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安全教育,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提升学生法治、安全及自我防范意识,近日,太原市郝庄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内小学,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开展与法“童”行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并为学校安保人员开展反恐演习,切实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师生
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安全教育,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提升学生法治、安全及自我防范意识,近日,太原市郝庄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内小学,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开展与法“童”行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并为学校安保人员开展反恐演习,切实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师生安全保障能力。
活动中,民警通过解读相关法律条文,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同时,针对如何防范和避免校园欺凌,民警现场给出具体建议,鼓励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冷静理性应对校园欺凌行为。
此次普法宣传让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校园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学校安保人员作为守护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应对暴恐突发事件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安全。
为此,民警现场详细讲解并演示了盾牌、腰叉、脚叉、警棍等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开展“反恐防暴”技战术表演,帮助安保人员掌握器械使用要领,提升防御袭击的实战能力。
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拓宽了认知视野,又增强了师生法治意识、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深化了警校联动,为筑牢平安校园防护墙提供了有力支撑。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校园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第一课堂”,校园安全的成色直接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指数。
太原市郝庄派出所将法治宣讲与反恐演练相结合,把法律知识、防护技能送到师生身边,既破解了青少年对“校园欺凌” 认知模糊的痛点,又补齐了校园安保人员实战能力不足的短板,这种 “靶向施策” 的校园安防模式值得推广。
校园安全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的 “共同体工程”。
一次演练、一场宣讲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长效的校园安全防护,更需要建立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健全警校联动响应体系,同时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 “校警联动、家校共育、社会共治” 的闭环。
唯有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把防护举措落到细微,才能真正为青少年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屏障”,让校园成为守护青春成长的安心港湾。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