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上午,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学校报告厅内,天津市戒毒管理局“蒲公英”宣传团、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海晏”宣传团成员张巧警官正在台上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可爱的“警察小熊”等奖品引来同学们阵阵欢呼。
“同学们,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疑似正在吸毒,请问你应该怎么办?”
9月4日上午,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学校报告厅内,天津市戒毒管理局“蒲公英”宣传团、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海晏”宣传团成员张巧警官正在台上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可爱的“警察小熊”等奖品引来同学们阵阵欢呼。
这是2025年天津市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鲜活剪影,也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生动注脚。
拓宽宣传渠道
同频共振共治
近年来,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队伍优势,坚持“关口前移”,通过“走出去”开展禁毒普法宣传、“请进来”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海晏乐教”品牌,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注入防毒“法治疫苗”。深化所地协同,坚持“点、线、面”多层联动,主动与区禁毒部门、政法单位、街道乡镇等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工作机制,协同开展活动,实现效能倍增。推动广泛参与,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志愿在行动”等特色活动,实现“墙内戒治”向“墙外预防”延伸、“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变、“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拓展。强化聚智赋能,密切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先后聘任“泥人张”传人、知名主持人等社会名人担任禁毒大使,借力名人效应,提升覆盖广度,切实增强禁毒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建强专业团队
特色品牌辐射
“上头电子烟可能暗藏新精神活性物质”,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成员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毒品危害。作为“海晏乐教”特色品牌的先锋主力,这支近50人的专业队伍由“蒲公英”“蓝光暖阳”“海晏”3个宣讲团成员共同组成,他们持“教师”“公职律师”“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上岗,化身禁毒火种的播撒者。“蒲公英”宣讲团,线下策划“禁毒进校园”“普法地摊节”等活动,线上创作短视频、情景剧,构建“实地+云端”立体宣传矩阵,让“戒毒之声”传遍津沽大地。“海晏”宣讲团,通过“禁毒主题班会”“拒毒健步走”等形式,科学普及毒品危害,传递禁毒戒毒理念,打造“海晏河清,绿色无毒”的朗朗晴空。“蓝光暖阳”宣讲团,运用法律专业优势,借助真实戒治案例,通过“普法课堂”“防毒锦囊”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进一步提升普法“含金量”。
打造教育基地
核心引擎驱动
“铁门关上的瞬间,才懂得自由多宝贵。”刚结束“沉浸式戒毒体验”的学生李某感慨道。作为“海晏乐教”行动的重要窗口,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基地集警示教育、知识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通过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为青少年带来识毒“阶梯课”,注入防毒“法治疫苗”。针对小学生群体,借助“法治副校长”、禁毒研学、趣味游戏等形式,播撒识毒防毒种子,传递绿色无毒理念;针对中学生群体,借助爱国教育、知识问答、VR体验等形式,普及毒品防范技能,共建绿色无毒校园;针对大学生群体,借助法治课堂、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醒同学们远离涉毒场所,拥抱无毒青春,全面提升青少年对成瘾性物质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今年以来,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开展禁毒戒毒宣传107场,32名学生代表被聘为“小小禁毒宣传员”,11名戒毒警察被聘为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活动累计发放各类资料、宣传品2万余份,禁毒戒毒宣传的传播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共建共享、联防联治、创新创优的协同发展新路,为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贡献了积极力量。
来源:天津司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