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一桩28年的命案告破,两嫌犯近在咫尺,却20多年不联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8:13 1

摘要:这事儿得从1992年说起,那年7月15日,武汉市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出了大事。60岁的老太太曾素芬在家被人杀了,捅了17刀,死得挺惨。

2020年,武汉警方干了件大事,破了一桩拖了28年的老命案。

这案子听着就挺玄乎:两个嫌犯作案后逃了,回了老家郑州,住得就隔着一条街,可20多年愣是没联系过。

那么,这事儿咋回事?警察又是咋破案的?

这事儿得从1992年说起,那年7月15日,武汉市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出了大事。60岁的老太太曾素芬在家被人杀了,捅了17刀,死得挺惨。

她平时跟老伴李伟和儿子李军一块儿住,老伴是退休老师,儿子在工厂当工程师。那天她独个儿在家,估计是准备给老伴过生日,结果碰上了倒霉事。

凶手是两个从河南郑州来的家伙,申某和于某。当时他俩缺钱,合计着干点偷鸡摸狗的活儿,就挑了曾素芬家下手。

原计划是偷点东西就跑,谁知道被老太太撞见了,事情就失控了。申某拿刀捅人,于某也跟着掺和了一脚。完事儿后,他俩慌了,赶紧跑回了郑州老家,从此就散了伙,28年没联系过。

案子刚出的时候,武汉警方查得挺卖力,可那年头技术不行,没摄像头,没DNA比对啥的,指纹倒是采了,但没抓到人。这案子就这么搁那儿,成了个悬案。不过警方没扔下,一直惦记着。

申某是河南郑州农村出来的,家里穷,小时候就没啥正经教育,14岁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他胆子大,脑子活,认识于某后俩人混一块儿,总想着去大城市闯荡。

到了武汉,没啥技能,找不着正经工作,就干起了偷摸的勾当。1992年那案子,他是主凶,捅了人后跑回郑州。

回去后,申某日子不好过。他没啥手艺,只能打零工,挣点钱糊口,还得靠父母那点退休金撑着。他家住郑州一条破街上,生活紧巴巴的,父母岁数大了还得他照顾,整个人过得挺憋屈。

28年里,他没啥大出息,也没再犯啥大事,可能心里也怕再惹麻烦。

于某跟申某不一样,他家是郑州的手艺人家庭,爹是木匠,妈做裁缝,小时候日子也紧,但他比申某稳当点。

跟申某混一块儿后,他也想去武汉挣大钱,可到了那儿还是没啥正路子,就跟着偷。案发时他没直接动手,但跑不了帮凶的干系。

跑回郑州后,于某拿偷来的钱干了点房地产买卖,买了两套房,靠租金过日子,日子比申某舒坦多了。

他住的地方跟申某就隔一条街,可俩人从没碰过面。可能是怕露馅儿,他故意跟申某划清界限,表面上过得像个正常人。

这俩人住这么近,却28年不联系,挺邪乎的。其实想想也明白,杀了人心里都有鬼,怕见面露马脚。

再说,他俩生活路子差太多了,一个苦哈哈,一个有点小钱,估计也没啥共同语言。最重要的,可能是怕对方哪天嘴一松,把事儿抖出去,所以干脆装不认识,各自过各自的。

这案子能破,全靠2020年那会儿技术牛了。武汉疫情刚消停,警方开始翻老账,用上了DNA技术。这玩意儿现在可厉害,能从陈年指纹里挖出线索。

1992年案发现场留了指纹,当年没查出啥,可2020年拿去跟数据库一比,申某露馅儿了。

为啥能比上申某?因为他早年因小偷小摸被抓过,留了指纹记录。这回数据库一更新,警方顺藤摸瓜就找上了他。

抓申某那天,他在郑州家里陪老爹,警察一敲门,他没跑也没闹,老实交代了,还把于某供了出来。

于某被抓时还想抵赖,说跟自己没关系,可DNA证据摆那儿,申某的供词也咬死了他,他扛不住就认了。

警方查下来,这俩人住得就隔一条街,28年没联系的事儿也证实了,真是够诡异的。

案子上了法庭,证据铁板钉钉:DNA、指纹、供词全都有。按中国刑法,抢劫杀人这种事儿,顶格能判死刑。不过这案子拖了28年,法庭最后定了终身监禁,没直接要他俩的命。

申某进了监狱,日子不好过。他性子冲,适应不了里头的规矩,老犯错,被单独关了好几回。家里老爹老娘岁数大,听说儿子这下场,心都碎了,生活更艰难。

于某在监狱里倒挺老实,还学了画画、读书啥的,帮别的囚犯认字,混了个“模范”名头。可他外头的家散了,老婆跟他离了婚,孩子改了名,想跟过去彻底撇清。

曾素芬一家总算等来了公道,可人没了,伤口还在。她老伴和儿子拿了点赔偿,设了个奖学金,纪念老太太的心善。这事儿对他们是安慰,可也抹不掉28年的苦。

这案子能破,DNA技术立了大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指纹、血迹啥的都能挖出来比对,冷案翻盘的例子不少。

网上资料说,国外也好多悬案靠这招破了,比如美国有些十几年、几十年的案子,都靠DNA翻出来。这事儿告诉咱,犯了事儿别指望能躲一辈子,科技盯着你呢。

武汉警方28年没扔下这案子,也挺不容易的。1992年那会儿没啥高科技,他们还是一点点查,留了证据,后来技术跟上了才翻盘。

这种坚持挺接地气的,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全是高光时刻,就是靠时间熬出来的结果。

申某和于某这俩人,作案后一个苦熬,一个混得还行,可28年不联系,说明心里都背着包袱。住一条街却装不认识,这得有多大的心理阴影?

还有于某,拿脏钱过日子,表面光鲜,内里估计也睡不踏实。人性这东西,真说不清。

这案子一出,网上聊得挺多。有人说“法网恢恢,跑不了”,有人感慨“科技真厉害”,还有人觉得“28年了还有啥意义”。

其实意义挺大,一是给被害人家里个交代,二是告诉那些犯事儿的人,别以为时间长就能躲过去。现在DNA技术这么猛,全国数据库联网,跑哪都没用。

再说了,这案子还提醒大家,冷案不是没人管。警方手里攒着多少老案子,技术一进步就翻出来查。这种事儿不光是武汉有,全国各地都差不多,说明法律这张网越织越密。

网上有些资料挺有意思。比如,美国有个统计,冷案里靠DNA破的占了好大比例,像《Forensics Colleges》里提的10个案例,好几个都是靠这技术翻盘的。

中国这几年也开始推DNA数据库,公安部弄了个全国联网的系统,破案率蹭蹭往上涨。

这案子就是个例子,申某的指纹早年留了档,28年后还能揪出来,真挺厉害。

还有,逃亡28年被抓的案例不算多,但也不少。国内有些老案子,比如东北那边的连环杀人案,也有靠技术翻出来的。这说明啥?时间长不代表安全,技术一到,啥都藏不住。

2020年武汉这桩28年的命案告破,申某和于某这俩嫌犯,住得近在咫尺却20多年不联系,最后还是栽了。

案子破了靠的是DNA技术,靠的是警方不放弃,也靠的是法律那张网越收越紧。这事儿听着挺唏嘘,杀人抢劫换来的钱,没一个落得好下场。申某苦哈哈,于某表面风光,可最后都得蹲一辈子牢。

参考文献:《刑法》

来源:桃桃橙橙第一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