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朝着山坳里的乡村小学飘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15:49 1

摘要:在吕梁市离石区的群山之间,每周五的清晨总有一辆车准时驶出城区,朝着山坳里的乡村小学奔去。驾驶者是离石区长治路小学音乐教师张莹,车里装着口风琴教材与满心牵挂。这条往返两小时的崎岖山路,她已走了四年,只为让音乐的阳光,照进山里孩子的童年。

采访对象:离石区长治路小学教师张莹

□ 图/文 本报记者 高茜

在吕梁市离石区的群山之间,每周五的清晨总有一辆车准时驶出城区,朝着山坳里的乡村小学奔去。驾驶者是离石区长治路小学音乐教师张莹,车里装着口风琴教材与满心牵挂。这条往返两小时的崎岖山路,她已走了四年,只为让音乐的阳光,照进山里孩子的童年。

故事要从2021年的一个周五说起。

当张莹第一次走进离石区上楼桥小学,校园里的寂静让她心头一紧。全校56名学生、12位教师,仅能维持基础文化课,没有歌声,没有琴音,美育在这里是一片空白。看着孩子们纯真又略带茫然的眼神,她在心底叩问自己:“我的音乐专业,不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吗?”

作为有二十多年教龄的音乐教师,张莹深知城乡美育资源的鸿沟;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让她无法袖手旁观。她立刻行动,奔走呼吁间,得到了团区委的大力支持,将价值6000余元的50台崭新口风琴、配套教材与五线谱本,很快送到了孩子们的课桌上。当孩子们怯生生地触摸到闪亮的乐器,眼中迸发的好奇与惊喜,像星光点亮了张莹的心:“无论多难,我都要把音乐的种子播在这里。”

从此,每周五成了张莹雷打不动的“下乡日”。在城区学校,她要承担6个班12节音乐课,还要负责社团课、课后服务与行政事务,但再忙,她也会挤出时间奔赴山坳。

清晨出发,崎岖山路考验着车技与意志,遇上工作冲突,她就用周末补授,疫情来袭,线上课堂又成了连接彼此的桥梁。四年间,60余次往返,200多个小时志愿服务,车轮碾过的每一公里,都是她对孩子们的无声承诺。

“累是真的,但一想到孩子们在等我,疲惫就被责任感取代了。”张莹说道。

面对几乎零基础的孩子,张莹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白天忙完城区的工作,夜晚便是她为乡村孩子专属备课的时间,选曲要兼顾调性、难度与兴趣,更要紧扣“立德树人”。课堂上,她逐音符教唱谱,手把手纠正指法。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能合奏出动听的乐曲,孩子们的进步肉眼可见。渐渐地,悠扬的琴声穿透了校园的寂静,在山坳间回荡,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成了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2023年,上楼桥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张莹一年半的帮扶也迎来尾声。三个学期里,孩子们已学会30多首乐曲。她精心策划了一场口风琴汇报演出。简陋的舞台上,《早安,隆回》《半生雪》的旋律流淌而出,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模样、真挚的情感,让在场者无不动容,掌声在山村里经久不息。

演出后,孩子们的话让张莹红了眼,孩子们悄悄准备的卡片更让她泪崩。上面画着口风琴与她,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张老师,您像音乐仙女一样”。捧着这些沉甸甸的心意,所有的奔波劳碌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上楼桥的故事暂告一段落,张莹的脚步却未停歇。2024年3月,她带着价值4000余元的36台口风琴与学习用品,走进了信义中心学校,每周五的支教课表上,又添了新的名字。面对34名学生,她依旧一丝不苟地备课、授课,重复着那些充满希望的步骤。

“累吗?”有人问她。

“累,但值得。”张莹笑着回答。

在张莹看来,音乐不仅是旋律,更是照亮乡村孩子心灵的光。这条美育之路或许崎岖漫长,但只要孩子们需要,她的琴声就会一直漫过山坳,让更多山里娃的梦想,在音乐中启航。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