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国际安全局势骤然紧张。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形势年度报告》,2025年全球军事冲突风险指数同比上升12%,东欧方向成为焦点。俄乌冲突在持续三年半后,再次因多起重大事件而震动全球。乌克兰无人机大规模袭击俄罗斯重要能源枢纽,俄乌谈判陷入僵局,北约快速
9月,国际安全局势骤然紧张。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形势年度报告》,2025年全球军事冲突风险指数同比上升12%,东欧方向成为焦点。俄乌冲突在持续三年半后,再次因多起重大事件而震动全球。乌克兰无人机大规模袭击俄罗斯重要能源枢纽,俄乌谈判陷入僵局,北约快速部署“东方哨兵”计划防御东翼——东欧地缘板块的剧烈动荡,牵动着全球目光。
9月12日凌晨,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证实,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里莫尔斯克港实施了打击。普里莫尔斯克不仅是俄罗斯波罗的海石油出口体系的终端,更是俄欧能源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此次袭击导致港口起火,大量石油装运被迫中断,俄罗斯能源出口短时受阻。
权威能源数据平台Argus Media数据显示,普里莫尔斯克港日均石油发运量约180万吨,约占俄罗斯波罗的海出口能力的40%。此次袭击不仅牵动了国际石油市场,也加剧了俄乌冲突的经济外溢效应。
乌方除对普里莫尔斯克实施无人机攻击外,还针对乌斯季卢加港输油泵站实施打击,试图切断俄罗斯波罗的海能源流动。俄方随后宣布,相关油气设施已启动应急预案,部分受损装置短时停运。
克里姆林宫9月12日公开表示,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暂停”。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当前谈判渠道虽未完全关闭,但因多方条件变化,相关磋商陷入僵局。俄方代表强调,暂停并不等于彻底终止,但在现阶段,恢复实质性进展面临重大挑战。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随后援引外交人士分析,乌方在能源战线上的主动出击,意在为谈判争取更大筹码。专家认为,短期内俄乌双方难以达成实质性妥协。
随着俄乌冲突升级,北约东翼安全压力陡增。9月12日,北约秘书长在布鲁塞尔宣布,联盟将启动代号为“东方哨兵”的军事部署计划。该计划由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国联合参与,意在强化联盟东翼的空防与快速反应能力。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公开的行动部署细节显示:
丹麦将派遣2架F-16战斗机与1艘防空护卫舰法国提供3架“阵风”战斗机德国出动4架“台风”战机英国、波兰等国将提供地面防空装备及情报支持北约将首次大规模集成反无人机传感器和多型无人机探测、追踪、拦截装备。公开数据显示,北约2025年东翼军费较2024年增长17%,其中技术创新投入显著上升。专门反制低空无人机袭扰的武器系统,将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重点地区优先部署。
9月9日晚间,北约成员国波兰发布紧急通告,称大批不明无人机进入其领空。波兰防空部队迅速升空拦截,并击落部分目标。北约总部判定,该事件为近年来联盟领空遭受的最大规模无人机入侵。波兰政府随后表示,初步迹象显示无人机来自俄罗斯方向,但俄方否认相关指控,称调查需更多证据。
波兰外交部强调,面对高强度空中威胁,波方已决定自9月12日起,关闭所有对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该措施直接针对俄白联合举行的“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波兰举动“情绪过激”,并重申俄白军演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仅为两国军事协作深化而设。
俄乌冲突发展至今,战争形态已发生深刻变化。无人机、远程打击、能源管控成为新一轮较量的核心。乌克兰通过无人机打击俄方能源枢纽,显示出非对称作战能力的迅速提升。俄方则依靠纵深防护和分布式能源体系,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
据俄罗斯独立舆论研究机构Levada Center最新民调,9月俄民众对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的关注度上升至74%,同比增长近20%。而乌克兰国内,网络安全和无人机研发投入在2025年已突破2024年全年预算的1.5倍,显示出战争形态正深度影响国家战略重点。
北约方面,强化东翼防御已成为当前最高优先级。联盟各国在东欧区域加快部署反无人机、电子战等前沿装备,极大提升了空防反应速度与协同作战能力。专家指出,这种多国协同、高技术驱动的防御升级,将对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俄方在控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居民点的同时,加强了对乌克兰工业、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打击。俄罗斯国防部公开表示,过去一周已数次打击乌军工复合体企业及相关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持续以无人机对俄方要害实施穿透式打击,力争打乱俄方后方补给与军工生产。
在核安全领域,9月12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通报,乌军一架无人机袭击了斯摩棱斯克核电站运行机组区域,但未影响核电站整体安全。核电站周边辐射水平稳定,未出现异常波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步发布公告,呼吁各方加强对核设施的保护,避免核安全风险外溢。
面对俄乌局势的新动向,欧盟理事会已多次召开特别会议,协调成员国在能源储备、难民安置、网络防护等领域的应急措施。根据欧盟统计局9月最新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东欧成员国能源进口成本同比上升23%,区域安全局势直接推高能源市场波动。
北约“东方哨兵”行动不仅是军事部署,更是政治信号。通过多国联合军演、前沿武器部署和情报共享,北约正向俄罗斯释放强烈遏制信号。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无人机等新型作战手段的普及,东欧区域的局部摩擦风险显著上升,误判乃至冲突升级的概率持续加大。
俄乌谈判重启的窗口持续缩小,双方在核心利益上分歧难以弥合。乌方在能源战线的主动性提升,俄方则在纵深防御与外部合作中寻求新平衡。北约东翼安全态势因无人机威胁与俄白演习等事件变得极为敏感,欧洲安全架构面临深度调整。
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秋季地区局势将持续高压。无人机、反制技术、能源枢纽成为关键变量,任何一方的冒进或误判都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区域连锁反应。国际社会亟需多边对话平台,推动局势降温,避免陷入不可控的安全困境。
参考资料:北约将启动“东部哨兵”军事行动,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国派兵
2025-09-13 09:00·上观新闻
俄称控制多个定居点 乌称打击俄重要港口
2025-09-13 07:28·央视新闻
来源:无羽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