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好人”事迹|十余年匠心助残,她用非遗技艺传播大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21:00 2

摘要:走进何秋红的工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微型世界。展架上,一个个精致的串珠作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憨态可掬的“榨菜福娃”、栩栩如生的“好彩头”青菜头、娇艳欲滴的绣球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这位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

在涪陵区荔枝街道辖区的何秋红工艺品制作部内五彩斑斓的珠子在何秋红的指尖翻飞跳跃逐渐化作栩栩如生的“榨菜十二生肖”“榨菜福娃”“风脱水”“好彩头”等物件她用双手不仅串联起涪陵非遗文化的瑰丽篇章更托举起残疾人、留守妇女等群体的希望与梦想2025年一季度,何秋红以“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入选“涪陵好人”让这座城为她的坚守与善意而动容

何秋红在整理自己的手工作品

匠心传承

让传统工艺焕发时代光彩

走进何秋红的工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微型世界。展架上,一个个精致的串珠作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憨态可掬的“榨菜福娃”、栩栩如生的“好彩头”青菜头、娇艳欲滴的绣球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这位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

“串珠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何秋红拿起一个正在制作的“榨菜福娃”介绍,“光是这个小小的福娃,就需要运用孔内打结、反串、跳串、对串、平串、叠串等十几种技法,用近万颗珠子才能完成。”作为涪陵传统手工串珠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何秋红自2011年创立工艺品制作部以来,始终以弘扬地域文化为己任。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何秋红常常工作到深夜。2016年8月,因长期久坐导致腿部筋膜发炎,她一度卧床不起;2021年又因肩周炎、颈椎炎发作,手臂无法活动;2023年底,严重的手腕腱鞘炎让她连筷子都拿不稳。“每次病痛来袭时,我都想过放弃,但看到那些等着学艺的残疾人朋友,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何秋红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秋红独创的“榨菜福娃”系列作品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耗时5年研发的“好彩头”青菜头串珠作品,因形神兼备被市民誉为“最具涪陵特色的文创”。如今,她的作品不仅被纳入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更成为宣传家乡的文化名片,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

授人以渔

为特殊群体插上“隐形的翅膀”

“没有何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残疾人徒弟吴超谈起恩师时难掩激动的心情。因先天性重度残疾,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2013年,16岁的吴超参加何秋红组织的免费培训班后,不仅掌握了串珠技艺,还与同伴胡安会、胡义会共同创作作品《启航》,在重庆市残疾人文化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何老师总说,我们做的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人生的‘好彩头’。”吴超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何秋红指导徒弟吴超制做绣球花串珠作品

“现在每个月靠做串珠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吴超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最新作品——一个精致的“绣球花”摆件,“何老师不仅教我串珠,而且教我识字、与人沟通,她尽全力支持我销售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给了我方向和力量。”

十余年来,何秋红与区残联、区妇联合作开展公益培训2000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20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就业。荔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炜这样评价:“她不仅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社会公益的践行者。用‘小珠子’串起‘大民生’,这份坚守令人敬佩。接下来,我们将加大挖掘、推动非遗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承与宣传,在辖区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爱心传递

公益路上的坚守与奉献

在涪陵区爱心树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孩子们正开心地用何秋红捐赠的串珠材料制作手工艺品。“何阿姨每次来都会带好多漂亮的珠子,教我们做小物件。”儿童小雨(化名)举着自己刚完成的花朵,脸上洋溢着难得的笑容。

自2015年起,何秋红多次参与特殊儿童帮扶活动,累计捐赠价值1.5万余元的手工材料。2018年,她更是在涪陵区团委主办的爱心义卖活动中,捐赠5000元善款用于资助偏远地区困境儿童。“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何秋红说。

翻开何秋红的履历,荣誉熠熠生辉:2019年“最美助残志愿者”、2016年重庆市“创享山城”大赛铜奖、2015年重庆市手工编织技能大赛第一名……但比奖牌更厚重的是她的善行,她甚至自掏腰包为学员解决生计难题。“非遗技艺要活起来,更要暖起来。”何秋红如是说。

眼下,何秋红正在构思打磨双子塔、白鹤梁、石鱼、816、丛林西瓜、白塔等精品串珠作品,“只要是能想到的都会做。”何秋红说,她将创作更多有涪陵地域特色的文创作品。

何秋红的代表作《风脱水》

从非遗传承到助残扶弱,何秋红用匠心与爱心交织出绚烂的人生图景。谈及未来,何秋红说:“我计划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涪陵串珠,通过涪陵串珠了解涪陵。然后建立一个残疾人手工艺术品合作社,形成一个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让他们真正实现自立自强,靠双手编织幸福。”这份质朴的愿景,正是“涪陵好人”最生动的注脚。

何秋红的代表作《好彩头》

【记者手记】何秋红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传统工艺的温度,更用无私的大爱点亮他人的生活。正如她所说:“每一颗珠子都有它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这或许就是“涪陵好人”最生动的诠释。 和

让更多小伙伴知道

来源:涪陵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