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费花了几十万,孩子却退学?家长最容易忽视的留学陷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15:19 1

摘要: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往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读书。家长们普遍的期待是:国外教育资源丰富,学位含金量高,孩子回国就业会更有竞争力。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往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读书。家长们普遍的期待是:国外教育资源丰富,学位含金量高,孩子回国就业会更有竞争力。

然而,真实情况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光鲜。作为长期接触留学生和家长的顾问,我越来越频繁地听到类似的故事:

“孩子在加拿大读了两年,挂科太多,最终只能选择退学。”“明明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到了国外却完全跟不上。”“本科没能毕业,最后不得不重新规划学业路线。”

这些案例背后,并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家长在最初的决策中,忽视了一些关键问题。

真相一:学术难度远超家长想象

很多家长以为国外大学宽进宽出,事实上,加拿大、英国的多数大学采用严格的“宽进严出”制度。

举个例子:

多伦多大学(UofT),被称为“本科生的修罗场”。一门计算机课程CSC263,挂科率常年居高不下。哪怕你平时很努力,一旦期末考试状态不佳,很可能直接失去学分。UBC 的理科课程,常常需要长时间实验和写报告,课程压力之大,连本地学生都叫苦不迭。

不少留学生刚入学时自信满满,但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下来,才发现与国内高中“题海战术”完全不同:国外强调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和学术写作。这正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短板。

真相二:语言通过≠真正具备学术能力

很多家长松口气的节点是:孩子雅思考到6.5、7分,顺利拿到录取。可这只是“入场券”。

现实中,语言考试的分数和真实学术环境下的写作、阅读能力存在巨大差距:

学生需要读上百页的英文文献,还要写出结构严谨、引用规范的论文。课堂讨论中,教授常常点名发言,学生需要即时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位在曼尼托巴大学的学生跟我说过:“我雅思7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写第一篇essay时,教授批注写满一页纸,说我的逻辑混乱、论据不足。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准备好。”

语言考试只是门槛,真正的挑战在于学术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的转变

真相三:心态与支持体系常被忽视

留学不仅仅是学习,它还是一个生活和心理的挑战。

孤独感:第一次离开家庭,在陌生环境中容易感到孤立无援。压力感:高昂的学费、家长的期待、课程的压力,容易让学生陷入焦虑。缺乏求助意识: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向教授、辅导员求助,也不敢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演变成学业问题,甚至导致退学。

家长和学生该怎么做?

面对这些现实,盲目的乐观并不能解决问题。以下几点,值得每个家庭深思:

在出国前,进行充分评估

孩子的学习习惯、独立能力、心理韧性是否匹配?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一开始就冲刺顶尖名校。

提前打好学术基础

语言成绩只是第一步,最好能在国内提前训练学术写作、文献阅读能力。甚至可以参加一些MOOC课程,体验国外大学的课堂模式。

学会利用资源

国外大学一般都有Writing Center、Tutoring服务,学生应该学会主动使用。碰到压力时,寻求心理咨询并不是“丢脸”,而是一种成熟的自我保护。

写在最后

每一个选择出国的家庭,初衷都是美好的。可现实情况是,留学并不只是换一个地方上学,它是一场真正的挑战

家长如果只看排名、只看录取,而忽视了孩子的适应力和学习方式,最后可能会陷入两难:

孩子压力过大,学业难以完成;家长投入了大量资金,却看不到成果。

留学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名校光环”,而是“是否适合孩子,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

与其事后弥补,不如提前思考。

来源:海外杰尼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