说吧,你找我究竟为了什么?"我按住扁担,直视她的眼睛。

她犹豫了片刻,眼睛红了:"大志,当年是我对不起你。如今我只是想..."

话未说完,村里几个婶子路过,投来异样的目光,小声嘀咕着什么。小芳的脸刷地白了,放下担子就走:"没什么事,打扰你了。以后我不会再来找你。"

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自尊和倔强,就像当年那个宁愿放牛淋雨也不肯借我伞的小姑娘。雪越下越大,她的背影渐渐被白色笼罩,却依然倔强地挺着腰杆。

我拎着柴火追了上去:"小芳,等等!"

她停下脚步,没有回头:"放下吧,我自己能行。"

"我知道你能行,但我想帮你。"我把柴火放在她家门口,"明天我来找你,有话好好说。"

第二天,村里传出了更难听的闲话,说小芳"不安分守己",想攀高枝。有人甚至说她想抛弃小李和孩子,跟我去城里享福。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让我既气愤又心疼。

傍晚时分,我看见小芳独自在村口的小溪边洗衣服。冰冷的河水把她的手冻得通红,她却浑然不觉,一下一下地搓着衣服。突然,她停下动作,蹲在河边失声痛哭。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过分了。这么多年过去,我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猜疑和狭隘?带着这样的心情装穷回来"试探"乡亲们,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我鼓起勇气走到她身边:"小芳,对不起。"

她擦了擦眼泪,勉强笑了笑:"大志,你有什么好对不起的?是我自己命不好。"

"不是的,我要跟你坦白。"我深吸一口气,把实情和盘托出,"小芳,对不起,我在城里这几年确实赚了些钱,装穷回来是想..."

"是想看看谁对你是真心的?"她抬起头,眼里既有失望又有理解,"我不需要你的怜悯,大志。"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直地插进我的心里。我终于明白,我这种所谓的"考验",对于小芳这样骄傲的人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伤害。

"那你找我是为了什么?"我轻声问道。

她沉默了许久,眼泪无声地滑落。寒风吹过河面,带来阵阵凉意。她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里,像是要洗去什么。

"小满需要去省城做手术,我想借点钱。"她终于道出实情,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本想等你回城后再开口,没想到..."

"你怎么不早说?"

"我怕你误会,以为我是冲着你的钱来的。"她苦笑,"看来还是被人误会了。"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后我愣住了——那是我十八岁时送给她的木雕燕子,被保存得很完好,只是木头已经变得更深沉些。

"你...你一直留着?"我震惊地问。

"嗯。"她点点头,"当年我不是不喜欢你,而是..."

小芳的自尊心太强,即便是为了孩子,也不肯放下尊严。而我呢,竟然用猜忌的眼光看待曾经最纯真的情谊。我深感愧疚。

当天晚上,我偷偷去了小芳家。屋子里黑漆漆的,只有一盏煤油灯微弱的光。婆婆躺在床上低声呻吟,小满在一旁咳嗽不止。小李不在家,听说又去赌博了。

"大志,你怎么来了?"小芳惊讶地问,连忙把我拉到外面,"被人看见不好。"

"我不管那些。"我坚定地说,"小芳,我要帮小满。"

"不行,我不能接受。"她固执地摇头,"我找你是想借钱,不是要你白给。"

"谁说是白给了?"我笑了,"我这人最会算计,帮你肯定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她警惕地问。

"等小满病好了,你得帮我个忙。"

第二天一早,我在村委会大院贴出一张纸条,写明我愿意帮助小芳和小满。"我认识的小芳,是个善良坚强的女子,不是你们口中的'势利眼'。请大家尊重她的尊严。"

村里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说我是个傻子,被小芳骗了;也有人说我是个好人,不忘旧情谊。

我不管这些闲言碎语,当天就带着小芳和小满去了县医院,联系转院手续。医院的走廊上挤满了病人,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小满小小的身体缩在妈妈怀里,不时咳嗽几声。

"大志,真的很感谢你。"小芳低声说,眼里含着泪,"我一定会还你钱的。"

"你先把小满的病治好,钱的事慢慢来。"我拍拍她的肩膀,心里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除夕那天,我带着礼物去看望小芳一家。她婆婆瘫在床上,小满刚做完手术回来,脸色比之前好多了,正坐在炕上看我带给他的小人书。

小李居然在家,看到我进来,有些尴尬地低下头。他瘦了很多,不再是当年那个趾高气扬的村会计了。

"大志,你不该这样。"小芳难为情地说,"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让他们说去吧。"我递给她一个红包,"这是给小满的压岁钱,也是我投资你在村里开个小卖部的启动资金。"

她犹豫着没接:"你为什么要帮我?当年是我辜负了你啊。"

这时,我才知道更多的往事。原来当年她拒绝我,是因为她父母都病重,需要有人留在村里照顾。而小李是村里唯一愿意承担这责任的人。

"那时候你还小,满脑子都是出去闯世界。"小芳轻声说,"我爹娘病得那么重,我不能丢下他们。小李答应留在村里,照顾我爹娘..."

"后来呢?"我问道。

"后来爹娘去世了,我和小李也有了小满。我以为日子会好起来,可小李..."她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丈夫,没有继续说下去。

"你走的那天,我在村口看着你的背影流泪,可我不能跟你走。"她倔强地擦了擦眼角,"这些年,听说你在城里闯荡,我一直为你高兴。"

小芳桌上放着一个旧盒子,里面居然整整齐齐收着我少年时写给她的所有纸条和信件,有些已经泛黄破损,却被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看到这些,我的心猛地一疼。

那些稚嫩的字迹,记录着我们青葱岁月里最单纯的感情。有一张纸条上写着:"小芳,今天太阳真好,像你的笑容一样。"另一张上是我歪歪扭扭画的一朵花,旁边写着:"送给最美的小芳。"

"你竟然都留着..."我哽咽了。

"傻丫头,人家早把你忘了。"小李突然开口,声音里既有嘲讽又有自嘲,"要不是小满病了,她也不会去找你。"

"小李!"小芳呵斥道。

"没事,我说的是实话。"小李苦笑,"大志,我对不起小芳。这些年,是我没用,害她受苦了。"

看着这个曾经的情敌,我心里没有了怨恨,只有怜悯。人这一辈子,命运无常,谁能保证自己永远顺遂?

"小李,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递给他一支烟,"人总有失足的时候。"

春节过后,我帮小满联系了省城最好的医院。小芳一直陪着孩子,小李在村里继续他的工作。我还托关系找人劝说小李去戒赌,给他在城里一个做工的机会。

"大志,你没必要这样。"小芳感激地说,"我们已经欠你太多了。"

"小芳,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样坚强。"我真诚地说,"我曾经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跟你比,我差远了。你为了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孩子不惜低头。这份坚韧,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临走前,我终于说服小芳接受了我的创业资金。那不是施舍,而是对她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这钱你就当是我投资的,以后赚了钱,分我一杯羹就行。"我半开玩笑地说。

"一定!"小芳认真地点头,眼里闪烁着久违的光彩。

十年后的一个夏天,我再次回到王家村。村里变了样,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电视天线像竹笋一样冒出来。每家每户都有了彩电,有些甚至装上了电话。

小芳的小卖部已经变成了村里最大的超市,连隔壁村的人都来这里买东西。货架上琳琅满目,从日用品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大志叔叔!"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冲我招手,正是小满。他已经长成了英俊的小伙子,考上了省城大学。

"小满,长这么高了!"我欣慰地看着他健康的脸庞,想起十年前那个瘦弱的身影,心里满是感动。

小李也早已改掉恶习,在超市帮着小芳一起打理生意。他头发花白了不少,但精神很好,看到我热情地打招呼:"大志来了!快进屋坐。"

小芳从柜台后面走出来,脸上有了些岁月的痕迹,但眼睛依然明亮。"大志,你可终于回来了。"

"生意不错嘛。"我环顾四周,真心为她高兴。

"这都是托你的福。"小芳递给我一杯自家种的茶,"是你给了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不,是你自己的坚强和智慧成就了今天。"我看着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依然能看到当年那个倔强女孩的影子。

夕阳西下,我们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的田野和回家的牛羊,相视一笑。

"记得我当年让你帮的忙吗?"我突然问道。

"记得,你说等小满病好了,要我帮你个忙。"小芳点点头,"可你一直没说是什么忙。"

"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我笑着说,"我要你帮我证明一件事。"

"什么事?"

"证明人间真情永远比金钱更珍贵。"我轻声说,"你做到了。"

小芳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岁月的温情。

不是所有情感都要以爱情收场,有些羁绊,是超越爱情的相互成就与尊重。如同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庄稼,在风雨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这就是生活,平凡而珍贵。就像小芳常说的那句话:"人这辈子,不在乎你有多少钱,而在乎你经历过什么,又珍惜了什么。"

我想,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了。回望来路,那些曾经的误解和猜疑,如今都化作了理解和尊重。命运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不同的路,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远,而是一路上你如何对待身边的人。

晚风吹过麦田,泛起金色的波浪。我和小芳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需要多言,因为最深的情谊,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岁月沉淀后那份懂得与珍惜。

来源:自强之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