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权力一同坍塌的,还有他的家庭——夫人金建希从“第一夫人”沦为“第一被调查对象”,一场涉及司法清算、政治迁徙与社会撕裂的风暴,正在韩国上演。
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2025年4月4日上午10时25分,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全票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宣告其总统职务即刻终止。
这位曾亲手将朴槿惠送上弹劾席的“政治素人”,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二位在任期内被罢免的总统。
与权力一同坍塌的,还有他的家庭——夫人金建希从“第一夫人”沦为“第一被调查对象”,一场涉及司法清算、政治迁徙与社会撕裂的风暴,正在韩国上演。
尹锡悦的政治命运转折点始于2024年12月14日。彼时,他援引《戒严法》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调动军队封锁国会,试图阻止在野党推进弹劾动议。
这一被宪法法院最终定性为“违宪”的举动,直接导致国会以234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弹劾案。
此后111天的审理中,宪法法院传唤16名关键证人,围绕五项核心争议展开辩论:戒严令合法性、军警围堵国会、干预选举委员会、逮捕政治人物指令以及“禁止政治活动”条款越权。
尹锡悦的辩护团队始终坚称,戒严是为“维护国家秩序”,但证人证词的分歧暴露了决策的混乱。
例如,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在庭审中承认“未收到总统明确指令”,而另一名军官却称“接到直接命令携带实弹进入国会”。这种矛盾让宪法法院认定,尹锡悦的行为“超出了宪法赋予的紧急权力范畴”。
宣判当日,首尔宪法法院外聚集了数千名民众。支持者举着“历史会证明清白”的标语静坐,反对者则以锣鼓声庆祝。
当直播画面显示“弹劾成立”时,两派人群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陷入死寂,后者爆发出欢呼。
尹锡悦曾试图打破韩国总统的“宿命”,2022年就职时,他将总统办公室从象征权力更迭悲剧的青瓦台迁至龙山国防部大楼,并请教风水师调整布局。
但这场精心策划的“迁都”未能改写结局,弹劾生效后72小时内,他必须搬离汉南洞总统官邸,回归首尔瑞草洞的私宅。
4月4日宣判后15分钟,总统府官网已将尹锡悦的职务更新为“前总统”,其电子文件系统访问权限被冻结。
然而,截至4月6日,尹锡悦夫妇仍未搬离官邸。相比之下,2017年朴槿惠被罢免后,仅两天便仓促搬回三星洞私宅,甚至临时购置家电修补锅炉。
瑞草洞Acro Vista社区的居民对尹锡悦的回归态度复杂。
2022年他当选时,邻居曾赠送宠物狗合影作为乔迁贺礼;如今,商户担忧支持者聚集影响生意,居民则私下表示“希望他别回来”。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尹锡悦的私宅与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仅隔539米——未来,他或将每日从阳台望见自己接受“内乱罪”审判的法庭。
随着总统特权剥离,尹锡悦夫妇面临的不仅是身份降级,更是司法围剿。
弹劾案宣判2小时后,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向金建希发出传唤通知,要求其就操纵股价、收受奢侈品贿赂等指控接受调查。此前,她凭借“第一夫人”身份免于起诉,但如今已无豁免权。
金建希的争议贯穿尹锡悦任期,从学术造假、干预人事到出访时“抢风头”,她的行为屡次引发舆论抨击。
2024年2月,韩国房价暴涨至工薪阶层年收入的18倍,而金建希被曝私下收受某财阀赠送的价值1.2亿韩元的名牌包,进一步激化民怨。彼时,尹锡悦的支持率跌至13%,负面评价飙升至80%。
法律界人士分析,金建希若罪名成立,可能面临3年以上监禁。而尹锡悦本人则需在4月14日出庭受审“内乱罪”,该罪名最高可判死刑——1997年,前总统全斗焕曾因类似指控被判终身监禁。
尹锡悦的倒台并未终结韩国政治动荡,根据法律,韩国需在60日内举行大选,代理总统韩德洙暂代职权。
民调显示,51%的民众希望政权更迭,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以33%的支持率领先。
但是目前他身陷《公职选举法》诉讼,最高法院拟于6月底宣判三审结果,或影响其参选资格。
朝野力量对比加剧了不确定性,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据175席,远超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108席,形成“朝小野大”格局。
笔者认为,若李在明当选,其改革政策可能遭遇保守势力反扑;若执政党推出新候选人,则需在两个月内重塑公信力——尹锡悦“亲美亲日”政策引发的民愤,已让该党支持率落后在野党4个百分点。
尹锡悦的悲剧再次印证,所谓“青瓦台魔咒”实为韩国政治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派系倾轧、财阀干政与民众对“清廉政治”的执念,共同编织了总统的高危宿命。
而金建希的待审、李在明的诉讼、乃至未来总统的未知命运,无不揭示一个事实:罢免一位总统容易,但终结一个时代的政治痼疾,远非一次弹劾所能实现。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