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赚钱的路子,而你却只知道打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9:10 1

摘要:你每天早上7点起床,挤地铁、赶打卡,用固定的时间换一份固定工资,觉得很痛苦。当看到“月入五万的副业攻略”时,内心一颤,但想来起去又安慰自己:“还是打工稳妥点,风险太大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不打工的话,会做些什么呢?

你每天早上7点起床,挤地铁、赶打卡,用固定的时间换一份固定工资,觉得很痛苦。当看到“月入五万的副业攻略”时,内心一颤,但想来起去又安慰自己:“还是打工稳妥点,风险太大了”。

这种“稳妥”的思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大多数人的可能性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朝九晚六痛苦地上班。但工资一发下来就被房贷车贷和生活费分配完了。

稳倒是穷得挺稳的,就是每每看着银行卡余额就发愁时感叹赚钱太难了。

现在我一边上班,一边做着几个互联网项目,不说赚很多钱,一个月三千来块也足够弥补工资不够的那个经济缺口。

你看,只要敢去开始尝试,其它方式也能赚钱的。

一、为什么找不到打工以外的赚钱路子?

1、房租、房贷、孩子的学费……这些现实压力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不敢轻易去冒险。

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找份好工作,稳稳妥妥地过好日子就好。

至于一切不确定的冒险,那不是我该做的。

打工的“稳定”就成了救命稻草,哪怕它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这种“安全幻觉”背后,是恐惧的支配—

毕竟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是害怕的。害怕失去基本保障,害怕成为失败者而让自己和家人受到鄙视。

2、还有许多人用“性格内向”“没天赋”当借口,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却忽略了赚钱的本质是你能解决问题。

所以限制你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我不配”的潜意识。

跳出打工思维,你会发现除了打工还有很多赚钱的路子。

二、不打工的活法

1. 轻资产创业:用信息差赚钱。

你掌握一个小众领域的信息,就能创造价值。

比如,闲鱼、京东等无货源跨境电商,熟悉后直接找源头工厂甚至代购海外小众品牌的商品,本质是链接工厂与消费者的中间商。

不需要囤货、租店面,靠社交媒体引流,用私域运营转化。

利用信息差套利。

2. 技能变现:把兴趣变成饭碗

比如:会做饭的宝妈,可以做辅食教程,做带货视频,既能照顾宝宝又能赚取佣金;

不需要比较别人会太多,只要能比一般人会多一点点,就有机会能赚到钱。

还可以发到小红书上面,做成教程售卖,就是一份9.9元,也有很多新手宝妈买单。

3. 人人都是IP的时代

近年来,抖音、小红书让“普通人成名”的成本趋近于零。

一不小心,你就成网红了。

一个穿搭博主直言:“我粉丝才1万,但接广告比上班赚得多”

只要在这个领域一直保持持续性输出作品,就能够有很多的变现方式了:

广告、带货、知识付费。

4.利用好地理优势

当然了,这个不是人人都有这个优势的。有优势的人可以利用这个,除了赚国内的钱,还可以赚老外的钱。

比如:通过网络接远程设计单,赚美元花人民币,但住在云南月租800的小院,相对来说生活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收入更可观。

三、那你能做什么?

1、加入创业社群,接触“非打工者”的思维方式。

认识到打工的局限性,是否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

盘点一下,从现有条件中找找可加以利用的资源。

比如我有哪项技能可以产品化?我认识的人中有谁需要这类服务?

2、 用最小成本验证可行性,别一来就裸辞,给自己留条后路。

副业初期可以投入不超过月收入的10%。

比如:先接一单设计再辞职,先试水直播再批量带货。

先做到0再做到1,不要着急放大。

3. 做长期主义,接受非线性成长,别一心血来潮就闷头干,过了几天没有得正向反馈就又歇菜,凉凉了。

见过太多三分钟热度的人了。

写在最后

当然了,不是说打工不好,打工本身没有问题,有份主业也很重要,只是一条腿走路怎么都没有两条腿走得稳啊。

若你仍在迷茫,不妨现在关掉正在刷着的短视频,寻找一项靠谱的副业尝试做,不管有没有拿到结果,先干三个月再说。

行动起来。

有句非洲谚语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来源:迪迦吃瓜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