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率 46 万美军进驻日本,全面接管战后事务。裕仁天皇作为二战日本法西斯的头号人物,内心充满恐惧。在波茨坦会议上,各国对日本天皇制存废意见不一,苏联、英国等国态度强硬,要求严惩战犯、废除天皇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率 46 万美军进驻日本,全面接管战后事务。裕仁天皇作为二战日本法西斯的头号人物,内心充满恐惧。在波茨坦会议上,各国对日本天皇制存废意见不一,苏联、英国等国态度强硬,要求严惩战犯、废除天皇制。裕仁天皇深知自己罪行深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下场让他如坐针毡,害怕被国际法庭审判处决。他主动拜访麦克阿瑟,合影时刻意矮化自己,姿态谦卑至极,但他明白仅靠这些远远不够。于是,他和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美人计,选中当时日本有名的女星原节子,妄图借此逃过审判,保住天皇之位。
原节子本名会田昌江,1920 年出生于横滨普通家庭,家中孩子众多,经济十分拮据。15 岁时,家庭的困境让她不得不辍学。幸运的是,姐夫、导演熊谷久虎引荐她进入日活多摩川摄影所。1935 年,她以 “原节子” 为艺名参演《年轻人勿犹豫不决》,凭借清纯形象在日本影视圈崭露头角。
1937 年,德日合拍纳粹宣传片《新生的土地》,原节子因独特长相被选中。影片中她身着和服站在中国东北殖民地的场景,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但在日本国内却被奉为 “国策电影”。据统计,这部影片观影人数众多,极大地煽动了日本民众的战争情绪,许多年轻人受其影响踊跃参军。此后,她主演《夏威夷马来湾海战》等,成为军国主义宣传招牌。但随着战局恶化,电影业停滞,胶片成为战略物资,她的事业陷入低谷。
1945 年秋,日本内阁大臣吉田茂等人精心策划 “美日友好联欢” 晚会,邀请麦克阿瑟出席。晚会上,原节子身着定制晚礼服登场,她的舞姿优美,神态迷人,一下子吸引了麦克阿瑟的目光。麦克阿瑟的副官回忆,将军当晚目不转睛,结束后便急切要求单独见面。65 岁的麦克阿瑟虽有家庭,仍被原节子深深吸引。
原节子按照日本政府计划,与麦克阿瑟保持特殊关系。她搬到盟军总部附近豪宅,照料其生活,甚至能旁听军政会议。有一次,麦克阿瑟在军政会议上对是否保留天皇制犹豫不决,原节子巧妙劝说,最终影响了他的决策。这段关系成为关键政治筹码,麦克阿瑟致信美国陆军参谋总长,强调保留天皇制的重要性,推动《日本国宪法》保留天皇制,默许裕仁天皇发布《人间宣言》淡化神格,放宽对日经济制裁,使得不少甲级战犯逃过审判,彻底改变了日本历史走向。
与麦克阿瑟在一起后,原节子未放弃演艺事业,转型饰演 “民主新女性”,参演多部经典影片,黑泽明称赞她 “表演极具感染力,完美诠释角色内心”,小津安二郎也对她的演技赞不绝口。1946 年,她当选日本首届妇女代表,在日本国内被尊为 “永远的圣女”。
然而,国际社会对她评价截然不同,认为她参演宣扬纳粹和军国主义影片,还帮战犯逃脱审判,是 “战犯帮凶”。1951 年,麦克阿瑟因朝鲜战争指挥失误被解职回美,原节子未随行,此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1962 年拍完《忠臣藏》后隐居镰仓,终身未婚。1963 年小津安二郎去世,她身着素服出席葬礼;1964 年麦克阿瑟病逝,她未去悼念。2015 年 9 月,95 岁的原节子因肺炎离世,葬礼只有少数亲属参加。
原节子的一生充满争议。在日本国内,她似乎对战后局势稳定和经济复兴有一定作用,演艺事业也颇为成功,被部分人视为 “民族英雄”。但在国际上,她的行为给众多被日本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帮战犯逃脱审判,让受害者难以释怀。
原节子到底是为国家牺牲的 “圣女”,还是掩盖罪行的帮凶,难以简单定论。她的一生是军国主义、政治交易与个人命运交织的结果,反映出历史复杂和人性多面。我们只能不断思考探讨,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来源:瑜曦聊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