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儿都”慈善再添佳话,于世猷慈善基金于教师节成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17:39 2

摘要: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天津这座以“哏儿都”闻名的城市,再次以其深厚的慈善底蕴书写了一段暖心佳话。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世猷先生的弟子汪洋,于此日将其个人积蓄10万元人民币捐赠予天津市慈善总会,正式设立“于世猷慈善基金”,专项用于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秋冬

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天津这座以“哏儿都”闻名的城市,再次以其深厚的慈善底蕴书写了一段暖心佳话。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世猷先生的弟子汪洋,于此日将其个人积蓄10万元人民币捐赠予天津市慈善总会,正式设立“于世猷慈善基金”,专项用于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秋冬之需。

捐赠仪式上,汪洋先生坦言,原本计划举办一场风光的纪念演出来缅怀恩师,但得知天津福利院孩子们在秋冬之际面临实际困难时,他改变了主意。“我在想,搞一个纪念活动的意义,不如做到真正有意义。”

这一思想的转变,恰恰契合了其师于世猷先生“歌颂时代,服务大众”的艺术情怀,也将传统的尊师之情,升华为了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切实善举。

天津,在于世猷先生心中是第二故乡,在汪洋先生心中是承载着无数乡亲情谊的故土。这份对城市的深厚情感,成为了善款最终润泽津门的重要原因。汪洋先生动情回忆,当年恩师离世时,是近200位素不相识的天津父老乡亲伸出援手,助其料理后事,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如今,他以慈善基金的方式回报这座城市的温暖,完美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也展现了天津人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精神风貌。

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张宏伟对此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教师节以师之名成立慈善基金,是对恩师最好的告慰,也充分说明了天津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他指出,天津的慈善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致力于本地帮扶,更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此次基金的成立,正是天津慈善力量不断壮大的缩影,也是“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浓厚氛围的体现。

天津,不仅是带来欢笑的“哏儿都”,更是播撒爱心、传递温度的热土。“于世猷慈善基金”的成立,如同一颗爱的种子,必将在这片慈善沃土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让欢声笑语与人间温情在这座城市交织出更动人的旋律。

师恩廿载难忘怀,汪洋捐资十万成立基金续师情

“师恩难忘……他老人家植入骨髓对我的教诲让我魂牵梦绕。”2025年9月10日,教师节,在恩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世猷先生离世二十周年之际,弟子汪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跨越二十年的缅怀——他捐出个人积蓄10万元,设立“于世猷慈善基金”,将这份沉甸甸的师徒情谊,化为滋养社会未来的绵绵爱心。

这场筹备了二十年的纪念,原本是另一番模样。汪洋曾无数次设想,要像其他弟子一样,为老师举办一场风风光光的纪念演出或学术研讨,以谢师恩。然而,就在积极筹备之时,天津福利院孩子们在秋冬季节面临的资金缺口触动了他的心弦。他最终决定,将用于纪念活动的资金全部捐出,用于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我想,搞一个纪念活动的意义,不如做到真正有意义。”汪洋说他找到了最能体现师父精神内核的纪念方式。

于世猷先生一生致力于“歌颂时代,服务大众”的相声艺术,他生前常教导汪洋,真正高级的包袱是要有回味,最好的回味不如充满爱。汪洋此举,正是对师父艺术理念与人生教诲最深刻的领悟与传承。他将师父给予他个人的、百分之百的爱,分散润泽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让师爱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得以延续和放大。

这份师徒深情,还与一份厚重的天津乡情紧密交织。2005年,于世猷先生在津离世,是近200位素不相识的天津乡亲帮助汪洋将恩师入土为安。这份恩情,汪洋铭记至今。

因此,在师父的第二故乡天津成立慈善基金,既是对师父的缅怀,也是对天津父老乡亲的报答。他承诺,此项捐赠将持续四年,希望以此呼吁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

基金会现场,汪洋深情告白:“在天有灵的恩师,您看看您的第二故乡……”他相信,师父若看到今日天津的发展与自己的艺术以慈善的形式继续服务大众,定会感到欣慰。十万善款,重于千金。它承载的是一位弟子对恩师长达二十年的思念,是一位艺术家对“服务大众”精神的践行,更是一颗感恩之心对一座温暖之城的深情回馈。于世猷先生的艺术生命与善心,在其弟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延续与升华。

来源:每日新快讯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