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RA心-肾-代谢实力兼备,开启CKM共理新篇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8:46 1

摘要:2025年4月5日,在第3届国际心血管代谢大会的“GLP-1心肾代谢专题会”上,多位心血管大咖共聚,围绕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前沿热点、治疗理念变革、管理策略及新型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学

2025年4月5日,在第3届国际心血管代谢大会的“GLP-1心肾代谢专题会”上,多位心血管大咖共聚,围绕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前沿热点、治疗理念变革、管理策略及新型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分享和研讨。本文整理精彩观点,让我们一睹为快。

会议伊始,论坛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素新教授表示,自罗格列酮事件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所有新上市的降糖药物都必须开展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以验证其心血管安全性。在此背景下,GLP-1RA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新型降糖药物应运而生,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展现出显著的心肾保护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基于此,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观点交锋与实践经验交流,为心血管代谢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注入新动力。

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罗素新教授

心血管代谢综合管理理念变革

走向CKM共理新时代

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勇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指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病(CKD)和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T2DM]等)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构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三重负担”。最新研究揭示,三者存在共通病理生理机制基础,互为因果且彼此加重预后,因此,综合监测及管理已迫在眉睫。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综合管理理念已从心血管代谢(CM)走向CKM。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创新性提出CKM新理念,将诊疗范围拓展至心-肾-代谢轴的多维交互机制,推动慢性病管理模式进入系统整合新阶段,并将CKM分为0期-4期,不同CKM分期的管理策略有所不同:早期(1-3期)CKM的管理目标为预防CVD,包括减重、降压、调脂、降糖以及亚临床CVD和CKD的管理;已合并心肾疾病的4期CKM患者管理目标为提供CVD的优质诊疗。但值得注意的是,GLP-1RA被推荐用于CKM不同分期的治疗,以帮助CVD或高风险合并T2DM的患者。

李勇教授表示,从CM到CKM,不仅是概念的延展,更是慢性病管理模式向系统化、个体化的跨越。这一变革将推动多学科协作纵深发展,为破解心肾代谢共病难题提供全新路径。

顺应CKM新时代治疗需求

GLP-1RA以心肾代谢综合获益“乘风破浪”

图.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贾绍斌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贾绍斌教授介绍,JAMA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美国近90%成年人处于CKM不同分期阶段。我国慢性代谢性疾病负担更为沉重,糖尿病、肥胖发病率均居于全球首位,提示中国CKM患者数量可能更为庞大。此外,开滦研究15年随访证实,CKM分期与全因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风险梯度:1期HR 1.26→四期HR 3.78),在60岁以下人群中相关性更强。因此,CKM早期干预尤为紧迫。

GLP-1RA是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其在胰腺、心脏、肾脏、血管、胃肠道、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中普遍表达,多器官作用机制奠定其综合获益基础,使其成为CKM管理的“多面手”。

已有多项关于GLP-1RA的CVOT、肾脏结局试验(KOT)及代谢获益研究公布,进一步证实GLP-1RA心-肾-代谢实力兼备,推动了其顺应CKM时代的治疗需求。

司美格鲁肽的CVOT——SUSTAIN 6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司美格鲁肽可进一步降低T2D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达26%。且事后分析表明,其心血管获益独立于冠脉病变支数、既往有无已诊断CVD、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线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FLOW研究是首个且唯一一个GLP-1RA肾脏结局研究,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可在CKD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T2DM伴CKD患者主要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24%。

此外,司美格鲁肽还可改善T2DM患者的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包括降低HbA1c,减轻体重,减少腰围,降低收缩压,并改善血脂谱等。

GLP-1RA因其心肾代谢综合获益的特性,已成为《2023 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2023 AHA/ACC/ACCP/ASPC/NLA/PCNA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管理指南》、《2022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等多部心肾疾病相关管理指南的优先推荐药物。

贾绍斌教授总结道,GLP-1RA通过多器官作用机制与扎实的循证证据,实现了心、肾、代谢三重获益的协同效应,成为CKM管理的基石药物。随着指南地位的不断提升,GLP-1RA将在CKM时代持续“乘风破浪”,引领慢性疾病管理新格局。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精准绘制路径,引领实践启航

图. 四川省人民医院 孔洪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孔洪教授表示,近年来国内外指南明确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合并T2DM患者优先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或SGLT2i,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我国GLP-1RA和SGLT2i在CVD中的应用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首部针对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的临床路径——《2024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应运而生,该共识涵盖了冠心病患者中T2DM的筛查、诊断、管理和长期随访,为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和疾病综合管理提供规范化指导。

共识强调,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进行T2DM筛查和评估,检查首选空腹血糖和HbA1c,如二者还不能确诊,则考虑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在药物选择方面,共识针对不同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均做出了规范化的指导,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T2DM患者,如血液动力学和病情稳定且无禁忌证,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GLP-1RA和(或)SGLT2i治疗。

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合并T2DM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若无禁忌证,应启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GLP-1RA和(或)SGLT2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合并T2DM患者,GLP-1RA可考虑继续使用;对于接受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患者,在检查前或检查时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PCI术前需根据情况停SGLT2i 48 h;对于术后当日即能恢复正常饮食的短小日间手术的患者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一律停用。

孔洪教授表示,希望心内科医生能从共识中获得新的见解,同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该共识,使更多患者得到规范诊疗,最终全面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

心肾代谢典型病例诊疗分享

看GLP-1RA如何在CKM管理中“披荆斩棘”

图.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哲教授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王哲教授通过成功诊治一例CKM综合征患者的经验分享,深入探讨了CKM综合管理策略及GLP-1RA的临床价值。

患者为一位BMI约为19kg/m2的76岁女性,主诉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加重5天。既往史复杂,包括T2DM 20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三支重度病变、主动脉瓣狭窄及心力衰竭。外院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狭窄90%,回旋支次全闭塞,曾拒绝血运重建,病情反复恶化。此病例集中体现了CKM的核心特征——心、肾、代谢紊乱相互交织,传统治疗难以全面控制。

王哲教授指出,GLP-1RA凭借其多靶点获益,或可成为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利器”。为此,其团队制定了介入与药物协同治疗方案,力求实现“1+1>2”的疗效,药物选择以司美格鲁肽为核心的治疗方案,不仅能改善患者CVD及肾脏疾病,还能优化代谢指标,实现对患者“心-肾-代谢”全方位干预。

经过治疗,患者活动耐量显著提升,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均得到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也有所恢复,这进一步印证了GLP-1RA在CKM管理中的地位。

王哲教授强调,新型制剂如司美格鲁肽的应用,为CKM管理提供了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制胜”的转型契机,全面助力改善心血管代谢疾病。

观点碰撞

激荡学术思想,引领CKM管理新风尚

随后进入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CKM管理带来的改变及展望、GLP-1RA多靶点获益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起始时机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GLP-1RA在临床应用中的最佳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

图. 罗素新教授(左一);李勇教授(左二);贾绍斌教授(左三);孔洪教授(右二);王哲教授(右一)

李勇教授表示,以GLP-1RA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不仅实现了血糖精准调控,更能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延缓心肾功能恶化进程,突破了传统指南对正常体重/低体重人群的用药限制,推动了临床诊疗策略的核心转变,实现心肾代谢疾病的全周期管理目标。

贾绍斌教授指出,GLP-1RA的受体广谱分布于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心、肾、肝、脑等)。其通过抑制炎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肾损伤和纤维化等多重机制,在心肾代谢疾病的防治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这一进展标志着心肾代谢性疾病管理迈入多靶点协同治疗的新时代。

孔洪教授介绍,在她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都该应用GLP-1RA,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而SGLT2i用于所有心衰的患者。当冠心病与心衰共同出现时,会果断地采用两者联合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研究也显示二者联用能够带来进一步的心血管获益。她还特别强调,GLP-1RA(特别是司美格鲁肽)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不应该受制于患者胖瘦与否的条件,药品本身适应证和医保适应证都没有这个限制,指南推荐中也从未加上此限制。因此,心内科医生应该在应用时避免这个误区。

王哲教授强调,GLP-1RA不应仅被视为减重或降糖的药物。对于患有ASCVD或处于ASCVD高风险合并T2DM的患者,无论其血糖水平和BMI如何,都应尽早启动GLP-1RA的治疗,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他通过几年来应用GLP-1RA的体会,已经看到很多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总结

李勇教授总结道,CKM管理体系的构建标志着现代医学从单一靶点干预向代谢-心-肾轴整体调控的范式转型。以GLP-1RA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肾保护,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因此,李勇教授强调,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无论其体重状况如何,均应尽早启动GLP-1RA司美格鲁肽治疗,以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更为重要的是,司美格鲁肽在降糖的同时,还具有更低的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来源:小璇医生养生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