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目名字叫《百厨大战》,听起来挺唬人,结果看下来……真的是唬人。评委坐得高高在上,说什么“鸡不够嫩”“水分不行”,我听了那一句,碗筷都想摔。
我那天刚煮了碗泡面,正准备追综艺,结果手机弹出个热搜。
全红婵哥哥,全进华,被淘汰了?
说是——一道白切鸡,把他送走的。
我一口面还没咽下去,评论区已经炸了。
节目名字叫《百厨大战》,听起来挺唬人,结果看下来……真的是唬人。评委坐得高高在上,说什么“鸡不够嫩”“水分不行”,我听了那一句,碗筷都想摔。
等等,白切鸡要水分?啥时候的事?
全进华那只鸡,可不是你超市里买来的冰冻童子鸡——人家是从湛江带来的,180天,走地鸡,谷饲,喂的不是饲料,是家里种的玉米黄豆。鸡一看就是跑过山坡、晒过太阳的那种。
我看他那鸡装在保温箱里,一手抱着,一手拎调料罐,从机场一路背到棚里。那种鸡,不单是鸡,是家乡的骄傲。
而且他那个蘸料……沙姜、葱油、蒜蓉辣椒,三碟并排放着,一看就不是随便凑合的。你要说这不正宗,那什么叫正宗?
摆盘还用了青橙叶垫底,鸡皮泛着光——我记得我外婆以前也这样弄,说是“鸡香要托绿才旺”。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做的人,心里装着味道,也装着传承。
但周晓燕一口咬下去,皱了眉头。说鸡老了。岳云鹏也跟着说“咬着费劲”。
我当时那种感觉……怎么说……像你过年回老家,给亲戚端碗炖鸡汤,人家夹一口就说“有点柴”,你——你还能怎么回?
全进华没忍住,当场怼了。
“广东白切鸡讲究的就是皮脆肉紧!”、“那种三十天的小鸡才滑,我们根本不吃那种!”
我听完真是直拍大腿。
这不就是我阿妈每次做鸡时念叨的那套吗?
“鸡要老的才有味。”、“越嚼越香,才叫鸡。”
而且我特别能懂他当下的感受。
你站在镜头前,带着家乡口味参赛,结果一句“咬不动”,全给否了。这不是说你厨艺差,这是……把你背后的文化一口吞下去,还吐了个差评出来。
节目播完的那晚,浙江卫视的评论区直接沦陷。三万多条评论,几乎全是IP广东的。
“你叫淮扬菜师傅来评白切鸡?开什么国际玩笑。”
“我们广东人吃的是鸡味,不是口感像豆腐脑的肉糜。”
“说水分不足?你是想吃果冻吗?”
我边刷边笑,边气。真的有点上头。
我一边给我妈发视频截图,一边说:“你看你看,全进华说的就是你平时教我的!”
然后浙江卫视……把评论关了。
是的,直接关了。
好嘛,这一关更炸了。
“敢播不敢让说?”
“节目里评委能说我们鸡不好吃,网友就不能说评委不专业?”
“这波是玩不起咯。”
而且更精彩的是,网友没地发火,就全涌进周晓燕的个人账号——
全是粤语夹普通话的神评:
“你食过几只走地鸡先?”
“你叫我唔好食皮脆嘅鸡,我叫你唔好乱评!”
“唔该报个餐厅地址,咁啱我唔去!”
周晓燕账号没关评,但一句话都没说。任凭评论炸开锅,他那边静悄悄的。估计后台手机都被震麻了。
我还看到有网友截图:“这可能是他账号开通以来,最‘热闹’的一次。”
再说回全进华——人家反倒淡定,发了条教学视频。
我点开一看,哇,一秒回老家。
那只鸡,鸡皮像打过蜡,光亮得像玉。下锅前焯水拿捏得死死的,冰水一冲,皮缩得脆脆的,切的时候还能听见“咔”一声。那不是硬,那是脆。脆得带弹性,咬一口,牙齿都能感受到肌肉纹理。
他还边切边说:“鸡腿骨有血丝,才是走地鸡——广东人叫‘生鸡熟鸭’,有嚼劲才出味。”
视频拍得朴实,但细节满满——砧板上铺着厨房纸,一旁沥着刚用完的冰水。调料碗是蓝边陶瓷碗,不是什么品牌的漂亮碟,是家里用旧了的那种。这不就对味了吗?
网友统一打卡:“对,就系呢种鸡我哋从细食到大!”
“饭店要是敢用嫩鸡做白切鸡,早被投诉死咯。”
你看,正宗这事儿,说不清楚。但吃不吃得出那一口“家”的味道——吃的人自己最知道。
而且别说广东,其他地方网友也共鸣了。
有广西的说:“我们那边杀鸡要看鸡脚纹路,一样不能太嫩。”
还有贵州人留言:“要嫩鸡?那是做糯米鸡,不是白切鸡。”
四川人也来凑热闹:“你们不吃辣行,我们就不能吃硬的?”
结果一只鸡,把全国人都聊起来了。
当然也有观众说,评委是从口感和技术标准来打分的,不能全怪他们。可问题是——你不熟地方菜,就别乱评。要不就请本地厨师来评,要不就请跨地域的老饕客。
你说你是国家级裁判?好,那你至少得知道广东人吃鸡,是不是看“水嫩”。
真不是地域撕,是口味互不理解。
就像有人爱吃泡椒凤爪,有人嫌酸。有人说腊肉咸得要命,可湖南人觉得那叫“带劲”。
那你能说哪个对哪个错?
不行啊。没法评判。
这就像你小时候爱吃的那道菜——你妈做的番茄炒蛋是甜口的,结果同桌说那不正宗,你会觉得很委屈,对吧?
白切鸡对广东人来说,就是那种“说不得”的存在。
你说它老,我们认。
你说它不好吃——不行。
你说它该淘汰——那得看看你吃没吃明白。
全进华输了比赛,但赢了太多人的心。
他不争,他也没哭,他做饭也不卖惨——就是把那只鸡,摆上台,让全国人看一眼:我们广东人,是这么吃鸡的。
你喜欢不喜欢,随你。
但你不能说它“不是正宗”。
说到底,美食不是比赛,不是给分制。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习惯”。
习惯,是最难评判的东西。
有些味道,没得商量。
就像那天我一边吃泡面,一边看他发视频,手机屏幕上,他笑得特别松弛。
他什么也没说。可那笑,我看懂了——
“我不委屈,我也不改。”
来源:笑果综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