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这是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一大队中队长、朝阳村驻村干部康跃刚同志在驻村工作常讲的一句话。2023年5月,他被选派至碧波镇朝阳村帮扶乡村振兴。近两年来,他始终坚持围绕“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冲锋在前、履职尽责,以抓党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这是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一大队中队长、朝阳村驻村干部康跃刚同志在驻村工作常讲的一句话。2023年5月,他被选派至碧波镇朝阳村帮扶乡村振兴。近两年来,他始终坚持围绕“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冲锋在前、履职尽责,以抓党建、解民忧、补短板为思路,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成为了村民心中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突出内核“抓党建”,夯实乡村发展底子。驻村以来,他把建强支部堡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提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合力建富美朝阳”的思路,积极收集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智慧,秉承“投小钱·办大事”的原则,积极协调物资、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道路硬化、篮球场修建等乡村建设任务。同时又协调到约4.5万元物资,为村委会添置投影仪、打印机和文件柜等,使得全村各项工作得以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精心打造朝阳村党支部精神堡垒——党建产业路,20块党建固定式宣传栏分布在村庄的主干道、活动广场等显著位置,它们犹如无声的宣传员,将党的声音、政策法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及村里的发展规划等信息广泛传播,让村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最新动态,极大地增强了村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参与度。
脚沾泥土“探民情”,守牢返贫致贫底线。驻村以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了解村情民意,他的脚步走遍了全村8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近626户群众,并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一次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朝阳村茶山组脱贫户杨盛江女儿杨秀启考取大学,但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入学困难,康跃刚积极帮助申请“习酒·我的大学”助学金5000元,同时协调帮扶单位购买家中生猪一头约4000元,使困难学子的大学梦顺利圆梦。2024年11月,康跃刚了解到高寨组孙银连丈夫周世林驾驶货车跑运输过程中触电意外身亡,家中还有一儿一女还在读书,便主动帮助其纳入监测申请低保,暂时缓解了这个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同时,他还积极协调了10吨水泥、2000块水泥砖等帮助了肖荣富、龙治华、王再学等5户脱贫户修鸡舍、建厕所和开展庭院美化等,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众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勤劳致富的信心。
集中力量“补短板”,为民解忧办实事。要致富,先修路。经过走访调研康跃刚了解到高寨组需修建灌溉水渠、甲岩组串户路狭窄崎岖、中寨组通组路还是泥巴路,给村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帮扶单位和企业之间,成功协调到55吨水泥,鼓励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一条长达300米的农田灌溉水渠、230米的串户路和200米的通组路,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他积极向帮扶单位申请投入1.62万元对村里的两个篮球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
作为一个来自河北邯郸的北方汉子,他在村里与村民打成一片,以村为家,做大家的“贴心人”,与朝阳村一起接续奋斗,共同谱写富美朝阳乡村振兴新画卷。
二审:杨秀华
三审:王志凯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