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慢阻肺去世!医生警告: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3 13:41 2

摘要:在近些年的疾病死亡排名里,有一种病悄悄爬升到前列,它就是慢阻肺。很多人一听这名字觉得陌生,其实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特征就是呼吸道长期炎症、气道变窄、肺功能一点点下降,最后发展到呼吸衰竭,甚至因为呼吸系统无法维持而去世。

在近些年的疾病死亡排名里,有一种病悄悄爬升到前列,它就是慢阻肺。很多人一听这名字觉得陌生,其实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特征就是呼吸道长期炎症、气道变窄、肺功能一点点下降,最后发展到呼吸衰竭,甚至因为呼吸系统无法维持而去世。

医生们反复强调,这不是突然得的病,而是和日常习惯息息相关。

尤其有三件事,虽然很多人明知有害却依旧沉迷,最终让自己走上不归路。

首先绕不开的就是吸烟。

烟草对肺部的伤害已经有无数数据支持。

香烟里的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会直接破坏气道黏膜,导致支气管长期慢性炎症。

更要命的是,香烟燃烧时释放的几千种化学物质,会损害肺泡壁,让原本像气球一样的肺泡逐渐破裂、失去弹性。

长期吸烟者,气道上皮纤毛功能被破坏,清除异物和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反复感染更常见。

殊不知,这些变化在体内是悄悄发生的,等到出现呼吸困难时,往往已经晚了。

有研究显示,超过80%的慢阻肺患者有吸烟史。

中国目前大约有3亿吸烟者,而慢阻肺患者超过1亿。

这两组人群高度重叠。

医生强调过一个数据: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到5倍,而且戒烟越早,肺功能保留得越好。

相反,即便每天只抽几根烟,几十年累积下来,肺功能下降依然不可逆。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提醒,吸烟和慢阻肺的关系,远比很多人想象得更直接。

然而,不仅仅是自己抽烟有风险,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危险。

很多老人带孙子的时候在阳台抽一根,觉得没啥,其实烟雾颗粒很容易飘到室内,孩子和老人一起吸进去,照样伤肺。

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患慢阻肺和哮喘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这种情况下,戒烟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第二件最要命的事就是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很多人以为慢阻肺和厨房关系不大,但研究早就发现,农村和城镇里长期用煤、柴火做饭的人,慢阻肺发病率明显高。

就算用燃气,如果厨房没有良好通风,油烟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一样能进入肺部。

油烟里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也有细小颗粒能深入肺泡,长期吸入导致慢性炎症。

再加上很多家庭做饭时喜欢爆炒、大火快煎,这样产生的油烟更大,对肺部就是双重打击。

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没抽过烟的女性,依然会得慢阻肺的原因。

临床数据显示,不少农村女性患者没有吸烟史,但几十年在厨房里做饭,油烟就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室内空气污染和烹饪油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慢阻肺的重要原因。

解决办法其实并不复杂,做饭时保持通风,最好安装抽油烟机,并且尽量避免油温过高,减少爆炒,能大大降低风险。

第三件让肺部损伤不断累积的,就是环境空气污染。

近些年,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雾霾天气中高浓度的PM2.5颗粒。

这些微小颗粒能穿透呼吸道屏障,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炎症反应,促进慢阻肺的发生和加重。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率都明显上升。

数据支撑很明确。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地区,慢阻肺患病率比南方明显高。

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的人群,肺功能下降速度快一倍以上。

而慢阻肺一旦确诊,就意味着肺功能只能下降,几乎无法逆转。

在笔者看来,这正是最可怕的地方——肺功能不像血糖血压那样可以调控,它一旦丢掉,就再也回不来了。

因此,面对慢阻肺,最关键的就是尽早远离这些危险因素。

吸烟必须坚决戒掉,不存在侥幸心理;厨房必须保持良好通风,避免长期油烟侵害;空气污染严重时,要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

此外,适当锻炼、保证营养、及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阻肺恶化的风险。

总而言之,慢阻肺并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它往往从中年就开始埋下隐患,几十年后才显现。吸烟、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是三大最常见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元凶。

医生们的提醒已经再明确不过了,再喜欢也要戒掉,否则最后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日夜咳嗽、喘不上气,甚至依靠氧气机度日。

生命最后几年被困在床上,无法自由呼吸,这是比任何疾病都更折磨人的痛苦。

在笔者看来,真正爱惜自己和家人,就该从今天起对这三件事说“不”。

[1]杨琴.慢阻肺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治疗和护理?[J].健康必读,2025.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